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1850
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清朝除了版图外,有哪些成就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超过前朝的?
答:
不吹不黑的说,虽然哪怕看清代鸦片战争前的一百多年历史,历史倒退有不少,预埋落后挨打命运的痛心事都有极多,
但
除了版图贡献外,清朝也确有一些成就,是无可争议的历史贡献。
不单比起前面的明朝是完美超越,更造福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典型的,就是下面几套书籍。
一、《全唐诗》(清朝康熙年间编纂)
这套清朝年间出炉的诗集,今天还是多少家长们给小朋友进行国学启蒙时的好读物。但好些朋友也会疑惑:不就是一本收几首唐诗的小册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几首唐诗?拜托,那可是唐代的诗,别看今天吟来脍炙人口,但到底是一千多年前的瑰宝。
一千多年,多少灿烂一时的文明,分分钟一场兵乱灾难就变废墟。何况是一首诗?
想要历经唐宋元明清千年的动荡考验流传下来,却又何其难?
即使在文化高度繁荣的明末时,风情隽永的唐诗,就已散失到千疮百孔的地步:“诗仙”的李白的诗篇十分之九散失。“诗圣”杜甫四十岁之前的诗作多数不见。王勃诗作一度全湮没。
今天我们读到的王勃的残存作品,大多数都是后人从日本抄录而来。
还有更多的曾在唐代名满天下的诗人,作品几乎全数散失,后人只能从史料的只语片言间,想象着他们的风雅文采。这样文明的损失中,至为痛心的一幕。
幸好,在这个“文字狱”甚嚣尘上,写错诗文就可能灭顶之灾的清王朝,热
爱诗歌的康熙皇帝到底长了这份心,
委任江宁织造曹寅担当重任,率领十名翰林院官员在扬州加班加点,承继了明代胡震亨钱谦益等人的编纂著作,
成功整合出这部唐诗集大成的宝典《全唐诗》
——九百卷的篇幅,收录两千二百多位唐朝诗人的四万八千首诗篇,每一首都是不朽经典。好似一只坚固的宝箱,牢牢护住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从此,谁也抢不走!
以守护传承的文明之名,身为华夏后人,应向康熙皇帝表达下敬意。
二、《乾隆内府舆图》(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
明朝一项领先世界的学科,正是绘图学。嘉靖年间的状元罗洪先首创“地图符号图例”绘图法,与墨卡托并称为东西方绘图大师。
清朝建立后,这一桩辉煌成就,却是青出于蓝。
早在康熙年间起,随着西方的测绘知识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先进绘图思路双剑合璧。一统天下的大清王朝,也急需要一张浓缩天朝气象的中华地图。于是技术进步加国家力量强力支持,1708年起,大清朝开始了一场空前的全国测绘,历经十年考察绘制,
终于以1:1400000的精确比例,绘出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精确度远远超过前代。
而三十二年后,即乾隆皇帝在位时的1760年,随着清王朝与准噶尔战争的尘埃落定。中国新疆地区的全境风貌,也经过多年细致测绘后,于这年补入《皇舆全览图》。至此,这张记录着中华疆土全境,
堪称中国古代史测绘最为精确的伟大地图正式完成,并正式更名为《乾隆内府舆图》。
这张地图的价值,也更不止见证了清王朝曾经的强大,其先进的测绘经验,更为后世代代传承。而随着1925年这张宝贵地图的重见天日,
它更成了近代中国进行领土谈判的重要外交证据,
多次为维护国家领土起到重要作用。
三、《医宗金鉴》(清朝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一辈子编书不少,为此招骂也极多。
比如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一边编书一边毁书,
大量珍贵典籍为此被销毁,惹得近代以来,无数有识之士痛心疾首。连现代清朝题材戏说剧里,都有为此嘲讽乾隆的台词:“你比那秦始皇厉害多了”。
但是,比起这毁誉参半的《四库全书》来,另一本乾隆皇帝登基初期编纂的奇书,别看规模阵仗知名度远不如《四库全书》,
却是乾隆皇帝无可争议的历史贡献,甚至是惠泽苍生的大功业——《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是乾隆四年太医吴谦受命编纂的一部重要医学宝典。与《四库全书》一样,这部书也是以在民间广泛征集图书为方式,且召集了七十多位清代顶级名医参与编纂。但与《四库全书》不同的是,这部书的目的非常单纯,
就是为了编纂一部门类最为齐全,且实用性高效,方便医学初学者入门学习的医疗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