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综艺成为了当下中国造星能力最强、最快、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与此同时,相对于影视内容造星的范围较为局限,综艺的造星机制出现了两大趋势:
趋势一是多元化
,即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比如音乐类、体育类、语言类,各大门类百花齐放,能人辈出;
趋势二是垂直化
,即仅在某一领域内又能进一步细分成更细的门类,比如,语言类中就能再次细分成相声类、辩论类、喜剧脱口秀类,林林总总。
我们今天想要详述的,则是喜剧脱口秀类。
而在这个垂直细分新生综艺造星的象限内,最为成功的是通过《吐槽大会》第二季与《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的联动所激发的强大的造星能力
,目前已经成功被推出的脱口秀新星包括了庞博、Rock、海源、程璐、思文、卡姆等。
造星,是有策略的
那么,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究竟如何实现造星呢?
首先,先入优势。
《吐槽大会》的制作方与播出方,是最先看到脱口秀领域造星的潜在价值的。
喜剧脱口秀(Stand-up Comedy)
在当下都市、时尚、年轻的族群中,关联着洋气的海派,关联着精英的品味,关联着高级的审美,关联着国际的格调。因此,它成为了一个具备有社交货币价值审美体验的优质内容。自然,在这个领域中,能够成为名人,能够成为明星,便成了具有引领意味的先锋。
然而,在网络综艺文化浪潮掀起之前,这块的价值是被低估与忽略的,因此成为一块现有开发、造星的处女地。
而通过《吐槽大会》第一季以明星为主的节目形式积累势能,通过《脱口秀大会》第一季以素人选秀为形式全国挖掘喜剧脱口秀新人,再通过《吐槽大会》第二季以星素结合为主的节目形式进行造星,便成功地完成了由素到星的转化与升级。
其次,个人特色。
类似所有的喜剧形式,脱口秀是一门极其需要个人特色的表演艺术。从内容、到形象、到肢体、到语气、到面部表情,一个立得住的
喜剧脱口秀
演员、一个可能成为明星的
喜剧脱口秀
演员,都必须在各个环节中有独特的个人标签。
在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中,主推的新人包括了,在脱口秀大会中排名第一的庞博(目前共上4期)、第二的王建国(目前共上5期)、第三的思文,进入前六的Rock、卡姆,以及编剧程璐和海源。而从目前《吐槽大会》主推的几个新星上,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极具有“星相”的素质。
比如庞博
,外形阳光帅气,谈吐清澈明晰,气场轻盈自在。他的脱口秀表演风格往往是由“面”到“点”,每次开场先总盘点一下这一期嘉宾阵容中的槽点,然后再逐一击破。比如第五期开篇,他吐槽嘉宾席的三个同龄人,同龄不同相;第六期开篇,他吐槽这次的嘉宾席年龄偏老,简直就是一出《艺术人生》;第八期开篇,他吐槽这次的嘉宾们的整体长相,简直就是一次“喜剧人专场”。他的脱口秀风格,和他的气质类似,走的是“挠人的软刺”,既不过分扎人却又恰到好处。
比如建国
,外形看似憨厚老实,口吃偶尔故显结巴,一副人畜无伤、自带萌点的样子,然而,他的脱口秀内容实则有几分尖锐与难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二期节目中,他的脱口秀表演始终贯穿着吐槽张绍刚瘸了的那条腿一轮又一轮的攻击。然而,内容的猛烈与外表的呆萌,却形成了十足的张力、十足的反差萌,反而非常具有效果。
造星,是有“后招”的
然而,造星虽是目的,却不是结果。
那么,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倾其全力、自我造星,能带来怎样的效应?
首先,在节目本身。
一方面,是基于节目的稳流保障。
为什么《快乐大本营》需要快乐家族,《奔跑吧》需要兄弟团,就是基于一个节目需要有更多“自生性的IP明星”,才能保障节目的流量不会受到当期外邀嘉宾的咖位大小、流量高低的巨幅影响,且“自生性的IP明星”越受欢迎,对外邀嘉宾的依赖度越低。这无疑是让节目获得更高自主性、话语权的一种战略部署。而从《吐槽大会》第一季到第二季,李诞和池子已然率先成为这样的“自生性的IP明星”,可以预见,在第三季之时,若庞博、建国等人能够挑起大梁,《吐槽大会》系列将会更加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是基于专业化的艺术表演。
脱口秀,实则是一种有着非常完整、独立、独特的表演语态与表演方式的喜剧艺术。你会主持,但你不一定会说好脱口秀,因为语感的节奏不一样;你会演戏,但你还是不一定会说好脱口秀,因为脱口秀表演的分寸感与戏剧表演的分寸感是两码事儿。所以,要造出自己的IP明星,就是为了能在有流量与有质量之间呈现最好的均衡,让这些擅长并越来越擅长说脱口秀的明星,撑起节目的脱口秀表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