专栏名称: 妈妈帮
立足母婴人群,撰写、整编专业、新鲜的孕育知识,跟进社会热点,深度解析行业错误孕育理念,分享健康、快乐、追求育儿品质的妈妈的生活经,传播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这种网红牙膏千万别买,刷不干净还浪费钱!有娃 ... ·  6 小时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带孩子去医院做了一堆检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孩子撒泼打滚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妈妈帮

追着、哄着、变花样的喂饭,怎样才能让这个大工程顺利竣工?

妈妈帮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10-02 19:00

正文


来源 | CC爸妈(cc-bama)



给娃添加辅食的老妈子们,我就问你们一句:让娃吃饭,难吗?

如果上天赐给你的是一个吃货娃,请右转出门不送。

大部分麻麻,都会经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喂饭期。

面对着熊娃那紧闭着的嘴巴,谁还不是每天都要在饭桌前演一场戏?

每天都上演一段“斗智斗勇”“你追我跑”的喂饭大战。

过来人会默默安慰你,谁都是这样过来的, 小时候喂喂,大点就好了。

但“娃大点就好了”,显然是一句骗人的鬼话,无数案例表明,那些小时候自主吃饭困难的娃,长大后吃饭依然是一大难题。

一直喂饭,不仅我们自己累,也会耽误娃的成长。


经常给娃喂饭的坏处


喂饭失去探索食物的机会

感官体验是宝宝早期发育一项非常重要的体验—— 宝宝的感官刺激会影响他的智力发育。

早期宝宝的每一项活动几乎都有感官体验有关,所以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去抚摸、接触、甚至啃咬各种质地的东西,而 探索食物简直是天赐的感官素材 (毕竟探索完真的可以吃啊)

当宝宝在抓取食物的时候,可以 了解不同食物的质地 ,软的?硬的?粘的?湿的?吃到嘴巴里 可以感受食物的味道 ,甜的、苦的、酸的、咸的?

如果只是被硬生生的塞塞塞,很多感官刺激娃就无法感受~



➜影响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如果宝宝自己动手吃,他的运动轨迹是酱婶滴:先 用眼睛看食物 动手夹/拿食物→送到自己的嘴巴里→咀嚼食物, 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使得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精细动作得到充分锻炼。

但是,喂饭只有两步,张嘴→吃,无形中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喂饭容易养成过分依赖的性格

一次喂饭娃变懒,一直喂一直懒,吃啥、咋吃什么都妈妈干了,娃还能干啥?

妈妈们如果大包大揽,孩子就不容易形成自主的意识,反而会过分依赖。


如何抓住让娃自主进食的最佳时机?


很多时候喂饭,都是因为我们觉得孩子 尚不具备自主进食的能力 ,但当你认为娃能力已达到时,通常已经养成了被喂饭的习惯,他已经不要自己吃了。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适合让宝宝自己吃饭呢?

其实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培养孩子自主进食,一点也不难。


第一阶段:(8个月左右)手指食物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当宝宝能独立坐起来,并能把手里的东西塞进嘴里时(大多数在8个月),可以给孩子手指食物学习自主进食。

8个月左右的时候,大部分宝宝能够准确抓握了,他们经常会抢妈妈手里的餐具,中途阻挡被送进嘴的食物并拿在手里把玩...

这个时候,可以给娃准备一些手指食物,此手指食物并不是妈妈想的类似与手指饼干的那种哦。

是宝宝可以用手拿着捏,一口就能吞掉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西兰花、切成薄片的香蕉、土豆泥等食物。



第二阶段:(10个月左右)手抓饭,勺子玩起来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升级了,抢勺子抢碗,不给就使劲哭,面对这个挣脱战,你一定要满足他,可以单独给宝宝备一套餐具,让它玩起来。



不用管他食物是否弄得哪儿都是,也不用管他手是否插进碗里,只要提前给娃洗好手,就让他随便的“造”吧。

鼓励他用手抓饭,自己动手吃到食物,当然脏乱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是他与食物的最亲密接触,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 好玩的同时送进嘴巴的东西还挺美味 ,他会越来越喜欢这种买一送一的搭配。


第三阶段:(12个月之后)自己可以操作了

12个月之后,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会锻炼的越来越好。 获取食物-手抓/勺送 食物进入嘴巴,这个过程基本就可以掌握了。

关于孩子怎么喂自己,是用手还是用餐具?是握着拿勺子还是横着拿勺子,只要能吃进嘴里,就是棒棒的。

尽管你也会将面对食物到处飞的现象,你只需要 在娃屡屡失败的时候,进行下场外动作指导 ,让他自由发挥就好了。


如果担心娃自己喂不饱自己,还可以提供一些手指食物作为补充,再加上我们最后的拿手武器 (母乳) 还怕娃挨饿吗?


已经养成喂饭习惯的娃,怎样来补救呢?


其实,你为什么喂娃,无非就是:

  • 认为娃不会自己吃,吃不饱;

  • 认为娃吃的太慢,饭都凉了;

  • 娃吃饭会洒的到处都是。

那娃为啥不愿意自己吃呢?

  • 有人喂饭,为啥还要自己吃!甚至还可能会有意外收货——看动画片、给糖吃;

  • 自己想吃饭的时候,被家长打击过;

  • 日常零食吃的太多,对食物失去兴趣。

原因摆出来了,我们就对号入座,对症下药就好了。


一定要管住自己,拔出我们的“贱”

每次吃饭总是喂,娃慢慢就形成了习惯,认为我吃饭,就应该喂,很难养成自主意识,就跟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上厕所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解放自己的手,把独立吃饭这项任务还给孩子。

不得不承认,当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我们总会 提出 各种条件展开诱惑

看喂饭常用语录:

“宝宝乖乖吃饭哦,吃完饭可以看一集动画片。”

“妈妈看你吃的多不多,表现好的话给糖吃哦~”

好吧,动画片、糖果,哪个不是小朋友的软肋。

一想到只要墨迹墨迹,就能得到这些福利,谁还愿意自己主动吃饭?岂不是白白放弃这等福利了。


脏就脏呗,脏了我洗!脏了我擦!

当孩子无意识的小手,开始挥舞的时候,不要呵斥孩子,这样会打压到孩子对于吃饭的积极性。

自己打翻食物了——妈妈会炸锅

乱丢饭菜了——妈妈会不高兴

弄得身上哪儿都是——会挨骂

。。。

换位思考下,如果是你,你还会自己吃饭吗?

所以说:在吃饭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心大一点,大不了再擦洗呗。

脏乱是孩子学习吃饭难以避免的事情,别说孩子了,你吃火锅的时候衣服难倒没有溅上过酱汁?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防水罩衣、围嘴啥的,减少一下饭后战场的狼藉。

实在忍不住,就眼不见为净,去干点别的吧。


养成定点定时的好习惯,零食减少些。

孩子哭——可能孩子饿了零食添补点儿;

孩子闹腾——可能孩子饿了零食添补点儿;

12点了——可能孩子饿了零食添补点儿。

我们真的好怕孩子饿,我们真的好喜欢给零食。



但孩子的胃就那么丁点儿,总往孩子胃里塞零食,哪儿还有食物的地方?到了饭点自然就不会吃了。

如果定点定时的吃饭,到了饭点,孩子自然而然的就饿了,哪里还用喂?自己吃也是香香的。

所以啊,别再变着花样的喂饭了,不过可以变着花样的做饭,你只需把做好的食物准备好,放在娃面前,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

你家宝宝能自己吃饭了吗?来唠唠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