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系列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bkgib9IoiaJWncCNtA15AldEMNpVP7QjgLN8fCp2x90AQBqVamf9dBIic01qwsJ9ib8tMgab2qJvWLVvzYM86InPZA/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k4hZ0tV6r5gFXWEGEoO4HxgDpYGeTakElsFhqrKuybrnPTquvic73seK0mPLjwbBSet6viaeNeoF6QSd5wuhhew/640?wx_fmt=jpeg)
怎样才能继承3000W #F2150
你这辈子,估计没什么希望继承三千万了。
但你的孩子可能。
一)套路
中产阶级和富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富人开创套路,中产只会模仿”。
中产阶级的模仿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在中国,任何一个“证书”,只要能有一点点的含金量,挂靠能赚一点点钱。中产家庭的“苦读”学子,就一定能把它考烂掉。
但是,中产还是很穷。而且越来越穷。
中产和有钱人的距离,是越拉越开的。直到远得令人绝望。
论勤奋,论苦读,中产一点都不逊色。可能比有钱人家的孩子,培训班放学更加晚。
中产“事倍功半”,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他们的“套路”是过时的,是模仿落后的。
例如说,目前中产阶级最主流的“虎娃鸡妈”,她们奉行的套路大致是:
只生一个。信质量不信数量。
拼命读书,高学历路线。
以出国为荣。
储蓄,投资股票,厌恶负债风险
类似于弹钢琴,高学历,海外留学等标签,这都是以前的“上等人”做的。
中产并没有“通透预测”的能力,他们只能模仿。奋斗逼比你更鸡血。
却丝毫不知道,环境已经变了。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你再按这套打法去“读高学历”。举家之力堆一个研究生,结果只能是底层小职员。拿菲薄的薪水,连学费成本都赚不回。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如果单纯地讲“利益”,为什么你不换一个角度思考。其实你有容易得多的方法,很容易继承到3000W。一步跨越好几个阶层。
普通人想要跨阶的方式,可能真不是读书。
二)双职工的套路
中国大致从1949年之后,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二个体系。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见之变局”。1949年之后,仅就“人与家庭”领域,就至少发生了以下变革:
1)废除了多偶制。实行一夫一妻制
2)女性开始进入工商业职位,“妇女能顶半边天”。
3)实行计划生育
4)素质教育开始兴起
对于“双职工”制度的意义,我们需要展开几句。
一个国家的“国力”,取决于四样东西:
长期以来,教科书对于“GDP”的描写,有一点错误。例如把GDP定义为“工商业总和”。
你生产一把椅子,这是GDP。
然而这是不对的!
GDP真正的含义,应该是:人力的生产+物资的生产+国土的生产+科技的生产。
你没有生产一把椅子,你生产了一个娃娃。
为了这个娃娃,你卖掉了你的大衣。
这同样是一种“产出”。
而且是最宝贵的产出。
按照京沪的标准,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收入很容易达到25万。
按22~62岁,四十年的岁月中,他的薪酬总收入超过1000W。
哪怕扣掉一半,自身的“生存成本”。那至少也剩500W。
也就是说,一个妈妈,如果她有四个22岁的孩子。大学毕业,马上踏入社会。
那么这个家庭,其实就拥有2000W的净资产。
有一些女孩子盘算:“嫁给拆迁户,还是嫁大学生”。
其实大学生的年薪,可以折算成“人力资源”。乘以30倍,是一个比较好的算法。
言归正传,我们的意思是:“人力资源”也是宝贵的资产。
待在家里闷头生孩子,养孩子,陪儿子写作业,也是宝贵的劳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k4hZ0tV6r5gFXWEGEoO4HxgDpYGeTakXbBIibx6FJs6Eek10JdoziayUNTqRsu1mgR9nQxUjVIjxgDBuBH0ibr3A/640?wx_fmt=jpeg)
但是“双职工”呢,属于一种“
寅吃卯粮”的行为。
女性出来工作,导致:
1)生孩子数量的减少
2)陪伴孩子时间的减少
3)保姆和钟点工的费用增加
从整体角度而言,“双职工”未必是生产力的进步,也有可能是倒退。
“丁克家庭”所谓的富裕,是以丧失未来为基础的。
生活潇洒自由,是以丧失未来为代价的。
物质产出增加,是以人口产出减少为代价的。
丁克家庭存款400W,未必有“多一个成年孩子”划算。
生产物资,未必是比生产人口,更好的主意。
那么,什么时候一个国家会选择,并大肆鼓吹“双职工”制度呢。
落后国家想要奋力追赶的时刻
有过几个年代,我们是那样地恐惧。帝国主义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
为此,我们不惜砍光了森林,炼制钢铁。
不惜破四旧,拆光了寺庙。
中华民族曾经不惜一切代价,要先把“工业化”搞上去。
“人口”,就是那个代价。计划生育之后,经济开始腾飞。
可是事移时易,随着“国家形势”的不同,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工业国,第二强大国家。
这就让我们重新反思“社会战略”。在双职工和生孩子之间,重新再取得平衡。
见《中国真的有那么强大么》
第二个问题是,“工业革命”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新鲜到我们全部都没有“经验旧例”可循。
中华五千年文明,封建社会长达2000年之久。历史的重复,使得各种情况,都有前人覆辙可以参考。
但是“工业革命”太新了。新到中产阶级完全意识反应不过来。
“工业革命”第二个问题是,小女孩很容易撞见“剩女陷阱”。
堆积大量的资源,高成本“精养”女儿。
高学历,海外留学背景
白骨精,职场体面高大上
35岁也没有男朋友。
只懂婆婆妈妈,爱护小动物,傻白甜
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儿,其实是“废物”。
“工业革命”太新了,新到了中国人没有经验。坑无数。
他们不知道,大把资源堆积出来的,反而把“小皇帝”养坏了。
过度的富养,会有“富贵病”。
女儿精致得象象牙塔里金丝雀,不适合残酷现实生活。
“双职工”+“圣女病”
这二件事掺在一起,便是奇鯪香木+醉仙灵芙,产生了致命的毒性。
三)8421套路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k4hZ0tV6r5gFXWEGEoO4HxgDpYGeTaka2ehqRicD1lIic02LkjQlhAxpZ3pnSINgoCGyzpI1pPTLE55Upz6Jqdg/640?wx_fmt=jpeg)
8只老狐狸
4只大狐狸
2只小狐狸
1个傻白甜
有一些“乡村凤凰男”,想要出头,想要读书。
想要进体制内,科长处长局长,一级级爬上去。想要有钱有势有权。
他们是注定失败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面对的是“8只老狐狸”。
科室里的老狐狸,嘴上不说,心里可是铁索横江。
你年轻人这点花花心思,还不早就被人看穿。
“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最是口蜜腹剑,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二面三刀,你再学一百年,你也斗不过这些老狐狸的。
更何况人家盘踞已久,天时地利人和,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新来的“外来户”想要出头,绝无可能。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抱怨“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种事是必然的,也是无可阻挡的。
“老狐狸”可能是办公室战斗力最强的物种。护城河早已经挖好,深沟壁垒。
你想要通过“读书--工作”这条路,中产职员向上爬,真千军万马独木桥。
但是另一方面呢,这个世界又是如此地讽刺。
8421傻白甜,三十丈高的城墙,却开了一道后门。
因为老狐狸无论如何强横,无论如何牛逼。他们终究是要老,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