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济宁潮事儿
【关注我们即可不限时上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春节假期,这里的农村公路再次刷新返乡游子家乡记忆 ·  14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马上就到!刚刚,德州发布预警! ·  15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14℃,冷空气来袭!德州最新天气预报→ ·  昨天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5人被查获!山东1市最新通报 ·  2 天前  
德州晚报  ·  大年初一,男友在饭桌上被带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济宁潮事儿

别笑上海人了!济宁年内将启动垃圾分类,干垃圾湿垃圾你要“拎得清”!

济宁潮事儿  · 公众号  · 山东  · 2019-07-09 21:35

正文


你这辈子有没有为垃圾分类拼过命

上海人有

最近一段时间

以往总是娱乐八卦的微博排行榜

突然被上海霸了屏

各大新闻头条

都能看到“上海垃圾分类”相关的字眼



“你是什么垃圾?”

谁能想到,这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

已经成为了上海朋友的日常

大妈们广场舞也不跳了

小年轻们也赶着早点下班

全为了“垃圾分类”!



不要笑

在济宁,也将出现这样的场景

邻居下楼不相识,笑问你是啥垃圾


省住建厅在

《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中提及“年内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这意味着!

济宁年内要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啦!


此外,8日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上也透露,省财政每年将安排4.8亿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年内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8日,山东省住建厅网站发布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山东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年内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造农村危房1.6万户,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


《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青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中心城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力度,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健全完善城区社区集体户制度,及时为有合法稳定职业无固定住所人员落户提供便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


深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有富余学位的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向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但未落户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创业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持续扩大住房保障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充分考虑随迁婴幼儿的照护服务需求,合理发展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每年4.8亿!

山东将“以奖代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记者从全省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省财政每年安排4.8亿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增强城乡垃圾处理能力,探索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支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全省7个设区市选择基础工作较好的7个县(市)开展试点,支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方法,促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支持开展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奖补,并鼓励市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填埋标准建设和执行,共同推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切实提高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座谈会上,针对垃圾分类的财政资金支持问题,省财政厅明确表示,将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各市切实落实事权责任,采取行政限制和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收费机制和政策奖补机制。


研究建立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低值废品回收的成本补贴机制,完善相关市场推广引导措施。积极落实生活垃圾处理收税优惠政策,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技改贴补等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民间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营工作。

3090个小区122万居民参与 

山东垃圾分类模式已初步确立


在7月8日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座谈会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目前3个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共计3090个居民小区、约122万户居民参与分类试点;5个试点县(市、区)所辖的141个乡镇(街道)、3322个行政村中,有54个乡镇(街道)1262个行政村启动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为38.3%、38%。我省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建立,垃圾分类模式初步确立,分类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引导持续加强。



山东在全国较早地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为垃圾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以来,济南、青岛、泰安入选国家46个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名单,我省在淄博市博山区、邹城市、荣成市、郓城县、单县5个县(市、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各地不断完善措施,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