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海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桂林头条  ·  恭喜!桂林阳朔位居第一! ·  22 小时前  
旅行雷达助手  ·  周六,亚航0元大促;暑期3K2往返西班牙,国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品橙旅游

养蛙狂欢:旅游社交升级与商业转化

品橙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1-25 11:35

正文


品 橙 旅 游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



【品橙旅游】一款名叫《旅行青蛙》的小游戏突然火遍朋友圈,佛系爹娘们纷纷晒出蛙儿子从远方寄回的照片,以及对这个只知道游山玩水的蛙崽子的无限抱(宠)怨(溺)。


在这波养蛙热中,旅行作为新型互联网社交场景的属性得到充分彰显,同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可以目测的未来,一波跟着蛙儿子去旅行的热潮即将袭来。



旅行社交的概念出现了很久,但大多是一维或“二维”的。“一维”是指旅行本身就是社交活动,无论是参加同一个旅行团的团员之间,还是游客与目的地原住民之间、住户与民宿老板之间等等,都存在社交关系。


“二维”是指旅行的内容与互联网平台直接结合。像蚂蜂窝、穷游这样的攻略网站,用户以生产内容的方式进行社交;在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上,用户以直接分享旅行内容参与社交。这几年的一个新趋势,是OTA纷纷推出社交功能板块,像携程推出的“旅友圈”、途牛的“兴趣圈”等,通过为旅游者提供结伴交友、线下活动等服务,增加用户黏性。




《旅行青蛙》则是一种“三维”的存在,它结合了旅行的内容、游戏的载体和社交平台的传播,这样的形态还并不多见。虽然旅行与各种营销渠道的结合越来越多元,但很少同时具备社交属性。比如电视上的旅行类综艺节目,虽然也很火,但电视的社交属性远远比不上互联网。


“旅行+游戏+社交”的出现,其实并不是旅游行业主动发展的结果,而更像幸运地搭上了社交手游这趟快车。互联网游戏本身就具有社交功能,而互联网手游以手机为载体,加上腾讯这样的社交巨头参与推动,更将这一功能发扬光大。



从《旅行青蛙》这个游戏本身来说,难度低,画面精美,女性是游戏主体(女性同时也是社交平台的主力),加上近期流行的佛系青年文化,这些都是游戏火起来的重要原因。


旅行元素在其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蛙儿子在旅行途中发来的明信片,都是风景优美的景点,很适合截图,而这些截图正是攻陷朋友圈的主力。


这款游戏的流行,给旅游业的社交营销带来了新思路。旅行社交向“三维”渗透,既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社交便利,又可以进一步借助新兴渠道(如游戏)的优势,产生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


比如目的地营销,旅行青蛙里设置的旅行场景,都是真实的日本旅游目的地,比如名古屋城天守阁、信州善光寺、草津温泉、伊势神宫、入道埼灯塔、鹿儿岛绳文杉等。事实上,网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关于这些目的地的攻略。有一种传言,说《旅行青蛙》这款游戏是与日本民政部门合作,为提升日本青年人生育意愿而设计的。但从效果看,倒更像是和旅游观光部门合作的成果。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这些目的地很快就会迎来一大批慕名而来的玩家。


再如通过用户转化来圈流量。对流量的需求依然是互联网企业的命脉,最近火到不行的在线答题,从根本上也是圈流量的一种模式。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获客成本正在提高,OTA的流量扩张也越来越困难,必须去寻找新的流量转化渠道。即使不是通过游戏,也必须在旅游内容本身与传统营销渠道之间,寻找可以借力的“新一极”,获得新的流量。


这样的新一极,或许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商业转化能力,可以辐射到旅游。比如游戏中的氪金(付费娱乐),可以开发的周边商品、衍生品,等等。


旅游业需要做的,是更主动地参与到这种变革中,主动去发掘社交营销的新维度。养蛙可以“佛系”,赚钱可不能只被动等待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