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那一座城
城市塑造了我们,我们一起探秘城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西藏  ·  西藏局地有暴雪! ·  昨天  
西藏发布  ·  起舞吧,拉萨!西藏发起挑战 ·  3 天前  
西藏发布  ·  起舞吧,拉萨!西藏发起挑战 ·  3 天前  
网信西藏  ·  定日县灾区群众过渡性安置全部完成 ·  3 天前  
网信西藏  ·  定日县灾区群众过渡性安置全部完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那一座城

这些海底的暗夜精灵,你在海洋公园绝对看不到。

那一座城  · 公众号  ·  · 2017-06-30 08:19

正文

糖果蟹

你看它的样子像不像晶莹剔透的糖果?没错,这就是在海底引人注目的糖果蟹。糖果蟹属于共生蟹,它的宿主就是这些红色的软珊瑚,所以它的体色看上去和红珊瑚的颜色几乎是相匹配的。糖果蟹这样的形体特点,一方面方便它伪装起来躲避敌人的侵扰,另一方面还方便牠分享宿主的食物和海里的微生物。



生长在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崖壁斜坡之上的红珊瑚,呈树枝状舒展着自己的骨骼,那上面既有深浅不一的像纤维一样的波形,又有透明的像年轮一样的圆形纹路,而且它们的颜色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深红、赭红、桃红、肉红、粉红、橘黄、乳黄、乳白等各种色彩。几只色彩斑斓的糖果蟹静静地伏在红珊瑚上,它们腿上可以粘附软件珊瑚的绒毛都似乎清晰可见。糖果蟹有着跟红珊瑚相近的肤色,牠们在摄影师面前呈现出一幅绚丽的图画,这是最让人惊喜的时刻。摄影/宋叶


豆丁海马

豆丁海马也叫侏儒海马,是海马家族中体型最小的,目前已发现并被命名的仅有几种,不同种类豆丁海马的体型大小也有差别,小到身长只有3毫米,大的也一般不会超过3厘米。多数豆丁海马生活在不同深度不同种类的海扇(柳珊瑚)上,颜色和形态(节凸)与所栖息的海扇极为相似。豆丁海马极不容易被发现,它们安家的海扇往往位于深度大、海流强劲的沟槽或海底悬崖上,所以拍摄这些小东西需要细致、耐心和毅力,它们非常羞涩,总是不肯面对镜头。摄影/宋叶



豆丁海马的尾部向前弯且能缠卷,这样方便它用尾巴缠绕在海藻或者其它水生植物之上,固定身体而不被激流冲走。这是一只丹尼斯豆丁海马,它仅有3毫米大小,个子像一只小蚂蚁。它平时住在海扇上,那些海扇生长在海底的峭壁之上,叶片会随着海水的流动摇摇摆摆,住在上面的丹尼斯豆丁海马拼命抓牢海扇,显得小心翼翼。


瓷蟹


许多海洋生物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共生只是其中的一种。这只拍摄于毛里求斯的瓷蟹,就是与海葵共生的海底生物。通常为黄、绿或蓝色的海葵,有着无数条花瓣状的触手,它们多数生长在浅海和沿岸的石缝中,靠基端依附在岩礁或扇贝之上。作为瓷蟹的「家」,海葵为瓷蟹提供了安全的呵护,而瓷蟹也知恩图报,会帮海葵承担清洁和预警的任务。此外,海葵有时候也会依附在共生蟹的螺壳上,随着寄居蟹的移动而更换觅食地。


火焰海胆上的斑马蟹


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蓝壁海峡,一直是世界潜水师关注的热点海域,在这个区域潜水,海底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比如那些颜色艳丽的海葵、形状奇特的海胆,以及栖息在这些生物之上的各种寄生蟹。与海胆有着共生关系的斑马蟹,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马纹,它隐藏在美丽的海胆之间,稍不留意就会错过。


蜘蛛蟹


从摄影师的角度看上去,它像一只蜘蛛,其实它是一种叫做蜘蛛蟹的海蟹。不过跟温带海洋里那种体型很大的蜘蛛蟹相比,这个生活在热带海洋的蜘蛛蟹体型很小。它的触角比普通螃蟹多,而且腿特别长,这种先天特性让蜘蛛蟹特别喜欢在海底游荡。据说蜘蛛蟹中有一种原本是生活在海底深处的,但因为特别爱走动,所以有时候会成群结队地爬到浅海附近的沙滩上,成为渔民的网中物。蜘蛛蟹一般和海葵共生,靠摄取水中动物为生的海葵,平时依附在蜘蛛蟹的壳上,靠蜘蛛蟹的四处游荡实现自己捕食上的方便。而对于蜘蛛蟹来说,在驮着海葵到处跑的时候,它也能借助海葵的颜色实现伪装,并能通过海葵分泌的毒液,对付威胁到自己生命的天敌。


剃刀鱼


看起来倒有些像剑鱼,不过它的体长只有10厘米左右,主要生活在遍布藻类的珊瑚礁区,以获取足够的食物。剃刀鱼有时候也混迹在潮流中的浮游生物和污物里,一边随波漂流,一边从中寻找合适的食物。除了体色与漂流物相似很难被发现外,剃刀鱼的体色还能随时跟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另外,剃刀鱼还有一个巧妙的本领,就是它能头朝下呈悬浮状态,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横向移动。剃刀鱼捕食的时候通常会采取这种方法,以利于隐蔽。


