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律师打造品牌的重要平台,深入了解运营机制、洞悉其算法推荐逻辑至关重要。微信的流量入口与推荐机制会直接左右公众号文章的曝光度和流量获取情况,对于律师而言,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服务,吸引潜在客户。
尽管推荐逻辑的引入对存量账号或许存在某些影响,但既然在该平台开展业务,就需遵循其规则。故而,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算法,利用算法,以便更有效地借助它来获取更多流量。
“在看” 功能:
“在看” 属于 “社交互动流量” 的入口。从 “好看” 演变为 “在看”,降低了对内容评判的强调程度,意在增强用户互动,提升社交推荐流量。
“点赞” 操作:
文章末尾点击 “点赞” 同样会触发一个流量入口,进而推荐其他相关的公众号文章。
“热点” 栏目:
“热点” 栏目完全由机器进行推荐,其中资讯类内容占据较高比例。“微信——发现——看一看”入口下的“热点”栏目完全由机器推荐,资讯类内容占比较高。
微信搜索框:
此处能够看到 “搜索发现” 的入口,推荐搜索的词条大多与热点相关。
发现页:
该页面也设有 “搜索发现” 的入口。
微信聊天或文章圈选搜索:
这也是 “搜一搜” 的流量入口之一。
社交互动与自然推荐流量:
视频号兼具社交互动流量(如 “在看”)和自然推荐流量,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流量扶持。
支持挂载公众号文章:
利用这一功能能够拓展公众号文章的流量。
构建内容合集:
为推文添加 “话题标签” 相当于创建了一个内容合集,阅读带有该话题文章的粉丝能够浏览到该话题的其他相关内容,实现连续阅读。
展示多公众号内容:
点击进入话题页,下方能够呈现其他公众号的内容,从而增加了此处的流量入口。
从关键流量入口推荐的内容来看,热点资讯类内容所占比重较大,蹭热点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推荐。
然而,在蹭热点时需要妥善把握频率,审慎思考为了抓住这波流量而牺牲公众号长期建立的风格是否值得。
对于律师来说,
可适当结合热点事件,从法律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
热点流量虽然能够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往往转瞬即逝。用户主动搜索所带来的流量更为精准,因此需要深入挖掘长尾内容,例如盘点式内容、知识科普型内容等时效性不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为用户提供价值的内容。
律师可以撰写一些常见法律问题的科普文章、案例分析等,满足用户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在短视频中挂载文章链接是基本操作,视频号与公众号绑定后,可以实现相互引流。公众号适合沉淀优质内容,而短视频能够以短内容和流量内容活跃粉丝,提高公众号的打开率。可以说,公众号和视频号的结合能够产生 “1 + 1>2” 的效果。
此外,
视频号的流量正处于增长期,律师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制作简短而有价值的视频,展示自己的专业形象和业务能力。
对于由 “在看”、“点赞” 等互动行为带来的社交互动流量,在文末引导互动的效果较为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搭建自身的私域资源,如社群、朋友圈等可自主掌控的流量入口。
这些具有较强即时性的分享入口,适合同步分发公众号内容、分享碎片化动态以及打造个人 IP。
律师可以通过建立客户群、同行交流群等,也可以和客户一对一私信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和信任。
总之,律师在微信平台上打造品牌,需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微信的算法和流量入口,通过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积极互动和搭建私域资源,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