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巡洋舰
混沌巡洋舰, 给您洞穿未来的视力。我们以跨界为特色, 用理工科大牛的科学思维帮你梳理世界的脉络。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巡洋舰

跨学科系列讲座:体验、经验、实验 (陈嘉映) ——个人总结与反思

混沌巡洋舰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10-14 13:55

正文


当代的一个特点是信息的爆炸,就看看我们的微信里有多少积累的公众号文章就知道了。而在我的微信里,有两个公众号的文章是必看的,一个是魔宇,一个是全民故事计划。俩个专门讲真实发生的故事公众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第一手的体验和经过加工升华后的道理的区别。这俩个公众号提供的是有代入感的体验过程,不保证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但你若是胸中没有真实的故事,只有二手的知识,那你多半会活成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

 

再看另一个问题,在线教育,也就是说MOOC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这也是我这个十一和大学工作的朋友讨论的较多的一个话题。一一排除下来,不是同学关系,不是实践经验和技巧,即know how,我们最终讨论得出,线上的课程无法提供第一手的体验,即使有了直播,甚至是直播代码的编写,这种看别人做的体验,仍然无法和现场上机时手把手的咨询对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我谈论起我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bug,将o写成了0,想起当时帮我看出这个bug的老师,也谈到了我作为TA的时候,如何在学生的代码中第一次见到go to 语句,然后如何通过网络的查询,告诉学生不要用go to的经历。正是这些具体的细致入微的经历,是讲经验和知识区分开的东西。

 

不止是怎么做的知识,通时性的内容,也需要现场的体验。比如哈佛的公开课“公平”,你看过线上的版本,但若是没有用自己的话说出过其中的观点,那么你也不算理解了公平意味着什么。我一直不喜欢那些发明术语的人。查理芒格也有类似的观点,觉得要使用的概念最好从经典成熟的领域引用。再配合自身亲历的故事,说清楚一个词语是什么再来展开论述。另外还要记住,我们看到的理解的,永远只是冰山上面的一小点,就像我最喜欢用的封面图。


 

以上是背景介绍,接下来我说说我最近收到的tiny童鞋发给我的一篇小文。我对于足够欣赏的文,都会批评一番的。我拿到这篇文,虽然觉得有思想深度,但觉得缺少背景介绍,就补上了。这篇文讲的是现代性的困惑。但我觉得与其讨论什么现代性的困惑,首先要讲清楚现代性是什么?文章以体验、经验、实验还有知识,这些词语之间的区别究竟在那里开始?这个问题,不应该仅仅是哲学家在书斋里的思辨,还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到底哪里相关,需要写清楚是什么,再说怎么办。


以上是编者Peter的话,下面是tiny的文,我一字没改。

 

很不应该的是没能准时到达演讲大厅,迟到了15分钟。从侧门悄悄地躬身钻进去坐在第三排的一个空位上,打开笔记,希望没有错过太多。


从埃及人发明几何开始,这是我听这场讲座的开端。


当看到这个演讲题目时,自然而然地会思考几个问题:何为体验、经验、实验?这三者之间或两两之间有何联系?我们今天为何要讨论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进入到演讲的内容当中。


先从哪里进入关于体验、经验、实验话题的讨论?就从看待知识的方式开始。


如果你愿意承认知识是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便可以聊聊埃及,那个几何诞生的地方。埃及人最初发明几何(还不能称之为几何学)是为了丈量土地,而几何作为一项技术发明其目的在于使用。这样的技术发明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而随着文明的发展(是否可以说成发展?),到了希腊演变出了(或者用涌现更合适)几何学,它成为一套理论,按照逻辑从一条定理可以推出另一条定理——只要我们知道三角形的性质,便可以理解四边形进而推广到多边形;只要我们知道圆的性质,便可以进一步研究圆柱、圆锥和球。所以数学中才会强调转化思想的重要性。由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几何就变成了几何学。


埃及人的几何和希腊人的几何学,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和看待人类知识的方式。前者是通过实践,知识作为一种技术被创造,其目的是有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即实践智慧。而后者则是不需要通过实践,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的创造(或说发现),由这种方式得到的知识,称之为先天的知识,即所谓的真理(epistemic)。所以,从希腊人那里,便有了为真理而真理的纯粹追求。


而人类在希腊之后文明的进程,到1314世纪西方大学的建立,后者便成为主流。而东方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整个教育制度也基本沿袭了一直主流。以至于如今,人们已经习惯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看待知识(世界)的方式,即科学理性主义。而有意思的是希腊人看待知识的方式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都是非常特殊的方式,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它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事实上整个希腊时代都被称为奇迹(轴心时代)。但不管怎样,人类选择接受了这种奇迹。


回过头来,让我们平等的审视这两种看待知识的方式——关于实践的和关于先验的。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更加具体的思考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你是否会运用你的几何学知识?这里的区分就在于是否需要经验的介入,从这里我们引入经验的概念。什么是经验?这个词是日本人由experience 翻译过来的,既是翻译就得考虑准确对应的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中国人和西方人谈及经验和experience理解上其实并不能完全契合。但为了理解,我们只得把经验再进行拆分,用经历和体验这两个词去看,经历(going through)更强调的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客观互动,体验则强调的是个体内在的一种感受,叫作有所感知。基于个人的成长背景和先天感知度的不同,这体验便有了丰富与贫乏、深浅之分。所以笼统的说,经验便是经历和体验这内外的综合(当真实的谈及经验时并无分开之意,正如太极里的阴阳之说)。这样一来,我们便建立起经验和体验之间的联系。


