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新闻不会太联播,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天看余杭  ·  消息证实:男演员突发车祸去世 ·  19 小时前  
天天看余杭  ·  消息证实:男演员突发车祸去世 ·  19 小时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21天后正式开始!这些人都要登记 ·  4 天前  
新华社  ·  “关键一横”!又一跨海通道通车 ·  4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2025年1月1日正式开始!适龄男子都要登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Weekly周末画报

K11楼下那个展,原来你一直没get正确的打开方式!

iWeekly周末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8 12:00

正文

20年前,我们在PC世代感受着8比特的像素带来的千禧年科技之美。20年后的今天,过去的信息时代掠影已经成为了VaporWave之风。无论时代如何隔代,信息依旧存在。这就是媒体带来的信息审美与对世界的爱恋。


上个月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开幕的与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联合呈现的展览《我们之后》(After Us)中,众多艺术家带来了他们对于科技、未来、身份思考的作品。而在探索它们之前,你也可以先来到K11 B1 In Art We Live区域iWeekly周末画报 X K11《我们之后》VR互动墙,用别样的方式见证这场信息之美。


STEP 1 “进来再说”!那就先进去看看有啥稀奇

 

STEP 2逮到一只VR眼镜,戴上360度转转可以无死角观看全景展览视频诶

 

STEP 3 在这里跟女神头像合照,传到iWeekly周末画报微信公众号后台,去K11楼下的美术馆《After Us》展有优惠门票哦


 

周末来除了排个小队,


偶尔会遇到小CP,也是会有点脸红


和各种健身达人,比如练习下蹲式


带小朋友的辣妈也可以顺势练习一下手臂力量


想发表朋友圈里最独特的《After Us》观后感?千万别忘了来VR互动墙打卡!解锁了这个彩蛋,下一步就是前往B3 chi K11 美术馆观展啦(拿着你的优惠门票)。


《我们之后》到底是什么?

劳伦 · 康奈尔Lauren Cornell

《我们之后》 策展人

纽约新美术馆策展人、副馆长兼技术总监


在 20 世纪,机器人成了未来世界的代名词。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高度自动化的象征, 其巨大潜力或许会让人类永远告别体力劳动,不过人类残酷的一面却也因此而暴露无遗。来到 21 世纪,机器人已然普及,从仆人式的吸尘机器人到工厂里的机器工人,人类对机器人的恐惧似乎有所淡化。与此同时,随着游戏、社交网站、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网络身份与数字人物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乃至幻想世界中的关注焦点。


其实,机器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存在的问题。菲利普·狄克在1968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名叫《仿生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也译为《银翼杀手》),有趣的是,小说的标题道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命题:机器人能否像人类那样感知世界?和其他科幻小说一样,这部作品与其说是畅想未来,不如说是以科幻之名揭示当下的生活。小说把我们带到阴冷可怕的洛杉矶,浓重的末日氛围与如今的情景有着几分惊人的相似: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类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幸存的人们努力完善他们的机器人伙伴(电子羊),使它们的各项机能无限接近于人类。由此出现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地位平等问题,其实此类问题在历史上时有出现,只是对象替换成了机器人、外星人、殖民地的人民、居家生活的人工智能,等等。


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是:即使他们自身的存在价值再卑微,也拥有毋庸置疑的自主权。不过,在如今这个数码时代,虚拟世界中的化身是与机器人截然不同的,因为化身是我们在虚拟世界的身份,与我们自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既属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延伸。乔恩·拉夫曼的3D打印雕塑系列《 New Age Demanded 》( 2012 年至今)将人类与虚拟化身之间的关系具象化,将短暂与虚幻的化身永远凝固。


乔恩·拉夫曼,《 New Age Demanded(Globular) 》,2017,3D print,Silicone,Pigment

鸣谢艺术家和Antoine Ertaskiran画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承担、扮演以及放弃各种虚拟身份,本次展览就以这些虚拟角色的文化和艺术意义作为主题,审视和探讨个人和文化自我定义的新问题。展览的标题 “我们之后” ,揭示了这个源于现实却又独立于现实的世界的 “幽灵” ,而参展的艺术家们将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叠加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上。


