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线下
童话般的美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智联招聘HR公会  ·  携手共赢,智联招聘与HR伙伴共赴未来 ·  7 小时前  
HR圈内招聘网  ·  蛇年开工大吉!上4休1 ·  昨天  
HRTechChina  ·  开工大吉,2025万事兴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线下

怎样才能继承3000W #F2150

水库线下  · 公众号  ·  · 2020-01-22 09:10

正文

旧文重发系列

怎样才能继承3000W #F2150

 

 

你这辈子,估计没什么希望继承三千万了。

但你的孩子可能。

 

 

一)套路

 

中产阶级和富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富人开创套路,中产只会模仿”。

 

 

中产阶级的模仿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在中国,任何一个“证书”,只要能有一点点的含金量,挂靠能赚一点点钱。中产家庭的“苦读”学子,就一定能把它考烂掉。

  • 远的,例如ACCA,CFA,投顾证书,保荐人证书。

  • 近的,例如“考证业的王冠”,一注建筑师。

 

 

但是,中产还是很穷。而且越来越穷。

中产和有钱人的距离,是越拉越开的。直到远得令人绝望。

 

论勤奋,论苦读,中产一点都不逊色。可能比有钱人家的孩子,培训班放学更加晚。

中产“事倍功半”,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他们的“套路”是过时的,是模仿落后的。

 

 

例如说,目前中产阶级最主流的“虎娃鸡妈”,她们奉行的套路大致是:

  • 只生一个。信质量不信数量。

  • 拼命读书,高学历路线。

  • 以出国为荣。

  • 储蓄,投资股票,厌恶负债风险

 

类似于弹钢琴,高学历,海外留学等标签,这都是以前的“上等人”做的。

中产并没有“通透预测”的能力,他们只能模仿。奋斗逼比你更鸡血。

却丝毫不知道,环境已经变了。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你再按这套打法去“读高学历”。举家之力堆一个研究生,结果只能是底层小职员。拿菲薄的薪水,连学费成本都赚不回。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如果单纯地讲“利益”,为什么你不换一个角度思考。其实你有容易得多的方法,很容易继承到3000W。一步跨越好几个阶层。

 

普通人想要跨阶的方式,可能真不是读书。

 

 

 

二)双职工的套路

 

中国大致从1949年之后,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二个体系。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见之变局”。1949年之后,仅就“人与家庭”领域,就至少发生了以下变革:

1)废除了多偶制。实行一夫一妻制

2)女性开始进入工商业职位,“妇女能顶半边天”。

3)实行计划生育

4)素质教育开始兴起

 

 

对于“双职工”制度的意义,我们需要展开几句。

一个国家的“国力”,取决于四样东西:

  • 人口

  • 机器

  • 国土

  • 组织方式

 

长期以来,教科书对于“GDP”的描写,有一点错误。例如把GDP定义为“工商业总和”。

你生产一把椅子,这是GDP。

 

然而这是不对的!

GDP真正的含义,应该是:人力的生产+物资的生产+国土的生产+科技的生产。

 

你没有生产一把椅子,你生产了一个娃娃。

为了这个娃娃,你卖掉了你的大衣。

这同样是一种“产出”。

而且是最宝贵的产出。

 

 

按照京沪的标准,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收入很容易达到25万。

按22~62岁,四十年的岁月中,他的薪酬总收入超过1000W。

哪怕扣掉一半,自身的“生存成本”。那至少也剩500W。

 

也就是说,一个妈妈,如果她有四个22岁的孩子。大学毕业,马上踏入社会。

那么这个家庭,其实就拥有2000W的净资产。

 

有一些女孩子盘算:“嫁给拆迁户,还是嫁大学生”。

其实大学生的年薪,可以折算成“人力资源”。乘以30倍,是一个比较好的算法。

 

 

言归正传,我们的意思是:“人力资源”也是宝贵的资产。

待在家里闷头生孩子,养孩子,陪儿子写作业,也是宝贵的劳动。

但是“双职工”呢,属于一种“ 寅吃卯粮”的行为。

女性出来工作,导致:

1)生孩子数量的减少

2)陪伴孩子时间的减少

3)保姆和钟点工的费用增加

 

从整体角度而言,“双职工”未必是生产力的进步,也有可能是倒退。

  • “丁克家庭”所谓的富裕,是以丧失未来为基础的。

  • 生活潇洒自由,是以丧失未来为代价的。

  • 物质产出增加,是以人口产出减少为代价的。

 

丁克家庭存款400W,未必有“多一个成年孩子”划算。

生产物资,未必是比生产人口,更好的主意。

 

 

那么,什么时候一个国家会选择,并大肆鼓吹“双职工”制度呢。

落后国家想要奋力追赶的时刻

 

有过几个年代,我们是那样地恐惧。帝国主义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

为此,我们不惜砍光了森林,炼制钢铁。

不惜破四旧,拆光了寺庙。

中华民族曾经不惜一切代价,要先把“工业化”搞上去。

“人口”,就是那个代价。计划生育之后,经济开始腾飞。

 

 

可是事移时易,随着“国家形势”的不同,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工业国,第二强大国家。

这就让我们重新反思“社会战略”。在双职工和生孩子之间,重新再取得平衡。

 

见《中国真的有那么强大么

 

 

第二个问题是,“工业革命”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新鲜到我们全部都没有“经验旧例”可循。

中华五千年文明,封建社会长达2000年之久。历史的重复,使得各种情况,都有前人覆辙可以参考。

 

但是“工业革命”太新了。新到中产阶级完全意识反应不过来。

“工业革命”第二个问题是,小女孩很容易撞见“剩女陷阱”。

  • 堆积大量的资源,高成本“精养”女儿。

  • 高学历,海外留学背景

  • 白骨精,职场体面高大上

  • 35岁也没有男朋友。

  • 只懂婆婆妈妈,爱护小动物,傻白甜

 

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儿,其实是“废物”。

 

“工业革命”太新了,新到了中国人没有经验。坑无数。

他们不知道,大把资源堆积出来的,反而把“小皇帝”养坏了。

过度的富养,会有“富贵病”。

女儿精致得象象牙塔里金丝雀,不适合残酷现实生活。

 

“双职工”+“圣女病”

这二件事掺在一起,便是奇鯪香木+醉仙灵芙,产生了致命的毒性。

 

 

 

三)8421套路

 

8只老狐狸

4只大狐狸

2只小狐狸

1个傻白甜

 

 

有一些“乡村凤凰男”,想要出头,想要读书。

想要进体制内,科长处长局长,一级级爬上去。想要有钱有势有权。

他们是注定失败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面对的是“8只老狐狸”。

科室里的老狐狸,嘴上不说,心里可是铁索横江。

你年轻人这点花花心思,还不早就被人看穿。

 

“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最是口蜜腹剑,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二面三刀,你再学一百年,你也斗不过这些老狐狸的。

更何况人家盘踞已久,天时地利人和,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新来的“外来户”想要出头,绝无可能。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抱怨“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种事是必然的,也是无可阻挡的。

“老狐狸”可能是办公室战斗力最强的物种。护城河早已经挖好,深沟壁垒。

你想要通过“读书--工作”这条路,中产职员向上爬,真千军万马独木桥。

 

 

但是另一方面呢,这个世界又是如此地讽刺。

8421傻白甜,三十丈高的城墙,却开了一道后门

 

因为老狐狸无论如何强横,无论如何牛逼。他们终究是要老,要死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