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品与生命科学
介绍食品与生命科学相关内容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发布  ·  冰箱里的冻肉泡水里解冻?不可取! ·  昨天  
中国药闻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 ·  昨天  
中国药闻  ·  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 ·  3 天前  
中国药闻  ·  辞旧“焕”新!春节消费活力满满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食品与生命科学

原料药企业还有多少投资价值

食品与生命科学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 2018-02-09 08:52

正文

一、原料药行业分为三类

原料药行业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药原料药。


1/

大宗原料药


市场需求大,但是竞争激烈。


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以及行业整合,剩余的企业增加了议价权,但整体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


2/

特色原料药


和大宗原料药相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还是以自产自销模式为主,同时单一品种后续竞争激烈会导致利润增长性差,有一定风险。


多品种的特色原料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产品线。以快到期的仿制药为目标,短期有较好的利润,未来竞争激烈。


3/

专利药原料药


主要与药厂合作,提供定制研发和定制生产,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在一段时间内与药企有较好的捆绑性,客户粘性高,净利润率明显高于前两者。


有一定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前五大客户对其销售额的占比。


市场分析:2021年全球市场2250亿美元



二、我国原料药行业概况


1/

我国原料药企业2016年销售5080亿元


2016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销售收入5079.86亿元,同比2015年销售收入的4614.21亿元,同比增长10.09%。


2010-2016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销售收入情况


2/

我国以大宗原料药为主,但竞争激烈

我国是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和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原料药的出口接近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以大宗原料药为主。


我国抗生素生产水平国际领先,抗生素原料药占据了国际市场的30%。


解热镇痛药物,例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和安乃近产量较高,其中扑热息痛产量为世界总产量的50%。


我国维生素原料药中,除极少数品种,大部分产量居世界前列。


皮质激素治疗和市场占有率世界领先。

我国大宗原料药出口额出现连续负增长,我国环保压力增加了原料药企业的成本,国际恶劣的经济形势,原料药企业压价出货,导致原料药出口价格下滑。


虽然近期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环保督查相关企业停产或产能缩减,原料药价格上涨,但长期依然不看好。

3/

我国特色原料药增速明显

我国各色原料药增势明显,虽然市场占有率不能和大宗原料药相比,但是增势明显。排名前十的特色原料药中半数出口强势增长,且以心血管用药居多。


2013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特色原料药总额达10. 6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11. 23%,部分明星产品如阿托伐他汀等甚至翻倍。

4/

我国原料药行业的问题

行业研发能力欠缺;某些品种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主要为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以及皮质激素类;我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需要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国内外监管力度加大,认证体系越来越严格。



三、原料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

高端特色原料药

欧洲企业是特色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商,但是由于环保和成本压力,特色原料药开始转向亚洲市场。


随着国内GMP管理水平的提高,工艺开发能力和国际认证经验的上升,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特色原料药的条件。

由于单一品种的特色原料药的利润不具有长期增长性,因此企业需要较多的产品储备。这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实力和战略前瞻性,不停的储备项目,抓住专利过期后的市场。



2/

小品种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但是一些利润高、规模小的小品种药物依然有较好的市场空间。


化药的研发中,大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随着精准治疗的普及,小药(高效药)越来越多的被推出。


这部分主要是抗肿瘤药物、前列腺药物及某些激素药物。特别是具有选择性靶向特点的肿瘤药物。目前,全球大约80%的小药(高效药)原料药是专利药。



3/

从专利药原料药到CMO一站式服务

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通常由原料药生产厂家在专利到期后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开展经营。


专利药原料药往往由专利药厂商自行生产专利药生产所需的原料药或由专利持有方以合同定制方式委托原料药生产厂家生产开展经营。

专利药原料药是指用于制造原研药(专利药)的医药活性成分,主要是满足原创跨国制药公司及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创新药在药品临床研究、注册审批及商业化销售各阶段所需,其中也包含用于生产该原料药但需要在法规当局监管下的高级中间体。


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及跨国制药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变,专利药原料药的外购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老牌药企放弃原先的全产业链模式,把研发和生产环节通过外包形式剥离,重心转移到产品布局与全球运作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