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 Insights最新报告:大陆的集成电路生产仍远低于政府的目标
2.今年苹果新iPhone芯片A13第二季度量产 台积电再次独揽
3.华为成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 中国有4家公司跻身前十芯片采购商
4.富士康春节后开启招工潮 涵盖iPhone制造厂区
5.Diodes收购德州仪器的苏格兰晶圆厂GFAB
6.恩智浦Q4营收24亿美元 超市场预期
1.IC Insights最新报告:大陆的集成电路生产仍远低于政府的目标
IC Insights报告指出,2018年大陆半导体市场为1550 亿美元,而自己产出为238亿美元,这样计算的IC自给率达15.3%,高于2013 年前的12.6%。而且,预测到了2023 年之时,这一比率将提升至20.5%。
不过,虽然年复合成长率达到15%,但这是因为2018年大陆半导体产量仅为238 亿美元,成长基数较小,所以有高成长的假象。加上在2018年,大陆是包括韩国SK海力士、三星、美国英特尔和台湾台积电等大型半导体商的重要生产基地,使得许多的产量其实是来自于其他厂商的贡献所致。
另外,IC Insights还预计,未来5 年大陆半导体产量将大幅增加,包括纯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以及存储器厂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都会加入扩产的行列。如果大陆的半导体产量在2023年升至470亿美元,那么它仍然只占预测的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额5714亿美元的8.2%。即使将一些大陆生产商的销售数据显著提升过后,大陆的到2023年的半导体产量仍可能只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10%左右。
鉴于大陆未来五年的投资计划规模庞大,大陆很可能会通过减少对半导体进口依赖的策略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然而,中资收购外国科技企业的交易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严格管制,再加上大陆本身相关的半导体企业未来可能面临更多的法律挑战的问题,大陆本土的半导体生产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今年苹果新iPhone芯片A13第二季度量产 台积电再次独揽
台积电将成为苹果公司2019年iPhone系列手机所用定制芯片A13的独家供应商。知情人士称,台积电将在今年第二季度使用7纳米制程工艺量产A13芯片,包括使用EUV技术的增强版7纳米工艺。
台积电CEO魏哲家在1月份举行的公司投资者会议上表示,7纳米制程工艺创造的销售额预计将占据今年公司营收的逾25%。他补充称,随着高性能计算、汽车等更多应用需要先进芯片制程工艺,7纳米芯片客户组合的增长将更为强劲。
虽然对7纳米芯片销售感到乐观,但是台积电对于公司的整体运营业绩给出了谨慎的展望,原因是考虑到了宏观因素。台积电预计,2019年对于公司以及全球整体芯片行业来说都是“减速的一年”。台积电预测,芯片代工行业今年的增长只会与去年持平。
3.华为成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 中国有4家公司跻身前十芯片采购商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半导体采购支出超过21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占据全球4.4%的市场份额。尽管与前两名相比,采购花费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从涨幅来看,2018年华为半导体采购支出同比大涨45.2%,远超三星、苹果,成为Top 5中增幅最大的企业。
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中国企业的芯片采购金额也在增加,共有4家中国公司跻身全球十大芯片采购商之列,分别是华为、联想、小米和步步高(旗下拥有Vivo和OPPO)。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7年前十大公司中有八家在2018年保持在前十名,其中美国内存芯片制造商金士顿科技和中国的小米取代了韩国的LG电子和日本的索尼。三星和苹果仍是去年全球排名前两位的芯片买家,合并市场份额为17.9%。这两家智能手机巨头自2012年以来一直占据全球半导体买家排行榜的前两位,它们2017年的总份额达到19.5%。
整体而言,得益于PC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整合,排名前10的芯片买家2018的全球市场份额为40.2%,高于2017年的39.4%。Gartner预计,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4.富士康春节后开启招工潮 涵盖iPhone制造厂区
根据招聘平台公告,从农历春节初五起,包括贵阳和成都富士康厂区通过直接招募或是推荐人方式招聘作业员,此外深圳龙华厂区和廊坊厂区从今天起开始招募作业员,衡阳厂区从12日起招聘员工。据了解,郑州富士康工厂每天最高可以生产50万部iPhone。一些人现在把郑州称作“苹果城”。鸿海日前表示,今年首季度集团在大陆部分厂区,仍有逾5万人力招募需求。
展望今年鸿海集团布局,郭台铭农历年前宣示今年业绩成长再创新高的决心,集团加上关联企业群创和日本夏普等,业绩已经突破新台币6兆元,今年仍将持续开辟新领域,而人工智能结合云端,将是集团转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