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 Beijing
麦肯锡北京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
前言:
灯塔工厂(Lighthouse)
是指规模化应用4IR(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真实生产场所/工厂。今年8月,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合作开展的未来生产技术与创新项目组经过4个月的严格筛选,审议并确定了首批灯塔工厂。这些灯塔工厂覆盖了非常广泛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最佳实践”学习平台。已调研工厂的报告显示:
70-80%
的灯塔工厂宣讲了明确的转型故事;
30%+
应用了新的转型管理技术;
60-70%
的灯塔工厂参与了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多方利益相关合作;
85%
的灯塔工厂目标为提高资源的生产力及使用效率。研究显示实施多项综合4IR用例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财务和运营情况:
灯塔工厂的
部分
运营
关键指标
提升50-60%
,
部分
财务
关键指标
提升10-20%
。
背景:
上个世纪时,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欧美社会,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财富,并且广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灯塔工厂
在生产线上率先整合了蒸汽、电力和化学品等要素
,是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先驱者。
传统制造方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下被逐步颠覆。令人振奋的先进技术,如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大量出现,可以说新一代灯塔工厂的第一波浪潮已然到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大规模实施也引发了全球各地工厂的产业转型。到2025年,经过转型的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预计将达到3.7万亿美元。除了在业绩上的突破,这些公司也拥有了重新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评选:
9月19日在中国天津
,麦肯锡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举办了新领军者年度会议,并在会议上宣布了全球首批灯塔工厂的消息。2018年,我们通过筛选
1000多家
领先的制造业厂商,访问他们遍布全球各地的工厂,发现了
其中的
9
个
灯塔工厂
(其中5家在欧洲,1家在北美,3家在中国)。通过对4IR技术的大规模部署,这些灯塔工厂重新定义了最优绩效(
相较于竞争对手高出
了
20-50%
)
。
以下是我们发现的两个示例:
示例一:
尽管
拜耳公司
位于加巴纳特的工厂在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该厂依然想方设法进行大幅改进。他们通过大规模实施多种突破性技术(包括先进分析法和数字化绩效管理),将质量
波动
降低了
80%
,生产线效率提升了
40%
,同时与
技术供应商联合
培养了
具备
项目管理、先进分析和变革管理能力的人才。
示例二:
西门子(成都)工厂
通过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手段实现了
产出增至
三倍
的成果:
比如
操作员
数字化助手、数字化质量管理、通过
3D
模拟实现生产线优化以及部分人工作业的自动化。
用例:
灯塔工厂的决策不是由人们的经验驱动,而是建立在
认知洞见的大数据
基础之上。不仅车间所使用的技术经历了显著的转变,操作人员也会开发自己的A
pp
和解决方案来为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新的数字化用例能够以最低的附加成本进行部署,从而实现多区域同时运转多工厂。我们发现最常用的数字化用例有规律可循,灯塔工厂普遍采用数字化业绩管理、先进分析平台、数字化质量等见效大而实施又可行的用例。
方法:
灯塔工厂对于制造业的总体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他们在竞争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不只是因为新科技的使用,更关键的是持续改进的能力。
灯塔工厂成功克服了大多数制造业公司会面临的
典型痛点
:费尽周折应对各种技术并发现问题;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概念验证工作;推广过于缓慢;缺乏明晰的商业案例;解决方案大多互不相关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数不尽的数字孤岛。
针对这些具备极大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发现这些灯塔工厂普遍采用
三个方法
来应对
:
方法一:
引
入新
工具和敏捷工作方法
。
灯塔工厂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高级工具的可能性几乎是落后者的三倍,使用底层软件(如物联网平台软件)专门支持上层先进应用的可能性则高出两倍。同时灯塔工厂的数字化转型落地以及在跨职能团队中推行敏捷工作方法的可能性,也是其他公司的五倍。
方法二:
打造并充分运用行业新进入者、合作伙伴和生
态圈的力量
。
灯塔工厂允许并选择第三方开发生态圈的技术,使用外部软件和应用从事开发,而非事事自己开发的可能性相比于落后企业高出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