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条和“让”相关的巷子。
一条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小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几乎尽人皆知。
一条在浙江天台,名叫“让巷”。巷如其名,背后也有一个“让”的故事。
传说两户商家隔路建房,建设中发现如果都向外扩建,巷道便会过于狭窄,于是两邻居都提出“让一让”,“让巷”便由此而来。
一个“让”字,是“和合”智慧的具体呈现。
生活中的智慧,来自文化的长久积淀——
时光倒转三千五百年,我们在甲骨文中看到“和”“合”孩童时的模样。和,初义为声音相应和谐;合,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很形象。
时针往后拨一千年,我们来到春秋时代。
习惯性把课堂搬到生活中的孔子,在和弟子聊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承认差异,又能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
似乎有些“玄”。
让我们把时针再往后拨。看看近世著名学人钱穆是如何阐释“和合”的——
“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
“调和”“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神秘的东方力量”面目变得更加清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不断培育和浇灌以人地和合、人际和合、身心和合为核心的和合思想之花。和合文化中蕴藏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体现了中国人在解决自我生存、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深邃思考和通达智慧。
再回来说天台的这条“让巷”。如今,短短的“让”巷变得更长了。
“喝了这碗和合茶,大家心平气和把话说开。”不久前,在天台“和为贵”东部和合调解中心,两位村民因房屋间20厘米的滴水沟权属问题前来求助。72岁的调解员王继福以“让巷”故事为引,多次上门看场地、解心结。最终,双方共同签下和解书,握手言和。
作为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如今的天台,处处都是和合印记——和合公园、和合书院、和合书吧、和合雕塑、和合糕点、和合街道、和合非遗展示厅……一种文化润泽一座城市,也浸润着人心。
在台州,和合文化已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也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发展,促成全社会层面的文化和融、产业和兴、生态和美、社会和睦。
再过几天,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将在天台举办。四海宾朋再次聚首天台山下,同解和合之义、共论和合之道。
历届论坛的议题离不开探讨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很多困扰、困顿、困惑;当今世界,很不平静,纷扰、纷争、纷乱此起彼伏。
人心怎么了?世界怎么了?倡导和谐、和睦、和平的中华“和”文化,或许是中国给世道、世界提供的一条解题思路。
这次论坛又将有哪些看点?又将提供什么样的启迪?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