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宣传与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南大招生小蓝鲸

热烈祝贺!我校学者主持挖掘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大招生小蓝鲸  · 公众号  ·  · 2024-03-25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3月22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揭晓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我校历史学院赵东升副教授 主持发掘的考古项目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成功入选。


点击查看:十大考古终评项目|融东贯西 连北通南——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位于皖东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环绕遗址流过的郎川河沟通着长江水系和环太湖水系,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遗址连续使用近4000年,发掘的330座距今6200~5200年的墓葬为长江下游仅见,可成为 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典型范例 ,为研究良渚文明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难得的新材料, 对于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长江下游的演进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该遗址于20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201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和2016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两次发掘 ,2020年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下游社会复杂化及中原化进程研究”的核心依托遗址,202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 “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 课题,并于2023年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同年,“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遗址区位图

2023年度发掘区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评选活动所评选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该活动始于1990年,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本年度的重大考古发现,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 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堪称中国考古奥斯卡。


本次评审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同期入选的还有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等,所入选项目都是2023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 南京大学考古学科 有深厚的学术传统,考古专业师生长期参与田野考察和文物发掘与整理工作, 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注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连续性。


- 推荐阅读 -


从东晋帝陵看南大考古,这门学科原来如此“有温度”!

教师节特辑|张良仁教授:跋涉中外,探寻过往;品味四方,感受历史

【一图看院系】南大历史学院:克明峻德,君实子长


图文来源 |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

美编 | 林欣

责编 | 李欣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