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1、财政政策的总体方向
短期内,会议明确部署了化解债务、银行资本金注入和提升市场主体积极性等政策,尤其强调了房地产企业的政策措施和资金工具。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被视为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因此还债成为首要任务。
长期来看,会议勾勒了未来财政政策的蓝图,包括人大常委会审议财政空间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明年赤字率的预期。财政政策的态度和方向被认为是积极的,尽管财政部通常较为谨慎。
2、房地产政策
财政领域提出了使用专项债来回收闲置土地和支持房地产收储的政策。专项债的规模较大,今年为3.9万亿,明年可能更高。这一政策预计将为房地产收储工作提供增量资金支持。
房地产政策的主要责任不在财政部,而在住建部和国务院层面。财政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和公积金政策上,期待十月下半月有更多政策出台。
3、地方政府债务和财政安排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进度较快,专项债完成了92%。财政部的债务安排被认为有条理,预计四季度会有新增额度,可能提前下达明年的债务限额。
特殊再融资的资金可用于化解风险,预计有1.2万亿的资金可用。财政部计划扩大专项债的用途,包括土地收储和保交楼。
4、消费与经济刺激
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支持力度有限,但通过化解债务来释放地方政府的财力,间接支持消费和经济增长。高风险省份的债务压力对投资和消费的制约正在逐步解除。
会议强调了对重点人群的保障和消费补贴,财政政策正从项目驱动向消费补贴转变。特定人群的补贴预计将对消费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
5、专项债的使用与展望
今年专项债的使用进度不及预期,主要由于缺乏符合政策方向的高收益项目。政策已调整,未来专项债的使用将倾斜于土地储备和相关项目。
预计明年专项债的使用情况将有所改善,资金对宏观经济和地方财政的补充将是积极的方向。
Q:如何补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应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
A:
补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方式包括从地方债务的节余空间中安排资金、鼓励地方政府盘活闲置资产、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非税收入的增速显著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整体来看,政策端给出了明确信号,将通过多种方式补充收入,以保障财政支出。
Q:财政政策如何支持特定人群的消费?
A:
财政政策正在探索对特定人群的消费补贴,包括对学生和困难人群的补助。这些措施旨在通过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调整来增强消费的外溢效应。政策的转变已经开始,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探索更多方向。
Q:专项债在土地储备中的作用是什么?
A:
专项债可以用于土地储备,缓解地方城投和开发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但通过将其用于土地储备,可以释放资金,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并提升经济活动的意愿。这一政策调整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的经济状况。
Q:对四季度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预期如何?
A:
预计四季度消费增长将比二季度回升1到2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速改善。当前经济复苏的核心关注点是房地产和消费。财政政策的落实预计将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稳定明年的经济增长中枢。
Q:近期中国的债务置换规模和影响如何?
A:
过去十年,中国进行了三轮大的债务置换。第一次在2015年,规模约16.8万亿,主要通过三类债务划分进行。第二次在2019年,采取银行信贷展现方式,规模也超过10万亿。此次财政提到的债务置换规模可能会达到大几万亿,主要目标是解决当期的付息压力。
融资成本已从8%降至2%-6%,尽管规模不如以往,但解决的范围更具信心。
Q:债务置换对经济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A:
债务置换对经济的影响是逐步渐进的,具体影响取决于置换的节奏和方式。目前来看,地方经济更重要的影响因素仍是房地产的修复和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化债的影响融合在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加杠杆的空间中,具体影响需根据化债工作的推进节奏进行评估。
Q:未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政策会议?
A:
十月后半月值得关注的会议包括政治局会议和人大常委会,通常在十月底或十月下旬召开。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可能会在后半月召开1到2次,会议上可能会讨论房地产和财政政策。
房地产政策是当前经济的重点,财政主要在化债、维持运转和增量政策工具上发挥作用。地产方面可能依赖政策性、开发性工具和准财政工具进行支持。
Q:2.3万亿专项债是如何安排的?
A:
2.3万亿是已发未用的资金,包含在今年的3.9万亿中。这些资金尚未使用,因为财政部门对专项债的使用进行了全流程监控。此外,每年财政有提前使用下一年度债务额度的授权,今年底各地可以开始上报明年的项目,预计额度也是2.3万亿,使用从明年一月开始。
Q:宏观经济的观察信号有哪些?
A:
目前高度关注地产和消费。地产方面,关键是交易量和价格变化。消费方面,核心在于耐用消费品和大件消费。政策效果明显,可能会继续支持以旧换新。商品消费的恢复节奏和力度是关注重点。
Q:今年专项债进度是否不及预期?
A:
截至目前,还有2.3万亿专项债未使用,进度明显不及预期。原因包括缺乏好项目、审批不积极及项目收益要求高。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保持收益的基建项目难度大。七月政治会议后,加快资金使用,8-9月发行高峰期已接近尾声。政策调整可能改善明年情况,资金对宏观经济和地方财政补充积极。
投研工具—小韭菜好友办的一个专门分享上市公司调研纪要的知识星球。
星球已经运营多年,目前365元/年,也就是一天一元钱而已。
星球分享什么内容呢?
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券商关于上市公司或行业的最新的电话会议调研纪要。
基本上,这就是一个调研纪要的汇集地,更新及时,纪要齐全,消费、科技、医药、周期、热点都有覆盖,很好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