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202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判令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鲁恒升)停止销售使用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金象)的涉案技术秘密所生产的三聚氰胺产品,销毁涉案设备,并赔偿2.18亿元。山东华鲁恒升对生效判决确定的销毁设备等行为义务一直未主动履行,并存在继续侵权行为。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挥下,四川、广东、山东多家法院共同参战,促使山东华鲁恒升与四川金象于2024年1月28日达成和解协议,持续10年之久的三聚氰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纠纷彻底化解。
和解协议约定的4.4亿元,加上2022年终审判决的2.18亿元,共计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维权纪录,“三聚氰胺案”因此被称为中国知识产权第一大案。目前,4.4亿元已全部汇入四川金象指定账户,本案执行完毕。
【推荐理由】
本案是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交叉执行第一案”。
人民法院通过提级执行、交叉执行、协同执行,形成合力、统筹推进,用支付专利许可费替代设备拆除的方式,既成功兑现胜诉权益,又让地方龙头企业实现对已投入生产线的合法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交叉执行工作机制解决行为类执行案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新闻事件】
2024年12月4日,2024年四川省“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以视频方式揭晓了四川首届优秀法治品牌。2024年10月,“四川省首届优秀法治品牌创意传播”活动启动,前期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主办单位筛选出32个法治IP和25个法治阵地进入全网展播。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品牌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品牌创意指数、专家评审意见等方面,最终,首届“四川十大经典法治IP”“四川十大重点培育法治IP”“四川十大特色法治阵地”“四川十大重点培育法治阵地”出炉。
【推荐理由】
开展“四川省首届优秀法治品牌创意传播”活动,系统集成和集中展示全省优秀法治品牌,是四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法治精神养分,实现以文化人、以法铸魂的具体抓手。该活动以讲述新时代四川法治品牌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展示了我省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法治建设有机融合的丰硕成果。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法治品牌作为全省法治IP打造和法治阵地建设的示范标杆,将更好发挥引擎作用,引领带动全省各地法治品牌建设,在更高水平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四川首个“职业性中暑”工伤认定司法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
【新闻事件】
2024年4月2日,邹某某与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再审案开庭审理。该案由省高院院长王树江担任审判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王麟出庭支持抗诉。
2018年7月19日19时,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人罗某某工作结束收拾工具时突然晕倒,后送医院治疗,7月25日经医治无效死亡。罗某某的《出院病情证明书》记载:“1.热射病;2.左侧额颞顶枕叶-基底节区大片梗塞……”某市人社局按照相关规定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罗某某妻子邹某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再审中,检察院会同法院当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某市人社局表示接受法检两院建议,实质启动工伤认定程序;邹某某当庭表示认可并撤回再审请求。省高院裁定终结再审程序。案件办结后,省高院、省检察院联合向相关行政主管机关制发社会治理司法、检察建议书,督促其进一步加强全省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及工伤保险保障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推荐理由】
2013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将中暑列入职业病范畴,该案是我省首个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例。法检两长出庭履职,并共同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体现了共同的司法理念和司法价值观,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的认知,激活“职业性中暑应当认定为工伤”这一法律适用规则,并推动完善职业病认定和防治体系,充分发挥“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作用。该案入选最高检印发的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四川首个“职业性中暑”工伤认定司法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
【新闻事件】
1月9日上午,四川省公安厅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四川公安工作情况。2024年,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损失分别同比下降13.62%、14.29%,返还被骗群众资金3.1亿元,“断流”战果、押回境外涉诈人数居全国第一。
【推荐理由】
近年来,随着国内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力度的不断加大,犯罪分子开始加速向境外转移,铤而走险出境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活动,境内滋生大量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洗钱、引流等黑灰色产业。
四川公安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组织开展一系列打击行动,统筹推进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四川法院开通“执行110”热线,24小时受理执行线索
【新闻事件】
2024年5月31日,省高院宣布,决定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从即日起在全省法院全面开展“执行110”工作。人民群众反映执行案件人员和财产线索,可拨打全省统一“执行110”热线电话或各地区“执行110”热线电话。“执行110”热线电话只适用于发现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紧急情况,一般性了解案件进展、咨询答疑、反映情况、信访投诉等可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或承办法院电话号码。全省法院“执行110”全年接听来电30246次,出警11340次,拘传被执行人7246名,发现和控制财产1970宗,促成自动履行2932件,达成执行和解3514件,执行完毕1962件。
【推荐理由】
“执行110”是人民法院全天24小时受理执行线索,并迅速传唤被执行人及查控被执行人财产的执行工作机制,是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和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努力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执行110”工作由执行牵头、法警主办、全域联动、多警协同,实现了全天24小时受理执行线索、传唤控制被执行人及查控被执行人财产。
【新闻事件】
2024年7月16日,省检察院举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开放日活动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并发布11件典型案(事)例。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以“万名检察官护万企”为抓手,扎实推进省委政法委“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省检察院分别成立了王麟检察长任组长、各条线分管院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细化工作举措,围绕依法惩治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各类犯罪,加强对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审判活动和执行案件的监督等15个方面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依法有效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荐理由】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围绕企业所需所盼,立足企业发展状况和检察工作实际,建立辖区内规上企业联系人制度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与同级国资委、工商联分别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共同提升企业刑事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形成“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检察机关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企业持续发展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新闻事件】
2024年3月29日,省检察院牵头与省高院、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残联会签《关于建立弱势群体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意见》,从省级层面推动相关机关、社会团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有效衔接,持续提升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整体合力。全省检察机关全年提出民事支持起诉意见3012件。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围绕加强重点群体权益保护、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突出整治重点行业市场乱象等五个方面13项重点开展法律监督,全年办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432件,倾情守护“一老一小”,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的检察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