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瓣诞生之初,阿北从来没有改变过方向和逻辑的定位,但是他也感叹过程的艰难。
2009年,当豆瓣的用户规模迈入千万级的时刻,豆瓣内部经历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场“路线之争”,一边是席卷全球的SNS热潮,以及豆瓣小组令人咂舌的活跃热度,运营为先,另一边是豆瓣借以起家的媒介基因,以图书、电影等商品来连接用户,算法做主。
豆瓣的用户体量变大,变得大众化之后,原有的那种更加精英化的社区氛围如何保护和维持?这就像是一个定律,当任何一个凝聚着高度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小圈子经历大众化过程时,总会伴随着早先身份认同的失落。而这样的失落必将造成大量老用户的出走和流失,豆瓣也不例外。
一个曾经对豆瓣无比忠诚的影评人后来在注销自己豆瓣账号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评论:如今的豆瓣碎片化了,江湖化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表达和交流了。所以我也不愿再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了。
争议最终以达成一致收场,阿北写了一篇题为《豆瓣变形记》的日志,他说:“我们也一直担心高度活跃的社区对书影乐服务内容可能的干扰,比如社区内的人际冲突会波及到评论和条目内容,影响到几千万非社区用户。”经过重组之后,豆瓣的社区被聚合成为主站,通过信息流——即社交好友的动态更新——来维持用户的黏着,而图书、电影、音乐三大模块,则被独立出来放到了子站(或者说频道)的位置上,作为商业产品来经营。
移动互联网的“快时代”让这个“慢公司”显得格格不入,不重视移动端的发展,让豆瓣在移动端的布局落后了三年。阿北在2014年豆瓣年会上承认豆瓣错失了 3 年时间,公司战略失误,原因在于“对产品和技术能力过于自信”。
这种自信或许很大程度上源自豆瓣在 PC 互联网上的成功。从公开的数据看,截至 2013 年,豆瓣注册用户 7900 万,2 亿月独立 UV,2.3 亿日 PV,39 万个小组,相当亮眼。但可能正是这种在 PC 互联网上的成功,导致在移动互联网到来时成为豆瓣的包袱,而没有将移动作为第一要务。
外界纷纷质疑,在另一家以慢著称的公司——大众点评网傍上腾讯、加速转轨的时候,阿北将带领豆瓣驶向何方?
其实,与大众点评相比,豆瓣网在移动端的布局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豆瓣网布局移动端开始于2009年的豆瓣FM,之后的几年中陆续上线各种移动端产品。
2013年,阿北公开谈到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的战略,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是对自己的“一个巨大解放”。“豆瓣在互联网领域积累8年,每一个改动都很困难,而移动互联网的每个产品都是独立的,可以做很多新的事情。”
之后,我们就看到从一个互联网上的豆瓣整体分裂为十几个移动端垂直类产品:豆瓣FM、豆瓣阅读、豆瓣笔记、豆瓣电影、豆瓣购书单、豆瓣音乐人、豆瓣小组、豆瓣同城、豆瓣线上活动、豆瓣广播......这在业界也引起不少的争论。
阿北的理念是“帮助用户更好地发现生活”,所以他在移动端的产品更加垂直化、精细化。但毋庸置疑的是,到了移动端,App特有的孤岛效应很容易割裂用户,让原本极具用户黏性的平台优势荡然无存。而且分散后的豆瓣在移动端将不得不面临各个垂直领域的对手,甚至与BAT正面交锋。
这一大堆的APP同时并存,也导致了豆瓣的顾此失彼,始终难以聚焦发力。于是,豆瓣只能眼睁睁看着网易云音乐(与豆瓣音乐竞争)、陌陌(与豆瓣同城竞争)、猫眼(与豆瓣电影竞争)等新出现的产品,一点点蚕食自己原有的领地。
阿北不得不作出改变,他想重新赢回失去的3年。于是,2014年下半年,一个名叫“豆瓣”的APP上线了。
然而豆瓣并没有力挽狂澜,在2012年,豆瓣的日均PV可以达到1.6亿,而到了2014年年底,这一数字根据估算,已经跌落到大约3000万左右。并且2014年豆瓣APP上线之后的每次改变也并没有赢得用户的支持,每一次改版,也或多或少的伴随着一大群用户们的吐槽。
腾讯 CEO 马化腾在如日中天时感概,“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这句话让一众互联网人唏嘘不已。比豆瓣大一岁的 Facebook,在过去 3 年里就一直被人质疑在移动端动作不够快,同时还接二连三地被如Snapchat、Whatsapp 这样的新兴社交工具挑战。
用户需求变化了,新的技术和模式也层出不穷。而豆瓣本身真的太久没变化了,这让它显得过于老派,甚至有点过时。有用户吐槽:“使用豆瓣时会有一种错觉,以为只有阿北一个人按照开发豆瓣时的习惯,继续在星巴克远程维护它。”
互联网公司保持逆生长是生存必需,或者通过改造自己来实现,或者在资本层面更坚决。真心希望豆瓣在今年和未来更广袤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上,能像阿北自己说的那样——回到当初创业时的状态,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颠覆,豆瓣能与更多人一起成长。
“慢公司”的遥远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