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小康执导、王静茹编剧的电视剧《彼岸花》将于7月初开机拍摄,为期近半年的拍摄将转战北京、天津、西班牙、法国四地。近三亿的投资体量在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很是少见。
“我们希望做出一部青春剧的‘腔调’。此前电影《七月与安生》的热映,令人看到安妮宝贝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对《彼岸花》的改编同样有信心。”何侯擇这样说道。
继《八月未央》后,《彼岸花》是康曦影业“拿下”的第二部安妮宝贝(庆山)的作品。此前,《八月未央》的创作难点在于将散文化的小说文本进行影视转码,而这次《彼岸花》则要面临在有限的荧屏上实现多种时空转化的“难题”。
《彼岸花》的原著小说,出版于2001年。16年过去后,今天的改编是否具有价值?创作的思路是否要与当前的流行改编相同?所谓的“原著粉”是否为这部电视剧“买单”?这些,都是《彼岸花》在开拍前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不过总制片人何侯擇似乎显得很有信心。“如今青春题材的改编比比皆是,但我们也能够看到如今的很多流行IP并不具备那么强的影视呈现价值。”在何侯擇看来,“安妮宝贝的作品,从故事本身到人物塑造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既有的青春文学大潮中具备可以往下探寻的深意。”
事实上,近些年的青春题材改编热现象,发映出较为显著的“去深度化”色彩。青春剧要想流行,“深刻”甚至成为了影视创作者的一大忌讳。一个潜在的错误逻辑是,青春剧要想亲近观众,就需要以扁平、通俗的样貌示人。在这样的“不合时宜”之下,康曦影业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彼岸花》这个项目进行改编。
如同电影《七月与安生》独特的影像表达,安妮宝贝(庆山)的作品总印迹着一份与众不同的气质。而康曦影业对其作品的倾注,也源于这份对“独特风格”的坚持。“安妮宝贝作品的粉丝规模在千万级体量以上,走过那么多年,粉丝黏性也很高。”作为总制片人的何侯擇有自己的判断:“我们探讨人们的生活迷思、恋爱方式,这是具有普遍性的现实议题,虽然看起来‘不足为道’,但其实是每个人都想去探寻的。”
对于这个走过16年的文学IP,主创团队采取的改编方式也有了极大的调整。“原来的小说面向的主要受众是70后、80后,但既然要在当前的时代中来讲述,我们就需要用90后、00后的方式重构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一份挑战,也是一种趣味。”
何侯擇的名字,曾与许多有“名头”的电影作品关联在一起:从《长江七号》到《可爱的你》,身为电影制作人的他,这次操刀创作电视剧《彼岸花》,自带不少天然优势。例如,他将电影创作的班底全面引入剧集制作之中。
“我们会通过一些电影化的特效、置景,营造出前世今生交错的独特氛围。”据悉,在《彼岸花》全剧近三亿的投资体量中,有2/3的投入都花在了置景与后期上。该剧预计7月初开机,近半年的拍摄周期内,会有一半时间在海外取景,法国、西班牙的行程也为这部剧的最终呈现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何侯擇透露,国外拍摄的部分,几乎都会是实景拍摄,“包括城堡、收藏室等在内,我们都坚持用实景,直接去展现那些无价的艺术珍藏品,势必比道具呈现更能令人感受到这部剧的诚意和质感。”
可是,如此“大动干戈”,究竟值得吗?
在何侯擇看来,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时尚剧,“它会带着古典气息,也会把艺术元素嵌入其中,作为一部商业剧,《彼岸花》要走的市场道路会与众不同一些。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一部电视剧的格调与品位,也应当得到充分的观照。”
剧中男主角的身份是一名策展人,主创团队会针对人物身份的特点将属于艺术的部分更细腻地勾勒出来。何侯擇表示,“我们会在剧中凸显对古典艺术和国粹艺术的审美。”
除此之外,剧组在北京还搭了一个30000平方米的录影棚。“我们想去还原原著里近乎唯美、梦幻的场景。”于是,男女主角的家、办公室、部分展览室都有机会按照小说中的描述重现于荧屏。
安妮宝贝(庆山)的作品大都暗含一些抽象难表的诗化情绪,相对于目前多数流行小说的直白表达,这对影视改编者来说似乎更难拿捏。《彼岸花》的电视剧改编,则打破了原著小说的叙述方式,将小说中乔曼笔下的南生视为乔曼的“前世”,并创新性地加入悬爱元素,对人设、故事、剧情进行重新编排。
“我们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这种常用于戏剧创作的“间离效果”,被导演王小康用在了《彼岸花》的再创作中。小说中现实情节与电影叙事两条交织的线索,为故事本身营造出了一重独特的感知空间。
而正是这种打破,被总制片人何侯擇看作“新现实主义”的尝试。“它凌驾与现实之上,但是又有现实主义的影子。”虽然改编要贴合原著,“但为了影像表达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对情节做出调整:有些得新加,有些则需重新演绎。”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打破和重构中,电视剧《彼岸花》建立了与原著之间独特的互动关系。
在此前同样担纲总制片人的电视剧《狐狸的夏天》中,何侯擇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它(《狐狸的夏天》)呈现的是一种轻松、欢喜的青春剧模样——年轻人的情感表达,很直接,也很强烈。”但在《彼岸花》中,“关于恋爱方式的探讨就变得更有‘腔调’,带着些文艺气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年轻人生活方式。”
青春剧是属于每一代年轻人的“现实主义”,《彼岸花》深知这类作品的“热门”和“陷阱”。也许这份创作在未来还会面临更多难题,但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感受却始终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