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8年,存款70万,我该买房还是创业
前天,一年多没见面的好友Z从北京来上海出差,晚上我们约在徐家汇的一家餐厅吃饭。
席间,我对Z说这几年太累了,我准备撤了。Z以为我在说笑,想休息几天。
我补充了一句:“是真的。”
看着我一脸严肃的表情,Z惊讶地说:“干得好好的,为啥要走?”
“你知道多少人羡慕你的工作吗?你一个农村出来的小伙,扎驻繁华之都,30岁就坐上了总监的位置,年薪30多万,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再熬几年没准就上市了。”Z继续说道。
“你没在我这个行业不了解。我们的行业就是表面光鲜亮丽,实际惨不忍睹。别看着我们平时飞这飞那,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到哪里都前呼后拥,但即便凌晨回家也得及时回复老板的信息,处理部门邮件,平时更是被客户虐的捶胸顿足。“
更严重的是自从被老板提拔到总监的位置后,2年来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不断重复着昨天的事情,不仅技能上没有提升,肚子也盘了好几圈。为了搞定客户,有时候经常陪他们喝酒聊天到半夜,30岁就活成了一副中年男子油腻态。
这还没什么,最近公司融资后空降了几名高管,原先在一些重要岗位上老员工被架空了,被安排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总不能把公司当养老院,一辈子呆在这里吧!
Z似乎明白了我要说什么,没有再劝我,随口问了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停顿了几秒,我回答说:“可能去创业也可能先买房子。”
“先别急着创业。”Z对我的想法非常不以为然。“你知道吗,像你这个阶段,创业基本没戏。”
Z怕打击我的积极性给我讲了一个段子。
一个30岁男人十年前毅然以60多万元卖掉了自己在深圳的房子,拿着这笔钱去创业,经过十年努力打拼,公司走上了正轨,赚到400万纯利润,然后他用全部利润再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毕竟小孩要上学。在深圳,明明可以买房致富,他非要创业!
“这个故事虽然不具代表性,但却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创业都是九死一生,尤其在今天。如今这个时代,买房就是创业。”Z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我说不出他的话哪里有问题,没有立马去反驳他,只是心有不甘。
送走Z,我把车停靠在嘉善路的一棵梧桐树旁,没有立即下车,在闭目之时,将Z的话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越想越乱。
工作8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8年来过的一点都不容易,用个成语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从南昌逃到武汉,从武汉颠沛到温州,从温州来到上海,中间经历了公司倒闭,老板跑路,后来在温州认识了Z和现在的老婆,命运才得以逆转。
被Z带到他所在的团队后,负责整个市场,一年挣了30万,后来由于“萨德事件”,中韩关系恶化,导致很多产品断货,无法再生产。那一年,Z推荐了我来上海一家一家新崛起的电商平台,而自己选择了北上。
也是在这几年,我才真正赚到了一些钱,前前后后加起来70来万。我深知这些钱来之不易,内心充满了对老婆的亏欠,结婚的婚礼不仅办的粗糙,而且几乎什么嫁妆都没有,除了买了一辆13万的大众外。婚后不久我们就从南昌老家来到了上海,结婚虽然2年了,但一直没敢要孩子,就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如果连房子都没有,那还有个什么奔头?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下一代着想了,虽然70万对于本地人来讲简直九牛一毛,但在青浦、嘉定付个首付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理智告诉我应该买房,因为这样做更安全,更有现实意义。但自己偏偏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喜欢全力以赴于一件事,虽然一边创业一边买房是个保守安全的决定,但这种两全其美,投鼠忌器的事在目前貌似不太可能。
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活在枷锁之中。”此刻深有感触。付完首付呢?继续找一家相似的公司,重复相同的工作,把昨天的生活再过一遍?然后在人生的暮年感慨别人的成功,哀叹自己的选择错误?
可能是对自身的能力过于自信也可能是过多受到名人故事的熏陶:98年,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万创办脑白金,没买房;99年,漂在广州的丁磊用50万创办163,没买房;99年,26岁的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创办盛大,没买房99年,马云团队18人凑了50万,注册阿里巴巴,还是没有没买房……这些人都没有买房,而且创业都成功了,身家都能买N套房了,这些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
虽然今非昔比,但是今天的创业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好,当高考失利,对于草根阶层而言,创业就是最后的阶层上升通道。
我所遇见和接触的无论是海归、土鳖、传统行业老板,或企业中高管;国企,外企。他们都有这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普遍对当下感到焦虑,二是明显感觉到传统行业的危机,不想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希望在30-40岁的年纪,能够再成就一番事业。
这几年来,各个城市房价风起云涌,很多年轻人不去创业而是投资买房,当房价爆涨后就会引发调控政策,把房产投资热情彻底打压熄灭。
而引发政策打压的根源就是年轻人都去买房,谁也不去创业,这样长此以往,国家就被丧失创造创新的动力。
回到家,我把创业的和买房的想法和老婆讲后,她表示对买房的事没什么兴趣,反而鼓励我趁着年轻,应该去搏一下。毕竟钱什么时候都可以赚,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退回到三四线城市,从头再来。
我也问过身边一些年长的朋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其中一位从2005年到现在,一直和老婆都是租房住,最近五年都居住在一个地方。事业上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也没有过得很失败,自己可以掌控生活,不用随波逐流。
我认识的社会精英,则在房贷、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的压力之下,结结实实感受到生活之重。
虽然一直到现在,我对“买房安逸致死,创业九死一生”不是很赞同,但如今在传统经济见顶,新经济和产业升级机会层出不穷的年代里,机会仍然相当之多。创业的本质是投资自己,在创业公司股权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之后,创业者的个人财务问题会很容易解决,这比在大公司打工带来的收益要高得多。
今天的安全区就是明天的危险区。
创业是最后的阶层上升通道,而且这个通道并不会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而消失。
当然,创业肯定是一个九死一生,成功率极低的行当,王兴、张一鸣这些人,以及更早的马云、马化腾也都不是第一次创业就成功。逆袭很难,但总好过没有逆袭的机会。
有些人对于以上的看法可能不是很苟同,选择什么就要接受什么,这是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的:
如果你是一个心怀梦想,喜欢折腾,追求冒险的人,那你就全力以赴;
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失败,患得患失,喜欢安全感的人,那你就先买房机会成熟了再创业;
如果你是一个保守传统, 积极进取,喜欢平衡的人,那你就花一部分钱在二三线城市付个首付,用余下的钱来创业。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选择什么人生就要接受什么人生。但任何的选择都不要后悔!
社交电商时代,没有粉丝哪来的流量,没有流量哪来的成交。电商的内容化、社区化是趋势,也是平台战略,在这个社群经济的时代,唯有粉丝裂变才能创造奇迹!
文/秋风
来源/老高电商圈子(ID:q153203229)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