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妈堂育儿
2-12岁亲子教育专家 ,专注亲子教育、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热点!教你如何养孩子、如何经营婚姻。更有渝姐每天为宝贝带来一则晚安故事,养成睡前好习惯。
51好读  ›  专栏  ›  爸妈堂育儿

16岁不和母亲分床酿成惨案!有小孩的父母长点心吧!

爸妈堂育儿  · 公众号  ·  · 2019-07-27 12:04

正文



堂妈说:

今天讲到的这个案例,其导火索就是男孩一直未与母亲分床睡。

从这件小事当中,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的确存在很多问题。

希望看过的家长,能够引起重视,在孩子成长的各个关键点上,做对!做好!

文 | 白桦 

来源 | 父母课堂(ID:fumuketang)





01

不分床引发的悲剧


最近的一则新闻让人心痛之余也有所启示,事情是这样的:


某县发生了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16岁的初三男孩小杰残忍杀害了隔壁邻居一对年仅7岁的双胞胎女童。


这起让人痛心的事件后面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呢?


当民警找到在小河边徘徊的小杰时,他两眼呆滞,神情恍惚民警抓住他把他带回派出所他也没坑一声。


其实小杰是个极其内向又怕事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情呢?


小杰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任劳任怨做事干活,从来不敢反驳丈夫一句,小杰的父亲是个水泥工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不过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喝酒然后打人,之前是打母亲后来小杰长大了一些就经常打他。


小杰从小开始就有心理阴影,有点人格分裂,而且戾气比较重经常会抱怨但是做事却唯唯诺诺,从小没被同学少欺负,每次哭哭啼啼的回来还会被父亲打骂说他没出息。


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可以依靠可以去倾诉,从小到大小杰都一直跟母亲睡,他特别没有安全感,很多次让他回自己屋里睡他都半夜做噩梦醒来,父亲也打过他几次。


但是不见好转就不管他了,反正床宽着呢,孩子这么瘦小也不挨着他什么事。结果这件事经常被同村的人拿来取笑!


这天,放学回家的小杰在村口碰到了邻居的双胞胎,其中一个随口就骂他:变态,这么大还同母一屋,羞不羞,你酒鬼爸爸不打惨你吗?


瞬间愤怒到极致的小杰怒火中烧,捡起身边的一块尖锐石头把小姐妹拖入了旁边后山里,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02

分床睡的最佳年龄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床睡觉,大多是害怕失去父母的爱。


他们从出生开始一直备受父母呵护,身边总是有人陪伴,但现在让他们自己睡在一个房间里,孩子会觉得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甚至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可是,如果不让孩子和父母分床睡觉,就很容易像上面说的那个男孩子一样,发展为不健康的恋母情结,到底男孩子该什么时间和父母分床睡?


研究表明到了3-6岁这个最佳的年龄段给孩子分床睡是十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


但错过这个年龄段或者拖至十几岁,尤其是男孩子,在性格上就会受影响。


6、7岁的孩子已经具有朦胧的两性意识了,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得到正确的疏导!




03

帮助孩子顺利分床的小技巧



  • 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把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从小朋友的房间里清理出去,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如果孩子睡前还要看电视、打游戏的话,神经元会比较兴奋,从而导致入睡困难;同时电视和电脑屏幕发出的光会对孩子的眼睛有影响,不利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


  • 态度坚定,别让孩子的哭闹击败!


很多孩子在分床的时候出现哭闹的情况,家长有的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闹,分房的拉锯战也不得已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一次次的哭闹并没有分床成功,孩子会逐渐形成哭闹就可以不分床的心理,父母的下一次分床计划就会更加不容易进行。


因此,在分床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温柔地坚持,尽量尝试用积极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 睡前准备,带给孩子仪式感


洗个热水澡,换上睡衣,刷刷牙齿,然后再读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这一个个孩子亲自参与的步骤,能够帮助他们分散即将独自睡觉的恐惧。


时间长了,这一套睡前动作会像仪式一样印刻在孩子潜意识里,孩子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很自然的就知道马上要睡觉了。



  • 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床,会睡得更安心!


当孩子的目光还聚焦在要和爸爸妈妈分床睡的焦虑中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下转移孩子的目光,例如跟孩子去玩偶市场买一些他喜欢的卡通玩偶,去家具市场买孩子最喜欢的乖哦公主床。


依旧在童话里成长的孩子或许把她的房间看作童话里的城堡,自然而然对分床的排斥感就会减少,父母分床拉锯战的压力也会少很多。



  • 创立安全感,让恐惧消失!


孩子不敢独自睡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恐惧。他们总是会担心屋子里藏着一只妖怪。


为了平复孩子恐惧的心情,可以给他一个他最喜欢的毛绒玩具,起个名字叫“宝宝守护者”;盖上一条他最喜欢的小毯子,起个名叫“神圣飞毯”;哪怕就是个玩具汽车,只要他觉得放在身边有安全感,都可以拿给他。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另一种事物来取代父母,去带给孩子安全感。


  • 适当的奖励,会让孩子更愿意坚持!


如果孩子表现的好,一夜相安无事,第二天早晨起来可以让他选择一份他最喜欢吃的早餐或者挑一件他最喜欢的衣服穿。这会帮助他们把独自睡觉的好习惯与奖励联系起来。


—END—


来源:父母课堂(fumuketang),专注婴幼童成长和家庭教育,一个真正能陪伴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公众号


今日互动


你的孩子

几岁开始和你分床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