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兄介绍得好
身的旺衰就是日干的旺衰吗
唐宋古法以年为本,日为主又为己身。因是以纳音为身,所以论本、主的旺衰皆是以纳音五行的旺衰衡量,而不是年干、日干(干在支的旺衰是论的禄)。
为什么以纳音五行为身呢?
因为纳音本身就是将干支作为一个整体去取其五行的,而身的意思是事物的主体或主干,比如我们说身体、船身、车身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这和纳音取干支整体是相应的。因此说,以纳音为身,以察盛衰,就是看这个主干的旺衰变化。
以日干为身这种论法显然是与“身”的所指不相应。
子平术在初期也并未将日干称为身,早期子平术三部原典《定真论》《喜忌篇》《继善篇》直接称为“干”、“日主”,并没有称为身。
最早称日主为身的应该是元代道人李钦夫,他在上述三篇子平经典的注释中已开始称日主为“身”。
唐宋古法以年为本,日为主又为己身。因是以纳音为身,所以论本、主的旺衰皆是以纳音五行的旺衰衡量,而不是年干、日干(干在支的旺衰是论的禄)。
为什么以纳音五行为身呢?
因为纳音本身就是将干支作为一个整体去取其五行的,而身的意思是事物的主体或主干,比如我们说身体、船身、车身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这和纳音取干支整体是相应的。因此说,以纳音为身,以察盛衰,就是看这个主干的旺衰变化。
以日干为身这种论法显然是与“身”的所指不相应。
子平术在初期也并未将日干称为身,早期子平术三部原典《定真论》《喜忌篇》《继善篇》直接称为“干”、“日主”,并没有称为身。
最早称日主为身的应该是元代道人李钦夫,他在上述三篇子平经典的注释中已开始称日主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