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CL - MArch Design for Manufacture
NUS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MArch Architecture Part 2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MSc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Polimi -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A
-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DRL) MArch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MSA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ARB/Part 2)
MSA
-
MA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1year full-tim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
MArch Advanced Architecture Design
申请时间线:
最初只想提升英语
[关于选择]
一开始因为英语实在太差,先去学雅思
(因为觉得雅思很难,把雅思学好过四六级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一开始学雅思并没有打算出国,纯粹想提升英语。)
后来接触到更多出国留学的咨询,最终决定出国学习看看
(也是想把英语提升好一点)
。
一开始的梦校是新加坡国立,拿到新国立的offer是非常兴奋的,后面作品集做完也去了新加坡参观过学校,最终因为各种综合考虑决定放弃NUS。目前是去
爱
丁堡大学读Part 2项目
,一方面是因为英语国家对英语提升有好处;其次是爱丁堡大学的语言学声誉很强,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接触过语言学这门学科,想在爱丁堡大学有更多人文社科方面的涉入;最后是爱丁堡大学听说很漂亮
(确实也是!)
。
对设计的看法,我觉得理论学习还是很重要的,但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我的理论知识很薄弱,所以之后想多提升这方面知识。喜欢王澍老师
对中国城市的反思和批判
、喜欢杨·盖尔在理论推论的研究外的
纯粹观察方式和思考
,喜欢维特科夫尔
对常识世界外的抽象概念思考和罗兰·巴特
。
未来的话赚到钱就行,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在学校,只想学到我想学的知识,以后这些知识即便和工作无关也可以,想要先扩充精神世界!!!!
▲国美的油菜花
语言是头等大事
我的作品集风格,其实一开始有老师会建议,作品集场地选择要世界各地多元化,但是我还是比较相信在地体验后的设计会更真切。
所以作品集里的所有场地选择都在杭州
(本科在杭州)
附近。
▲国美的咖啡厅
同时,作品集关注的议题都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思考,包括
宗教、乡村更新、本土材料、街区更新
。因为不敢跳出舒适圈,在作品集中没有展示关于现在的新技术比如AI、GH参数化的东西。导致我的所有作品集纯纯用犀牛手搓,结构方面都是很普通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为主,二材料选择也都是混凝土为主
(比较在我的认知中,混凝土很好塑性。笑...)
这可能是个比较不好的事情,因为作品集展示的多元性会少的多。
关于时间的安排,
我就是一个调配时间很差的人,需要别人来监督,督促。
这里感谢鲍总和梁老师和Kelly,真的,天天催我才能在最后阶段搞完作品集,尤其是鲍总,帮我做了好多东西!!!!!之所以第二个作品集做的慢以及第三个作品集做得快,是因为,第三个作品集我打算用学校项目完成,所以我在学校的学习很认真,导致第二个作品集在完成的时候拖延很久,可以说第二、第三个作品集同时进行。而最后一个作品集也是拿学校的项目改动,改动地方不多,很快就重新出了图纸
(当然鲍总帮了很多)
赶在圣诞节前投递。
最大的困难是我很纠结,后来大五在毕设老师的建议下改正了很多。在这里我也想分享给大家。
一:遇到不确定的东西,把所有的可能性罗列出来,
如何直观地做选择。比如设计过程中,把所有的可能性罗列出来后,再做选择。二:
就是问同学、老师意见,甚至那些没学过建筑的人的意见,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有了索引,缺乏一个打火机,每个人都可能是打火机,问就对了!
对于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就是
把语言尽快搞好
,这是重中之重!!!!!!
