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每个中年老母亲都不容易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英国爆发病毒,政府警告牛羊肉要小心 ·  昨天  
英国那些事儿  ·  阿汤哥曝新恋情,约会36岁美女演员。网友扒完 ... ·  4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人民日报力荐! 治愈当代人的一剂猛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杂志社

北京中轴线⑧ ▎清末重建正阳门楼工程之地仗彩画档案解读

建筑杂志社  · 公众号  ·  · 2024-07-27 17:52

正文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编者按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北京中轴线上,不仅能直观地读历史,还能清楚地看变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特推出“北京中轴线保护与传承”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古今对比的解读、形神兼具的阐释,品读北京中轴线建筑万象,记录在历史文化遗产滋养下的城市生活风貌,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正阳门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原名“丽正门”,正统年间改名“正阳门”,由正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组成。正阳门历史上发生过四次较大的火灾,分别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并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及顺天府府尹陈璧主持重建工程。工程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报竣。近些年,正阳门的彩画复原工作备受人们关注。由于清末城楼重建后,彩画又进行过多次修缮,已非原有的清代样式,解读清代工程档案对复原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档案解读


据首都图书馆藏《正阳门楼工程奏稿》载:“正阳门大楼一座计七间……外檐上架并廊内枋梁大木使灰五道、满麻一道,糙油,刷靛花胶,彩画青绿五墨小点金、一统枋心。角梁彩画青绿烟琢墨肚鳞。斗科使灰二道,糙油,刷靛花胶,彩画烟琢墨青绿翘粉。垫拱板、盖斗板光柿红油一道、光朱红油一道。宝瓶使灰二道,糙油,彩画金黄色吉祥宝花……椽子使灰二道,糙油,衬二绿胶一道、大绿胶一道。外檐飞檐椽头绿地彩画烟万字。老檐椽头彩画青绿烟龙眼宝珠罩熟桐油。……重檐箭楼一座正座计七间……外檐下架库门三座……上架枋梁大木使灰五道、满麻一道,糙油,刷靛花胶,彩画青绿雅五墨翘粉、一统芳心。角梁彩画青绿烟琢墨肚鳞。斗科使灰二道,糙油,刷靛花胶,彩画烟琢墨青绿翘粉。垫拱板、盖斗板使灰二道,糙油,垫光柿红油一道、光朱红油一道。宝瓶使灰二道,糙油,彩画金黄色吉祥宝花……椽子使灰一道,糙油,衬二绿胶一道、大绿胶一道。飞椽头绿地彩画烟万字。老檐椽头彩画青绿烟龙眼宝珠罩熟桐油”。


据档案可知,正阳门大楼和箭楼的地仗及斗栱等杂件彩画的做法相同,仅枋梁大木彩画的做法有所区别。大楼彩画为青绿五墨小点金,属于清代低等级彩画。箭楼的彩画级别更低,为青绿雅五墨。


首先,彩画施画的范围。


施画范围为外檐上架并廊内枋梁大木。清代常会出现外檐与廊内、室内不一样的情况。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其一,不同时期多次绘制,一般外檐重绘的彩画等级高于廊内和内檐;其二,同一时期绘制即有区别,此种情况在官式建筑修缮档案中较常见。实物上看,晚清郊区小庙尤甚,常见配置如外檐画和玺彩画、廊内旋子彩画、内檐苏式彩画。


其次,地仗做法。


地仗为彩画的打底层,由砖灰、桐油、面粉、血料等材料构成,主要功能为遮盖木构缺陷,并为下一步施画彩画的画面起到基底层找平的作用。明代皇家建筑多用楠木,其质地坚实,不容易产生开裂、扭曲等病害,因此该时期的地仗无需做厚,即可将基底找平。而清代多用东北松木,开裂、树疖等材质性问题较多,只能在地仗中加入麻、布等材料进行拉接加固。正阳门大木的地仗做法为“使灰五道、满麻一道”,即现在最常见的一蔴五灰地仗。首先在木构上做捉缝灰及通灰,后在通灰上使麻,麻上做压麻灰、中灰、细灰。除此之外,在地仗上还需要“糙油”。关于糙油,目前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钻生(桐油)”,有的认为是“合操”,也有的认为是“垫光油”。对该档案油饰部分的文字描述“油饰外檐下架柱木、槛框、走马板、山花、博缝板、挂檐板俱使灰六道,满麻二道,糙油,垫光柿红油一道,光朱红油一道”分析可知,糙油并非合操及垫光油,为“钻生”的可能性较大。


再次,刷靛花胶。


在糙油和画彩画之间出现一道工序——刷靛花胶。靛花即广靛花、花青颜料,用胶调制花青刷于地仗上,今称“合操”。现用廉价的群青颜料调制,甚至也有匠人将涮画笔的各色废水作为合操的材料。业内主流说法认为其作用是“将谱子拍在蓝色地仗上,纹饰显得更清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合操与否对彩画下一道工序影响并不明显。因此,除故宫外的很多施工项目省去此工序,认为必要性不足。另外,合操本身也有时代特点,早期多用黑色材料,晚清用青色。


最后,枋梁大木彩画。


《圆明园、万寿山、内廷三处汇同则例》画作现行则例中记载的彩画细目有几十种,大体分为四类,即琢墨彩画、五墨彩画(档案中常见五墨、伍墨两种写法,亦有雅乌墨等疑似传抄错误的写法)、碾玉彩画和苏式彩画。其中,常见的五墨彩画主要有合细五墨、大点金五墨、小点金五墨和雅五墨四种。档案所载大楼和箭楼分别为贴金量较少的青绿五墨小点金彩画,以及不贴金的青绿雅五墨彩画。清代大点金、小点金彩画的区别主要在金箔的使用量上,两者相差悬殊,如“彩画大点金伍墨空方心每丈用红金八张、黄金八张……彩画小点金伍墨空方心每丈用红金四张、黄金四张”。雅五墨彩画在清代旋子彩画中等级最低,画面完全不贴任何金箔。结合清代北京市中轴线的城门彩画老照片及档案分析,永定门、正阳门牌楼、大清门、长安左右门皆绘制雅五墨彩画,因此可初步判断档案所载正阳门大楼的“彩画青绿五墨小点金”为墨线小点金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档案中出现“一统枋心、一统芳心”,方心是旋子彩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旋子彩画的画面分为三停,即三份,左右为找头,中间部位称方心。清代各种则例及档案中皆使用“方心”一词,因此《正阳门楼工程奏稿》中的“枋、芳”两字疑为抄写错误。明清彩画方心的绘画题材有多种,级别较高的绘制龙、凤以突出皇权。城楼等大量建筑的彩画绘制黑色“一字”方心,即“一统方心”或“一统太平方心”,其特点是方心中间绘制黑色的横杠。一字方心由明代退晕工艺经过数百年的简化演变而来,绘制在如崇文门、西直门、永定门、大清门、长安左右门、神武门、东西华门、北上门、地安门、钟楼、鼓楼等众多建筑上,是城门及中轴线上最为常见的方心题材。


综合判断,正阳门大楼彩画为一字方心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箭楼为一字方心雅五墨旋子彩画。


一字方心雅五墨旋子彩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