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1世纪经济报道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2016年被视为绿色金融元年,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6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2380亿人民币,占全球发行量的39%。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但“绿色”标准的分歧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绿债市场的一道障碍。
在4月15日于北京举行的“2017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峰会”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表示,今年将与欧洲投资银行合作开展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一致化研究。
据了解,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绿色投资被列入绿金委2017年和今后几年的工作目标。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联合举办中英绿色金融合作论坛,在环境压力测试、绿色ABS、跨境绿债投资合作、“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绿色评级、能效融资、绿色增信等7个领域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
绿色投资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多边开发机构在绿色发展相关领域累计投资达885亿美元,平均每年约177亿美元。然而,供需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投资需求仍难满足。据世界经济论坛估算,到2030年每年需要额外的7000亿美元投资用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然而一般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较低,很多民资不愿涉足。不过,许多投资者对绿色基础设施等绿色项目青睐有加,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增长可见一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由于要提高环境、安全管理标准,绿色投资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是积极的,长期来看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和成本,投资者愿意为此牺牲一定的收益率。
绿色金融也起到甄别风险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新疆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郭建伟认为,以前我国对外投资“吃过一些苦头”,一些项目由于环境污染、社会问题出现停滞、倒退甚至造成损失。在“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合作中,金融风险可通过绿色金融有效降低。
中欧亟待一致化标准
尽管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其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指出,部分挑战是绿色项目特有的,如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困难、信息不对称(如投资者与资金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能力不足和缺乏对绿色概念的明确定义等。还有一些挑战则属于多数长期项目(包括长期的绿色投资项目)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期限错配。
其中,绿色金融定义和标准差异引业界热议。据了解,由于各国国情和政策重点不同,对绿色金融活动的定义难以统一,不少国家还未采纳任何一种对绿色金融或主要绿色资产类别的定义。中国与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绿色定义的差异,特别体现在化石燃料项目上。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透露,绿金委今年将与欧洲投资银行合作开展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一致化研究。对比我国绿色债券支持目录与国际绿色债券标准GBP、CBI等在行业、技术分类方面的异同,探索中欧之间互认的绿色债券标准,推动双边绿色债券资本流动。
曹明弟建议,从融资角度来看,必须对“一带一路”融资项目的“绿色”与否进行把控、确立标准、做好环境信息披露。
“要采用先进的绿色金融标准,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标准、法律法规高于中国,比如俄罗斯的饮用水标准,那就采用项目所在国的标准;如果中国的标准更先进,就采用中国标准。”他说。
(内容节选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吧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