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国以大宗原料药为主,但竞争激烈
我国是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和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原料药的出口接近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以大宗原料药为主。
我国抗生素生产水平国际领先,抗生素原料药占据了国际市场的30%。
解热镇痛药物,例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和安乃近产量较高,其中扑热息痛产量为世界总产量的50%。
我国维生素原料药中,除极少数品种,大部分产量居世界前列。
皮质激素治疗和市场占有率世界领先。
我国大宗原料药出口额出现连续负增长,我国环保压力增加了原料药企业的成本,国际恶劣的经济形势,原料药企业压价出货,导致原料药出口价格下滑。
虽然近期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环保督查相关企业停产或产能缩减,原料药价格上涨,但长期依然不看好。
3/
我国特色原料药增速明显
我国各色原料药增势明显,虽然市场占有率不能和大宗原料药相比,但是增势明显。排名前十的特色原料药中半数出口强势增长,且以心血管用药居多。
2013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特色原料药总额达10. 6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11. 23%,部分明星产品如阿托伐他汀等甚至翻倍。
4/
我国原料药行业的问题
行业研发能力欠缺;某些品种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主要为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以及皮质激素类;我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需要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国内外监管力度加大,认证体系越来越严格。
三、原料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
高端特色原料药
欧洲企业是特色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商,但是由于环保和成本压力,特色原料药开始转向亚洲市场。
随着国内GMP管理水平的提高,工艺开发能力和国际认证经验的上升,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特色原料药的条件。
由于单一品种的特色原料药的利润不具有长期增长性,因此企业需要较多的产品储备。这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实力和战略前瞻性,不停的储备项目,抓住专利过期后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