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鲜传
给孩子们看的历史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颜宁,获国家级荣誉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用一片‘创可贴’,颠覆血糖监测行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鲜传

CFA随笔:量化

小鲜传  · 公众号  ·  · 2018-10-29 06:31

正文

衡量一个项目的赢利能力,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净现值( NPV )和内部收益率( IRR )。 这两个指标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先进落后。只有指标背后的假设,才有准确不准确的区别。


关于一个项目,它在将来哪些时点,需要多少投入,还有哪些时点,可以产生多少回报。我们都需要做一系列假设。等这些假设全都设定好了以后,再用贴现公式,把这些现金流全都贴现到起始点。


如果我们已知贴现率,那么这些现金流的现值总和就是 NPV 。如果我们放松对贴现率的约束,但要求 NPV 0 ,那么它就变为一个方程。解方程得到的贴现率就是 IRR


NPV 的单位是元, IRR 则无量纲。从这个角度说, IRR NPV 更加抽象。


在实际运用中, IRR 是非常直观的。同样是 NPV 等于 500 万的项目。这 500 万你是投入 1000 万赚来的,还是投入 1 个亿赚出来的,性质当然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 NPV 也包含一些 IRR 没有的信息。比如项目 A 的收益率高达 50% ,但是资金容量只有 100 万。项目 B 的收益率只有 30% ,可是资金容量能有 1 个亿。这时候看 NPV 就会发现, B 的价值更大。


再比如项目 C 的收益率高达 50% ,但是存续期只有 3 个月。项目 D 的收益率只有 30% ,可是能够保持 5 年。那么 D NPV 也远高于 C


NPV IRR 这两个指标,可以说是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开山鼻祖。股票投资者常用的 DDM DCF 等模型,都是 NPV 的变种。债券投资者更是每天都离不开 IRR ,以及 YTM 等一系列变种。


不过根据我的观察,企业家、投资者在实际评估投资项目的时候,往往越是小的、无关紧要的项目,指标就越是算得精细。反而碰到那些举足轻重,一锤定音的项目,他们却算得不清不楚,很可能凭着一个感觉或者信念就拍板了。


这种现象当然是有解释的。从数学上说,迭代次数过多会产生“混沌”效应。所以过于复杂的模型通常比较脆弱,输出的结果很不稳定。于是人们不得不在“模糊的正确”和“精确的错误”之间做出选择。


不过我还想从效用的层面,提出另一个解释。对于企业家来说,越是小的项目,它的意义就越是纯粹。只跟钱有关的事情最简单,算清楚就行了。而那些事关重大的项目,就更有可能包含某些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意义。


王石曾说:人生在世,名利不可兼得。我愿取“名”而舍“利”。青年史玉柱在珠海兴建巨人大厦时,多少有点“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回顾无锡尚德、华锐风电的高速扩张,他们真的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坊间传言,融创孙宏斌曾经放言:一辈子能花掉的钱早就够了。其它的输光又如何?


效用论的最基本假设就是效用曲线凸起,边际效用递减。简单来说,就是“缺啥想啥”。没钱的才想钱。有钱了,就开始想别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效用曲线凹下。这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偏执狂,“越要越想要”。上世纪 90 年代, Intel 董事长格鲁夫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当然也是一种文化。但是西方人包括格鲁夫自己也认为,具备偏执狂特征的人总是少数。


2000 多年前,西汉遭遇财政赤字。晁错上表《论贵粟疏》,提出“入粟授爵”,就是让富人向国家缴纳粮食,国家则授予他们爵位。颇有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意思。


由于历史上“卖官鬻爵”的败笔太多,所以通常认为晁错这是个馊主意。不过实际上,自商鞅立“二十等爵”以来,经过秦汉之交的百年战乱,爵位系统早已败坏。这一点,在《论贵粟疏》中已有分析: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也就是说,收买一个“五大夫”以上的高爵,实际好处还不如养一匹马的三分之一。可见当时爵位的主要价值在于社会荣誉。所以晁错才会说:“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


在大型网游的运营里,有一句话叫“卖皮肤不卖数值”。也就是说,当大家都骑白马的时候,如果你出钱,可以让你挑 4 种颜色的马,但是不能让你的马速度更快。当大家都拿大刀的时候,如果你出钱,可以让你拿长剑,但是不能让你的剑攻击力更强。


这里面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就是要保持好游戏的“平衡性”。皮肤多么漂亮,道具多么稀有,这都是你心中的一个主观意识,并不一定会影响到别人。网游的客观基础是数值系统。把它维护好了,整个游戏的平衡性就不会被打破。就像《论贵粟疏》中所说的:“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大家都有得玩。


无论政府还是网游运营商,肯定都是要消耗资源的,这是一个现实。越是优秀的网游,就越有条件卖皮肤。从而把免费内容做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如果哪天它再往前多走一步,开始卖数值了。很可能也会越卖越大,堕入恶性循环。


那么卖数值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碰呢?也不一定。许多优秀的网游,都会在大版本更新之前 “洒洒水”。把老版本的道具掉率提高,或者开放兑换。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却旧梦,重装上阵。


事实上,以千年视角来看,晁错向汉文帝上书之时,其实正是爵位系统残值变现的最佳窗口。随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爵位进一步贬值。三国魏晋年间,“九品官人法”问世。此后再到隋唐以降,天下人只知有官品,而不知有爵位。这时就算是官府想要“入粟授爵”,也不可复得了。


我知道,把国家大事比做网络游戏,似乎是有点儿离经叛道。不过,如果问题、现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只是因为教科书上没写,就拒绝了解它、把握它、利用它,那岂不是掩耳盗铃,削足适履吗?

量化是一个非常能唬人的词。只要把各种算法公式往那儿一放,很多人符号都认不全,直接就晕了。


其实呢,一套真正能实践、能赚钱的量化方法,核心永远是思想。公式、函数什么的,都只是外皮包装。这就像是大宴会上,放在桌子正中央的菜,刀工最细,光是样子就把人吓住了。但它其实肯定谈不上好吃。而且撑起一桌价格的也往往不是它。


从思想上分,定性和定量是两个大类。比如说“两个凡是”就是定性的,理性人假设也是定性的。


A 股市场上的许多俚语都是定量的。比如说,“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就包含了定量的思想,是可以马上落实成模型的。当然参数肯定要你自己调,或者用一套算法来导出。再比如“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些都是定量的思想。


市场对量化方法的评价很极端,既有捧杀的,也有棒杀的。


棒杀的理由往往很简单。“过去无法映出未来”。或者用巴菲特的话说:不能看着后视镜开车。可是就在 2015 年的年会上,巴老爷子还说过:过去 238 年间,有谁看空美国并从中获益了呢?请注意,这句话可是妥妥的量化思想啊。


捧杀的原因主要有 2 个。一个是伪相关,一个是过度拟合。


伪相关的主要问题是样本太少。比如说,过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