科尔曼虾


气泡珊瑚上的隐虾


科尔曼虾是摄影师在潜水时发现的共生虾的一种,它跟气泡珊瑚上的隐虾一样,都是以软件珊瑚为宿主。那些看起来像白色或者黄色气泡的珊瑚,其实是有触手的,只不过它们只在入夜捕食的时候伸出,而在白天,它们一般都保持着这样的晶莹剔透,所以依附在它身上的隐虾,一般不难被摄影师发现。还有透明的隐虾,它另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水晶虾,它们靠气泡珊瑚提供保护,同时也会把水中的矿物质和其它微生物当作食物。


蛇鳗•隐虾


共生现象在海洋生物中非常普遍,有些种类的鱼虾都有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习性,比如它们会吃掉「顾客」身上的死皮、寄生虫和碎屑等,令其保持清洁。有些隐虾甚至会停留在蛇鳗嘴边,替蛇鳗清除牙齿中残存的食物,而不必担心会被吃掉。这幅照片就是海葵虾(也叫岩虾)在为一条穴居在泥沙中的黑点蛇鳗提供清洁服务的情形,它们的关系看起来亲密而融洽。


「西班牙舞娘」•帝王虾


帝王虾似乎是一个博爱的小生物,尽管体型不大,但是能与它共生的海底软件动物却有很多,比如海参、海星、海胆和海兔(海蛞蝓)。画面上的这只帝王虾,身体是橘色和红色的,背部覆盖着白色的斑块,而它的宿主海兔,也像是穿着一件紫红的裙子,上面镶嵌着白边,两者的颜色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摄影师把它称作拜倒在西班牙舞娘石榴裙下的帝王虾。西班牙舞娘指的当然就是海兔,在海洋里形形色色的海兔之中,背部长着两只酷似兔子耳朵的东西而又通体红色的海兔,通常难得一见,正因为此,帝王虾与它的结合就更显得奇妙。西班牙舞娘漂浮在水中行进的时候,柔软的身体上下翻飞,像是在翩然起舞,而栖居在它之上的帝王虾,则显得悠然自得。


麒麟鱼


麒麟鱼的肤色有些像中国清代的官服,所以有潜水师把它叫作官服鱼。麒麟鱼不仅模样和色彩招人喜欢,它的生活习性也很独特。麒麟鱼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水域,通常在水深57米的鹿角珊瑚丛中很容易发现它们,但是要拍摄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麒麟鱼只有在每天日落前才会从珊瑚丛深处慢慢游到边缘,寻找异性伙伴,并在太阳西下后短短的几分钟内,与性情相投的异性伙伴完成历史使命。而每当这样的时候,麒麟鱼的表现通常是不顾一切的,它们会相互依偎着,旋转着,慢慢离开它们避难的珊瑚丛,也只有这样的时候,摄影师才有机会抓拍到它们的身影。


虾虎鱼


在一片树枝状的柳珊瑚体上,一只小巧的虾虎鱼正伫立不动,眼睛似乎却在打量摄影师的镜头,它身上呈现出的透明色彩让人觉得愉悦。这个尾巴是圆形,身长不过几厘米的小精灵,只是摄影师见到的虾虎鱼的一种。据说这个种类的虾虎鱼还有许多,比如居住在加利福尼亚的粉红色的小盲虾虎鱼及产于加勒比海的带蓝环的小虾虎鱼等。多数的成年鱼身长不过10厘米,而分布在菲律宾一带海域的虾虎鱼则更短,身长只有十几毫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这些虾虎鱼通常栖息在珊瑚礁等浅海环境之中,也有的生存于海草牧场,以大鱼身上的寄生物为食。有些虾虎鱼还会与盲虾成为共生体,由盲虾挖洞,邀请虾虎鱼一起居住,而虾虎鱼则自动担当起帮盲虾警戒的任务。


章鱼


章鱼在海底是神奇的伪装大师,它依靠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还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把自己伪装成珊瑚,甚至是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章鱼还是不为人注意的「建筑大师」,它会把海底的石头、贝壳、蟹壳以及椰壳等物品当成建筑材料,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堆砌巢穴隐居。摄影师拍摄到的这个章鱼,就是把贝壳当成了巢穴,不声不响地隐居在其中。摄影师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域还发现,有一种章鱼面对镜头惊扰时表现的应变能力,更加令人惊讶。它的数只柔软的爪会向上弯曲折迭,成为一个椰壳模样的盖子,余下的几只爪则贴着海底地面向后悄悄移动,躲避危险。还有的时候,章鱼面前哪怕只有半只椰壳,它也会把它举到头顶作为掩体,迅速躲开。


海蛞蝓


这个身体上长着两只耳朵,外观呈淡绿褐色的小生物,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海兔,学名叫海蛞蝓。海兔的种类很多,包括彩色海兔、黑指纹海兔、蓝斑背肛海兔以及被称作西班牙舞娘的红色海兔等。海兔属于海底软件动物,以各种海藻为食,所以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海藻丛生以及水流比较畅通的环境中生存。据说海兔有一个很神奇的本领,就是它吃下什么颜色的海藻,身体就会变成相应的颜色。这样一来,它的体色和花纹就会非常接近它所栖息的海藻环境,从而减少被袭击和吃掉的机会。另外,还有一些海兔,平时会有意识地吃掉一些有毒的物质,然后它会把这些毒素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遇到危险的时候,再把这些毒素释放出去。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