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军读书会
思维的乐趣(www.mindmeters.com),著名群组博客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新疆姑娘的行李箱,真香…… ·  13 小时前  
江苏教育新闻  ·  痛心!他不幸离世,年仅48岁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痛心!他不幸离世,年仅48岁 ·  昨天  
国际家居  ·  比利时极简设计,朴实无华 ·  4 天前  
国际家居  ·  比利时极简设计,朴实无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军读书会

滴滴为什么要做外卖?

方军读书会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4-18 14:50

正文

平台竞争 = 覆盖战争


互联网知识经济 x 读懂互联网未来

作者:方军


滴滴进入外卖市场,在无锡试运营,与美团、饿了么展开激烈的竞争。它随后又发布有着各地特色菜肴的图片,据称将进入9个城市,它说:“不必来无锡,我们去找你。”

那么,滴滴为什么要做外卖呢?

答案很简单直接,因为美团在上海推出打车、又收购摩拜,在平台竞争的大格局下,滴滴别无选择。

01

外卖 vs 打车

滴滴所擅长的出行跟餐饮外卖没什么关联。优步(UBER)很早在美国开展送餐服务,但这从不是其业务主流,扩展到送餐市场可以把闲置车辆、数据综合利用起来只是一种设想而已。

打车出行市场和外卖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是 一个是经济上的,一个是技术上的

打车和外卖在经济上的差别是,打车是利润丰厚得多的市场,并且打车公司无需雇佣司机、购置车辆,仅做轻资产、高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即可。但对于外卖业务来说,即便骑手不是类似京东的快递员那样是平台的雇员,骑手队伍也是需要公司来组织管理和间接支付报酬。

同时,打车和外卖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是,打车在技术上是简单的,而外卖是复杂的。

打车平台所需要做的对接是直接的,把打车需求和车辆司机连接起来。乘客上车之时,平台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之后路上发生道路拥堵等都可由司机酌情选择路线。

但是,外卖平台的调配工作复杂得多,从餐厅出餐、骑手取餐到送餐,有着复杂的流程、且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用户就可能无法按时拿到餐食。

再从骑手角度考虑,如果外面平台没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好调度优化,骑手可能花很多时间在餐厅等待,带着一箱子餐食在多个顾客处低效奔走。

在这个场景中,平台要做的骑手路线规划要求很高,其实我们都可以说打车平台无需帮司机做路线规划。

02

进攻的美团

由于打车和外卖的这两个区别,我们可推测,美团有充分的理由进入打车市场,这是利润更丰厚的市场,且它已经有了海量用户和技术上的准备。在上海,美团通过大幅度优惠宣称获得了30%的市场份额。

不断地扩展自己的业务边界,也是美团一直以来的战略选择,对外界的评点,王兴曾回应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最近,由于美团收购共享单车摩拜,美团和滴滴的业务边界开始更多地重叠,但其实交集还是不大。

正如知名投资人、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二海所言,”共享单车的价值涉及两个问题,到底是离汽车近,还是离生活服务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样。“

美团收购摩拜,以及阿里巴巴大力投入哈罗单车和OFO,潜台词都是共享单车离城市生活服务更近。

为什么滴滴非要进入对自己来说“吃力不讨好”的外卖市场呢?

难道是真的是如有人开玩笑说的“糊涂”吗?

很显然不是,从过往的历史看,滴滴是依赖优秀的战略和执行获得中国打车出行市场的优势地位的,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都可入选中国企业竞争史上的最精彩的战略行动。

还是开头说的,滴滴是不得不应战,这正是有人在讨论时替滴滴引述的那句经典台词:“尔要战,便战!”

03

平台竞争

过去几年,对于连接线上、线下的互联网平台,我们见到的是 “市场爆发” “快速合并” 这两种新竞争现象。

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互联网平台的时代,而平台之间必然会激烈竞争。现在,美团和滴滴之间的竞争则让我们看到第三种平台竞争现象,并且美团的出击和滴滴的反击都是非常典型的行动,很值得关注。

美团和滴滴之间发生的竞争形势,其实正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陈威如教授在2013年出版的《平台战略》一书中军事术语讨论的 “覆盖战争”

所谓覆盖就是,“来自邻近产业,甚至毫无关联的产业的企业,侵蚀你的市场。”

过去在线上,大型平台之间经常呈现类似的竞争态势,现在美团滴滴的竞争则让它在线上线下融合的领域重现。

这种名为“覆盖战争”的平台竞争可怕还在于:

对手进攻你利润最丰厚的市场,根本不是为了把你的利润抢过去,而是直接让利润消失,把你的用户抢走。

在中国互联网的竞争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屡次发生:

比如,360以免费杀毒软件抢走杀毒软件公司的市场,当然当时人们关注焦点放在了“免费”二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