《我们之后》不仅探讨了虚拟化身通过哪些方式拓展我们的情感,还让我们能够设计并使用虚拟身份,同时也重新界定人类的范围。虽然不少作品流露出反乌托邦的倾向,反映出当今社会弥漫的焦虑情绪,但更多的作品则借由虚拟身份,通过多样的手法和风格投射出一个开放、进取、互联互通的世界。


(本文节选自 Lauren Cornell 所做的展览综述,全文详见《我们之后》展览现场 )

我从来没有回归过现实自我

Q=《周末画报》

A=《我们之后》参展艺术家之一 陈轴

以影像为主要创作媒介,近期开始尝试长片电影的创作,试图描绘复杂而多纬度的当代青年人生活困境,以及属于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无助和焦虑


Q:你在 《我们之后》 展览中展出的这件作品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怎样一种联结?

A:有一次我在洛杉矶的沙滩上看到一具女人的尸体,她躺在水边,海水上上下下的,没过那个女人的脸,那是在一个黄昏,夕阳照着海滩,很安静,我站在那里盯着脚下那个女人的脸,在水光中飘荡。我被这个画面吸引,一直盯着那张脸看了很久,不多时太阳就西下了,我依然守在那个女人尸体的身边,享受夜晚。海滩上开始陆续有一些年轻人升起篝火,喝着酒放着音乐或者在沙滩边漫步。他们离我大概也就十几米远,甚至有一些漫步者会路过我的身边。他们几乎没有在意这具尸体,甚至我也没有在意她是一具 “死人尸体” 。

陈轴,《模仿生活》,2016年,彩色有声视频


Q:在社交网络、在线游戏或其他领域,你有自己的虚拟身份或化身形象吗?他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A:我是一个裸体的身高近两米的完美的女人,我喜欢去一些偏僻的,被人遗忘的风景里。


Q:你在日常生活中依赖手机、网络吗?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当下的热潮是怎样的态度?

A:我每天都会用手机,但是还没有到用充电宝的程度。几乎无时无刻不得不使用网络,我有足够的3G流量。我等待有一天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体验可以逼真到和现实生活一模一样。最好不要增加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比如怪兽什么的,那些都不稀奇,我都梦见过,我是指就好比现在我在这张桌子前打字,30年后我在虚拟现实的这张桌子前打字,这两者是完全一样的体验。当逼真到了那个程度的时候。我会去想虚拟现实技术到底有没有增加可能性。


Q:你认为虚拟角色会比人类本身存在得更长久更有意义吗?未来人们将会更沉醉于构建另一个世界中的自我替身还是会转向回归现实自我?

A:虚拟角色会不会比人类存在更久我不知道,但必然会比我存在更久。是否更有意义我也不知道,那得看什么被称为意义。不过万一哪天米老鼠90多岁活够了,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但他无法自杀,这事儿估计会使他挺痛苦的吧。我也不知道回归现实自我是什么。我很肯定我从来没有回归过。


Q:数字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你的艺术创作方式带来的最大启发或影响是什么?

A:让我开始反感那种很舒服的沙发,瘫下去就很难再起来。

参展作品欣赏


艺术家村田武作品左起《水枪》《海马》《鹰》《手铐》


艺术家乔恩·拉夫曼作品《New Age Demanded雕塑作品》和艺术家艺术双人组JODI作品《MOOF Objects》


外国艺术家瑞秋·罗辛VR作品《洗涤时间》


卡特娅·诺维茨科娃,《激活方式 ( 行星间的联系 ) 》


中国当代艺术家尉洪磊作品左起《猫》《姐妹下山》


艺术家斯图尔特·乌作品《生活如此多汁》

我们之后 / After Us


时间:2017年03月17日 ~ 2017年05月31日

每天 10:00 - 20:00 

地点:上海 黄浦区 淮海中路300号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

chi K11美术馆


策划、 撰文:健崔

编辑:Sandra

图片提供:上海 chi K11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