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鲜传
给孩子们看的历史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四种境界 ·  20 小时前  
羊城晚报  ·  深度专访 | ... ·  21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春天赠予我雷霆,也赠予我花朵 ·  昨天  
为你读诗  ·  春宜练流瑜伽:顺应自然,温暖四肢 ·  2 天前  
三节课  ·  自从用上DeepSeek,我现在强的可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鲜传

四图流:从“专业整老二”说起

小鲜传  · 公众号  ·  · 2019-06-05 18:36

正文

正文图一:

上图显示了,1985年和2018年,中、美、日三国在全世界GDP总量中的占比。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这两次经济斗争,都是由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向当时的第二大经济体发动的。

因此,有人形象地总结说,美国人是“专业整老二”。


定性地说,如今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都是“老二”。这一点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基于定性判断做简单类比,就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命运将与日本相同。那就有问题了。


1985年时,美国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强,又是日本的三倍多。所以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威胁,日本根本无力反抗。

而到2018年,美国GDP的世界份额已经缩减到四分之一弱,相当于中国GDP的不到1.6倍。

33年过去,不仅美国对“老二”的优势大幅缩减,美国之外的市场也更加广阔了。

以上数据直接来自市场。如果我们改用世界银行公布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则如正文图二所示:

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早就超越了美国。老大与老二的位置已经发生逆转。

事实上,如果我们关注实物数据,反差还会更大。

中国的手机销量是美国的三倍多。而中国的钢铁、水泥、猪肉、蔬菜消费量,都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真正地实现了中国超过“外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是越基础的部分越扎实,沿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呈金字塔形地往上拔。

而日本的经济结构则是头重脚轻,越往下盘越脆弱。这就决定了中日两国面对外部冲击的承受能力,完全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如果我们要科学地研究一个问题,就必需摆脱定性思维的束缚,进入定量思维的王国。不过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会正确的分析数据,以免被数据误导。


比如说,诚如正文图三所示。最近十年,美国经济比较兴旺,增长势头强于欧、日诸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