那如何又能谈到实验呢?以及如何将实验同经验和体验联系起来。我们还得先从哲学的另外几个概念进入——经验主义和经验科学。提及经验主义,与之对应的便是理性主义。二者的分歧在于探讨知识的来源,经验主义认为知识全部来源于经验,理性主义认为知识并不都是来自于经验还有一部分是先天的,可由理性推导而来,如数学和逻辑学。而经验科学则是这二者的发展。简单说来经验科学=经验+理知,为了满足知识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理知的过程需要从经验出发,把体验拿掉。所以科学的发展便由经验过渡到观察(客观的,去掉个人体验的),但有些现象我们是观察不到的,如真空环境、微观世界等。如何解决这种困境?科学发展需要从观察进入到实验阶段。为了 验证那些被我们理性推演的知识,观察不到的就需要设计实验,所以实验总是跟理论相匹配,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自然的真理需要通过拷问自然而得到,实验,便是这种拷问自然的方式。


体验、经验、实验——总结起来——科学的发展从经验出发,发展成知识要压制个人的体验,验证知识、探寻自然的真理,观察不到的需要实验。然而,试图通过实验拷问自然获得真相是否出了问题?正如海德格尔说:“人是被抛入这世上,要遭受经验”。人本来是因“抛入”而被动的接受经验,以此来理解世界。而科学则让现代人是以——实验——这种主动的方式拷问自然。接下来要问的是:通过拷问获得的理解是否是自然的真相?毕竟所谓自然,只有在它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才称之为自然。最终,究竟什么是你知道的自然的真相,与你对待自然的方式有关。


当我们相对理清体验、经验、实验之间的关系后,“知识发展的性质”才会有一个很好的梳理,这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因为只有梳理清晰后,当我们面对现代性困惑时,才能沿着脉络,找到困惑的原因,再试图更好的解决问题。这便回答了我们为何要讨论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的发展”带来的现代性困惑是什么?基于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后来的人在获取、创造和运用新知识时必须先掌握旧知识,又因为人的有限性,我们必须要更有效率的获取知识。这种本能的对效率(经济的)的追求带来的解决办法便是系统的学习知识(而知识发展到今天也只能是系统的学习专业化知识)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这种解决办法对群体和社会而言可能是合适的,但对个体则意味着——对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回答了当下为什么合作如此重要)。同时对个体本身而言,单一性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的广度越来越窄,经验越来越少——缺乏广度的知识提供不了对复杂多元世界的理解,缺乏经验的知识提供不了作为一个完整人的成长需要。


这便是个体面临的现代性困惑。现代性困惑的一种体现是:经验少,感到的东西不够丰厚,这时人们就想要更多的体验,但没有那么多客观条件让你体验怎么办?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主动去旅行、去支教、去体验生活。与曾经被动的接受体验相比,这显然是一种新的历史想象。现代性困惑的另一种体现是:对“命运”的看法。与过去的人相比,今天的人更多的不再相信命运,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教育,我们相信命运是靠自己创造的,带有强烈的主动性(知识改变命运)。但过去的人因为有更多被动接受的经验,他们更愿意相信生活是一连串的遭受和遭遇,人是被抛入其中,这便是“命运”。


当我们理清体验、经验、实验三者的关系,梳理了知识发展的性质,意识到现代性困惑时,总要去问出路何在?这似乎是一个没办法回答的问题(至少现在看来)。不其实管往哪个方向发展,个人能做的很少,可世界就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出路何在,很难有断言。但我们还是要讨论历史,目的不是给我们更好的预测未来,只是让我们在还没终结之前,怎么做的更好一点。


最后是陈嘉映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的表述——从个人理解角度的复述——仅供参考


1)当主动的去体验后成为一种现象时,它与被动的接受体验显然也存在着类似拷问自然能否获得自然的真相这样的困惑。当下 “去体验” 有时候是不得已的,它也许跟被动的接受体验不一样,但似乎是比较合适的解决现代性困惑的方法,(知识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少,无法理解真实的世界,有强烈的无意义感),当然除非你真的敢把自己放到一个能够遭遇的环境中。


2)在社会和人性的理论中,没有可以确证的知识。因为社会和人性里承载着传统,传统本来就包含矛盾。生活在传统社会里,你就不能用 “真理” 来判断好坏。


3) “了解真实的世界” 不是通过哲学,而是通过哪些可以创造知识的学科,哲学是用道理去理解知识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我可以说,哲学是对理后之理的探求。


另附:关于知识沿空间和时间的互补性,参考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及相关经济学-1997

 

原创不易,随喜赞赏


扩展阅读

合作何以可能?-进化论的视角

读《经济的限度》看汪丁丁眼中的中国社会面临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