[项目介绍]
基于符号学发展,
一切的信息载体和观点都可以被我先转译成符号特征。
从而二次转译成建筑性的语汇。正是这个的理论支撑。我们通过阅读大量书籍、论文以及佛学经典哲学丰富我们的建筑空间,屈米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创造了一个围绕贪嗔痴三毒以及最后寻到自我的故事展开建筑。讽刺了那些功利心强烈的虚伪佛徒,同时鼓励他们在建筑空间里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无知,鼓励了解其中基本的佛教含义,重回平静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建筑里,我们我们创造了一个围绕贪嗔痴三毒以及最后寻到自我的故事展开建筑。
讽刺了那些功利心强烈的虚伪佛徒,同时鼓励他们在建筑空间里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无知,鼓励了解其中基本的佛教含义,重回平静的内心世界。
设计了一条能够体验这个空间叙事的动线,并且这条动线会穿过分别以贪嗔痴三毒为故事载体的建筑空间,每个建筑空间都以一个符号作为设计的开始,这种符号来源于我们对于贪嗔痴的理解以及提前预设好的故事文本,并且从这个文本中抽象转译出来的。
当沿着这条动线体验完所有四个建筑空间时,你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被串联起来,共同讲述了
关于如何从堕入三毒,经历三毒,从三毒解脱,重回内心世界净土的故事。
这些建筑都有现实意义的功能,并在灵隐寺这个场地里面和灵隐寺的其他建筑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这个建筑群是编织了符号转译、拥有完整叙事结构、带有特点现实功能反馈灵隐寺公共空间的三重奏集合体。
佛教认为,在动物中,
鸽子是最贪色欲,
性生活最频繁的,也因为鸽子是杂食动物,并且鸽子的肠道短,可以在吃下食物后很快的时间里消化食物,所以算是所有动物里最贪的。
建筑以鸽子的肠道为主要路线,在主要路线的两边分布着对应五个贪欲的功能区域,人们在浏览经过这个建筑时会被吸引并在这里满足他们的贪欲。
佛教中的蛇代表憎恨,它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人、事、物产生排斥和厌恶。
佛教经文中提到的愤怒、憎恨、过度恼怒、嫉妒和危害都是对憎恨形式的概括。这个建筑将以水陆法会的七天法事仪式空间叙述出人类身上七种愤恨如何在法会中被消除。建筑遵循环游式的动线形式以抽象概括蛇型身体并且寓意人们始终在自己的愤恨中打转难以出走。
猪,通常用来形容愚蠢,在佛教中用来代表痴呆。
在各种烦恼中,"痴 "是最根本的烦恼。
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的业力和因果,所以造下种种恶业,导致在六道中受苦。建筑通过抽象概括出人们智慧的三种阶段程度,并且需要通过一定的障碍学习才能突破下一智慧阶段的叙事过程。
在佛教中,人们通过对 "空 "的领悟来获得自由和解脱。佛教通过
"空"、"我空"、"众生空 "
来实现自由和解脱,达到心境平和,完美的道德品质、内心的平和、智慧的增长、三观的空明。该建筑不仅考虑现实意义上僧人和旅居外僧的居住问题,并且给这个建筑的使用者在地下设置佛堂。同时,设置经由地下、绕过佛像身旁至佛像身后最后抬头见到大佛恍惚的动线。
当时也有和其他机构比较,但是只有LAC的Viola老师认真跟进我,并且非常积极的给我安排试听老师,帮我处理了好多事情。平常教务老师也会积极地跟进作品集的进度。
梁老师的认真负责是推动我这个懒人完成作品集的大关键,即便老师平时的工作真的很忙,但是会利用好时间给我们上课,同时提供给我许多高效的设计方法,也会顺着我的意愿帮我想设计,即便我基本上每一节课都和老师要求我改的不一样,老师还是很积极的帮我构思。
Kelly老师在最后的申请阶段,接受录取offer以及帮我处理录取后的签证问题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帮了我好多,事无巨细!!BTW,这三位老师都在线下见过了面嘿,只能说是人美心善!!!
[日常生活]
平时喜欢画画,莫名喜欢学校开设的现象素描课程。和自己无聊就会画简笔画取悦自己。还有拍拍照什么的。
LAC空间学部 25、26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