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左右青春
陪伴型成长社区。 那些有关青春的岁月,我们都愿意,陪你一起走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砚边笔谈|妙手偶得(戴建业 文 阿梗 图) ·  2 天前  
周国平  ·  最有效的安慰方式,只需1句话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你卖掉的旧手机,可能正在“出卖”你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左右青春

刘同:过完12点,我居然就36了。

左右青春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27 20:59

正文


过完12点我就36岁了。

要说36岁有什么特别,在我看来,就好像人生经历了两次18岁。

36岁,就意味着一个人历经了两次成年的过程。


第一次是人的成年。

第二次是认知的成年。


18岁的时候。

为了参加同学聚会,我问我爸要100块钱。

我爸不愿意。

我很生气给他写了一个借条:今天借100块,等我有钱了,还你十万块。

然后把借条拍在桌上对他说:我成年了,说话算话,你借我100块吧。

我爸笑嘻嘻的给了我一百块。

前两年我爸还把那张借条拿出来给我看,摇着纸条说利息应该挺多的了。


我的17岁和18岁



我的30岁


 

之所以人们把18岁定为成年,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在这个年纪心智有了质变。


18岁的时候有一种巨大的磅礴感——外面的世界好大,人好多,我要开始认识很多很多的人。

这种感觉到了36岁依然存在,只不过这种磅礴感已经从人变成了事——自己的人生里,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我要多做几件自己能够真正投入的事情才对。

 

于我而言。

18岁对于未来的探索是想通过认识人。

36岁对于未来的探索是想认真做几件事。

 

18岁和36岁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愿意为了眼前的爽,而愿意付出一些代价。


只不过,18岁的我,开心是因为得到。得到了100块,得到了认同,得到了一个人的电话,为了得到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

有人说那是青春,不管不顾的投入,只是为了淋一场雨。


36岁的我,开心是因为敢去失去。不喜欢什么样的事,不喜欢什么样的人,连客套都不想赠予,去掉过往的种种繁杂,清扫出一片处于自己的绿地。

 

18岁的时候着急认识好多朋友,希望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

临近36岁这几年,却常常和人绝交,朋友说你这个人真是奇了怪了,心眼特小。那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心眼挺小的,到了36岁别人再问我这个问题。

我总算能很明确的回答:我绝交不是因为生某个人的气,而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自在一点而已。

 

有一天和前辈聊天。她的工作很厉害,准确度高得吓人。高准确度的背后,一定是每日每日对工作的钻研。

她有个奇怪的习惯,在任何场合,只要是听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名字,就会当场说:我非常讨厌这个人。

也不管在场有没有人是这些人的朋友。

 

百思不得其解,这真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举动,跟小女孩似的。

 

随着工作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模式化——我知道你很会写剧本,我知道你很会挑演员,我知道你工作起来无比认真,可除此之外,我们还难再找到机会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虽然我们都知道,彼此很喜欢和对方在一起工作。谁都迈不出去靠近对方的另一步。

 

然后前辈打破沉默石破天惊的说:我讨厌谁。

瞬间就公布了自己交友的标准和原则,本来仅限于工作的朋友一听,怎么和自己的感受很像/不像,于是探讨,于是澄清,人与人的感觉又更近了一步。

每个人都自有她的自在生存逻辑。

 

18岁的时候习惯说“我想要什么。”

36岁的时候学会说“我讨厌什么,我不要什么。”——毕竟,不再伪装自己的想法,敢当众说出自己的原则,是通过更纯粹自我的一条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18岁到36岁,是一个探索世界的过程,顺带着探索自我。

对于我而言,从36岁开始,是一个探索自己的过程,顺带着更新对世界的认知。

 

杜拉斯说,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他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36岁,又将面临进入下一段成长期,一个未知的世界。

本来以为这一年会感觉惊心动魄,当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才发现。36岁就这么来了,没什么特别感慨的。

难的,没见过的,不能理解,让人崩溃的,不过都是每一个成年必须经历的。

就这样,变强大了。


第一次成年18岁,抱着激动,走入社会伴着惶恐。

第二次成年今天36岁,抱着无知,再进入社会满是期待。


你好,生日快乐。


我的36岁


 

 


 

公众号更多文章

刘同:每座山升起的炊烟 都是因为来了新客人(第一次到台湾)

你等这首歌一定等了很久了

你为什么还不辞职——给光线的六个人

《歌手》光良出局,有人刷了一天的朋友圈

刘同:我妈悄悄坐到我身边问“你什么时候给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