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国际成立十四年
每天都会回答很多客户朋友的咨询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
现在我们每天都会精选一个问题
分享
给大家
编者按:
中澳国际,长期致力于帮助中国的学生到澳洲留学深造,开拓视野,成就事业,同时也帮助海外学有所成的年轻人,回国就业,提供优秀的岗位和搭建需求的平台。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为深
耕于海外的学子
陆续推出国内一些好的就业机会,搭建起一座连接海外学子与国内广阔就业舞台的坚实桥梁。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转发。
一、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学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独特的“总师育人文化”为指引,精心构建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学生2100余人,含1000余名本科生与11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硕、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
建成9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1个省级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勇夺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二、师资队伍精英荟萃
学院注重内培外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现有教职工220余人,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1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
国家级专家、总师等4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部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6个。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为引领,高层次人才为骨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科研创新贡献突出
学院紧密围绕“四个面向”,积极投身“航天强国”建设,深度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在空天飞行器技术、空天动力技术、深空探测与空间操控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深入探索。
研制的“运载火箭故障仿真系统”助力载人航天历次发射,牵头研制的高机动靶标在国内外航展大放异彩,率先开展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及重复使用运载技术研究并完成国际首次组合动力模态转换飞行试验,立方星多次成功发射并稳定在轨运行,牵头研制的空间技术验证项目遥操作系统推动了我国多项前沿技术发展。学院还建设或参与建设了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创新中心及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十年斩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十四五”以来,获批33项各类千万级重大项目及标志性项目。
(四)合作交流多元深入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与近百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与各大集团及科研院所签订战略或产学研合作协议。与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携手开展多个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并与国际组织合作建设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设有国家级111引智基地1个、省级111引智基地3个,“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招聘学科门类包括但不限于: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学院优势特色领域包括机械与航空宇航、控制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机器人系统及其应用、信息与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空间科学、材料、结构、力学等。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聘任岗位
事业编制,聘为教授、博导,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奖励绩效+突出贡献奖励等其他收入,上不封顶;详情可咨询学院联系。
科研经费及条件
(1)提供充足科研启动经费;
(2)博士生指标入职前三年每年保证1个;
(3)入职前三年招收的博士后,薪酬由学校全额承担。
(4)学校全力支持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可申请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开展交叉研究与合作;
(5)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和实验场地;
(6)提供行业院所合作平台、挂职锻炼机会;
(7)制定“一人一策”成长成才培育方案,配备“成长责任导师”,一对一指导,职业生涯全过程支持保障。
生活服务保障
(1)子女享受学校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全国顶尖);
(2)享受“优才卡”待遇,享受省内机场、铁路客运站贵宾服务,医疗系统“绿色通道”,三甲医院体检,省内A级景区免门票等高层次人才专享服务。
特别说明
1. 海外优青进入答辩暂未通过者,将获得年薪55万,科研经费理工类100万,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40万元,提供硕士、博士、博士后指标等。
2. 申请海外优青,可同步申请“省级人才计划”和学校“海外学者”,多项待遇叠加支持。入选“省级人才计划”,支持津贴60万(免税),科研启动经费30万。
3.相关领域特别优秀者,将获得“人才(特别资助)基金”额外支持,20万/年,支持期3年,共60万。
4.学院设有引进人才专项支持政策:新进入选海外优青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人;除学校给予的博士生指标外,给予硕士生指标2个/年,支持三年;提供办公及实验用房50-100㎡的,减免三年房屋使用费。
学校人力资源部为您提供从政策咨询、申报准备、入职报到、落实待遇等一站式服务和全过程保障。学校和学院组织专家指导申报书撰写和修改,配备专人协助您准备和完善申报材料。
申请信息
1.申请时间:填报时间及具体要求详情可咨询联系人或者发送邮件。
2.申请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邮箱[email protected]邮箱主题为:申报2025海外优青+姓名。如能达到申请条件,学院联系人将把申报材料发送至您的邮箱。
联系方式
张老师:13772031127(微信同号)
邮箱:133120517
@
qq.co
m
编辑:Sara
排版:Sara
审核:David
推送:Sara
李同学 悉尼大学 会计专业硕士
王同学 墨尔本大学 工程专业本科
黄同学 墨尔本大学 计算机专业硕士
李同学 悉尼大学 商业专业本科
吴同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工程专业本科
张同学 蒙纳士大学 教育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