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网络偶遇郭采洁的一段视频,讲述的是她的毕业清单——30岁之前想做的事情。
未来生活的种种或许因为毕业季的到来而被抹上了磨砂层,使清晰逐渐朦胧。人人在这个阶段也会憧憬几年后的自己将拥有怎样的模样。
与其想广大而空泛的未来,倒不如开展具体而细小的行动。
正好之前我在微博上写过“为了拥有一个完整的夏天,我想做的事情”。
不妨将意义扩大化,罗列属于自己的毕业清单,并用实践来检验成果。都是一些没有时间限制但立刻能启动的事情。
我喜欢日本,但从未去过,也只是喜欢想象中的日本。
一直很好奇是不是在日本人人都拥有一本手帐?是不是在日本小白鞋穿不成小黑鞋?是不是空气清鲜,伸手就可触到天空....
或许我可以因为特有的美景而喜欢任何一个国家,但日本的特有的文化氛围却让我唯独偏爱它。
去年年底为了去日本先办了护照,可日签却一直在拖。因为怕麻烦,怕约不到人,可这次自己上某宝准备几分简单的材料寄过去,就能出签啦!
重点是约到人啦!8月底出发,自由行12天!
让我去看看自己想象中的日本。
夏天,醉酒微醺,岁月悠长衣衫薄。
今天之前,我是没来由讨厌一切有酒精的食物。因为自己不喜欢喝酒,才觉得会喝酒的女生很酷,现在自己尝试含酒精之类的饮品,好像自己也成为了那些酷女孩的一份子。
想成为一个会喝酒但不嗜酒的女孩!之后回上海打算在家里囤一些清酒,不论是小确幸还是小确丧,饮一杯,笑一下。
上面两张图都是自己在无聊时在读书笔记本的封面和封底内页用樱花笔随便勾勒,没有草稿。
偶尔也会在ipad上用电容笔画画,app是sketches。
画画简直就是放空自己的救命稻草。那就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随便画画,开心就好,还要去专门学呢?我反问之:谁不想让自己呈现的作品更体面一些?
不过想去学画画的真正原因是想能自己独立完成一幅幅作品,而不需要临摹。
明明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发型,还自我安慰凌乱无序才是我的style。尤其是每隔段时间就想折腾下刘海,以至于看见雪莉的卷毛刘海走不动路啦!
复古,慵懒,凌乱,小性感就是这发型的最佳在场证明。
也曾担心过万一自己由于颜值问题,剪出来后奇丑无比怎么办?但不论丑有多大的几率,万一我运气好,这个发型正好适合我,亦或是又帮我排除了一种刘海,哪个角度看,结果都是好的。
一直跃跃欲试,决定了,刘海长长后就去卷。放飞自我从卷刘海开始。
没字幕看了快两年的YouTube,意外发现只要老外嘴里吐出一串由我认识的单词组成的句子,从听力上来讲,能大致明白意思。
原来很多事情不是说列好每日学习计划就能轻易实现,相反用有意思的方式去做,最后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不过听懂容易,说出口却很难。这一次不如换一些好玩的方式来练习口语。
用lomo相机拍照的乐趣,绝对不是滤镜能给的。lomo的镜头下,像画一样,呈现一种赤裸裸的情感和复古的情调。
lomo的核心是自我表达,瞬间记录,只需要按下快门,有时候因为意外曝光留下漏光的巧妙色彩,是它专属的惊喜。
重点是颜值很高,像拍立得一样能立刻出照片,又比拍立得有更加绚丽的色彩。这正是旅行所需要的相机,在行走中记录自己的复古主义情怀。
15年年末刚开始大规模看书那会,心里默默许下了出书这个愿望,没想到16年3月份就有出版社邀我写书,一直陆续到现在都有这类型的私信。拒绝的理由也是不想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为了某种目的而随便出书的作者。
但其实脑海中又有另外一个想法:万一我是过于自我菲薄而一次次错过这个机会,没有人生来就可以写对所有人有意义的好书。
于是现在我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平时自己喜欢在豆瓣读书上搜索主题来阅读,为什么我自己不去开一个豆瓣专栏,万一很多人都喜欢,是不是代表我可以尝试写书呢。
去豆瓣开专栏,写自己想写,而不是签约某个出版社后夜以继日地赶稿。
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考虑以后绵长岁月,只要安心做好眼前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静待开花结果。
但倘若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行动,不如换个折中的办法,一切都将会在行动的过程中得到转机。
ps:上面我的几项要做的事,等我一一做成后po图反馈。我们在互相监督中互相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