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蔡礼旭老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享蔡礼旭老师讲课菁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观察sctv  ·  大年初六逢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  4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博物馆里品“文化大餐” ·  4 天前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非遗贺新春|袅袅香韵 古法制香传承匠心 ·  4 天前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  中国人 中国年 中国味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蔡礼旭老师

“亲所好,力为具”父母有些要求,我们当子女的要尽心尽力去达成

蔡礼旭老师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10-28 09:12

正文

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


恭摘自细讲《弟子规》(第11集)

蔡礼旭老师 2005/2/18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

檔名: 07-003-011

诸位朋友,我们现在再来把文天祥这句话念一遍,看看诸位有没有觉得味道不一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你们朗诵的非常有豪情。 当我们所确立的人生都是往这些价值去发展,那你做出来的就是让你孩子非常佩服的爸爸跟妈妈。你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榜样,相信他的人生也会走向正确的方向 。方向正确了,接下来这些小事我们再一一来讨论。比方说孩子现在在念小学,我们怎么去开解「亲所好,力为具」?怎么去开解?像我们当老师的就会引导孩子, 父母比方说希望你身体好,希望你学习好, 些要求我们当子女的要尽心尽力去达成。所以,「亲所好,力为具」。

古代的孝子他们也常常都会去满足父母的需要。古代在汉朝有一位孝子叫 蔡顺 ,刚好跟我同姓,我读到跟我同姓的,我也会引以为豪,因为他是我的祖宗。这位蔡顺刚好处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刚好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所以他就去采集桑椹,拿了两个篮子去。采回来的途中不幸遇到盗贼,盗贼很奇怪:你采桑椹,拿一个篮子就好,还分两边?他们也很好奇,就问他:你采桑椹干嘛拿两个篮子?诸位朋友,干嘛拿两个篮子?你们都认识蔡顺。 这个蔡顺因为他的母亲喜欢吃甜的,所以他采得比较黑、比较紫、比较熟的放一个篮子,比较红色、比较不熟的放另外一个篮子。所以你看蔡顺确实做到「亲所好,力为具」。

结果盗贼听完很感动。我会问学生:诸位小朋友,盗贼会不会感动?会!盗贼都杀人放火,还感动? 他杀人放火是养成坏习惯,但是不管怎么坏的人,他的内心还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他现在都被坏习惯、被欲望主宰了 。当我们的行为很有德行的时候,就能够唤醒他的良知。所以诸位小朋友,遇到坏人要不要打他?要不要骂他?不要!要学习蔡顺,用德行感化他,说不定蔡顺刚讲完说是要拿给母亲吃,突然可能就有几个盗贼在那里抱头痛哭,想到他妈妈。

(蔡礼旭老师在“细讲弟子规”第12集中继续讲到...)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蔡顺他去采桑椹,因为他知道母亲喜欢吃甜的,所以就用一个篮子专门装甜的,他自己吃酸的。这样的孝心感动了这些盗贼,就把他放回去;不只放了他,还把山寨里面的一些食物都送给他。诸位朋友,假如你是蔡顺要不要拿?不要!人家诚心诚意,怎么办?他说:拜托你了,拿去孝敬你的母亲。要不要收?要!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变了,要不要?要!好,蔡顺听了你们的意见,把送的东西拿回去。拿到家里才刚坐下,突然官府的人来了:「张三家的米怎么在你们家?李四家的菜怎么在你们家?来,把他抓起来!」那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就百口莫辩。 所以,孔夫子说「君子有九思」,九思就是你遇到很多情况如何反省,如何观照?其中有一个叫「见得思义」。 当你要获得任何东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它的来路是否是清白、是正常的。这些山寨里面的东西都是怎么来的?抢来的!所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拿。

诸位朋友,你听了这个蔡顺的故事,印象深不深刻? 所以我们讲故事当中很重要一点,要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孩子听,这样才能理事圆融去搭配 。假如你只是讲事情,讲完了,你的孩子只会说:我听过了!假如你不讲故事,只给他讲道理,他听没有五分钟说:妈,我想睡觉了。 所以理跟事搭配好,听话的人就觉得格外的有收获 。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可以运用这个讲故事当中融入一些道理,一些生活的提醒跟启发。

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故事,就说你看以前的孝子,第一个念头都是想到给父母,诸位小朋友,你知不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 一问,他们都想半天,有几个比较有良心的,比较想得起来,很多都想不起来。我看他们那种窘况,我就说那妈妈知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他们马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当然知道」!还可以讲好几样。接着我就跟他们说,我说:你看,妈妈都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你却不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这样公不公平? 你看妈妈这么爱你,你居然都不爱护妈妈,所以今天回去有什么作业?要清楚妈妈喜欢吃什么,这样你才能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以后出去买东西,不是先买自己喜欢吃的,要效法圣贤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以他为榜样,先买妈妈喜欢吃的,先买爸爸喜欢吃的。






蔡礼旭老师 细讲《弟子规》第11集







敬 请 访 问 : 马 来 西 亚 汉 学 院





蔡礼旭老师2005年《细讲弟子规》摘要分享

直接点击蓝色文字:


01、 一个孩子患得患失,这一生会不会幸福?

02、 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03、 当我们表现出善的行为,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受很深的感动

04、 孩子小时候就要养他的浩然正气,正确的处事待人态度,这个功德最神圣

05、 我们当家长的要定位,「蒙以养正,圣功也」。

06、 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你要花更多倍的时间把它清除

07、 大学毕业有没有文化?不孝父母,有没有文化?

08、 我们教孩子是要长他的欲望,还是要长他的德行?

09、 当孩子自私,当孩子注重物质享受,他会走出什么样的人生?

10、 家长说“你就是把书念好,你以后就是一帆风顺”没有这种事!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

11、 一个人不懂得培植自己的福分,福太薄了,就没办法善终

12、 现在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不赶快教他好的,他一定学坏的

13、 离婚率还会带动另外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犯罪率

14、 道德学问的枢纽、关键,不在你念了多少,而在你做到多少

15、 为人父母要懂得成全孩子的孝心,成全孩子的德行

16、 夫妇关系处得好,父子关系会很亲,兄弟姐妹也会和睦

17、 男女相处的过程,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

18、 怎么样去辨别人与人的相处是真正的爱?

19、 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不一样

20、 经营家庭,是不是一个人赚钱比较少,夫妻两个人赚就比较多?

21、 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22、 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在胎教的时候!

23、 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好榜样,以身作则很重要

24、 教孩子要恩威并济,恩威并施。就是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

25、 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保证三个月以后,你会觉得道德、学问有很大的进步

26、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哪一个朝代历史最悠久,国运最昌盛?

27、 一个家庭有孝弟可以绵延多久?

28、 孩子「自私」是怎么形成的?

29、 当父母的要抓住机会教育,不然很多好机会当面错过

30、 为什么孩子生活没规律?

31、 知恩才懂得报恩,所以我们会引导孩子去念父母的恩德

32、 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他影响很深远

33、 当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

34、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帮父母做的事不可以懒惰,答应了要赶快去做

35、 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绝对不能一言九「顶」

36、 夫妻关系要好,一定是从言语的态度开始做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