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10句台词,后劲太大了 ·  16 小时前  
新华社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昨天  
人民日报  ·  刘国梁最新表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新闻

北京申奥时,他收到40多封名人政要回信……

央视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02 19:15

正文

顾拜旦、萨马拉奇

基辛格、曼德拉、卡斯特罗……

他曾为百余位国际人士创作肖像

从多米尼加到联合国,再到国际奥委会

他用精微的笔触和雄浑的雕塑

搭起友谊的桥梁

近日,总台《吾家吾国》

专访画家、雕塑家

“环保艺术大师”袁熙坤

听他讲述化笔为剑的艺术人生

01

他为北京申奥成功
贡献了一份特殊力量
2001年,北京正全力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关键时刻,画家袁熙坤决定为北京申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凭借自己为国际名人画像和塑像所积累下的友谊,向全球七十多位名人政要发出信函,恳请他们所在的国家在表决时刻支持北京。

这些信函如同希望的种子,从北京撒向世界各地。让袁熙坤感动的是,他收到了四十多封回信,其中包括斯洛文尼亚、智利、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的总统,在回信中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

在袁老为北京申奥奔走的过程中,他接触了到一位极具分量的人物——萨马兰奇。

早在2000年,袁熙坤曾受邀前往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进行艺术交流。当时,他创作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和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雕像。

在与萨马兰奇的交往中,袁熙坤深知,仅靠塑造奥运人物、推崇奥运精神,还不足以打动萨马兰奇。于是,他向萨马兰奇呈现了一张朝阳公园的航拍图,照片里清澈的湖水和葱郁的树木,展示了北京申办奥运的全新姿态——绿色奥运,让萨马兰奇眼前一亮。
2001年7月13日晚,萨马兰奇亲自宣布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袁熙坤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艺术与环保的力量,也为北京申奥成功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

02

他用画笔为中外交流搭起桥梁
在袁熙坤所创办的金台艺术馆里,展示着他曾为百余位国际名人创作的肖像画,基辛格、曼德拉、克林顿、卡斯特罗……这些扬名世界的人物,都被袁老用一支来自东方的毛笔,刻画在了宣纸之上。

△基辛格画像
2000年,袁熙坤远赴古巴,利用两国外交人员会谈的间隙,为卡斯特罗画像。身处重要外交场合,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将卡斯特罗的形象完美地呈现。
这幅画像不仅让袁熙坤和卡斯特罗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成为了中古两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他将画像印制成一万张,赠送给古巴的民众,让他们了解并欣赏到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用画笔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菲德尔·卡斯特罗画像

03

“乒乓可以外交,雕塑也可以”
正当袁熙坤用水墨肖像画,在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之际,不满足于用平面塑造人物的他,拿起了雕刻刀,一头扎进了更为立体的雕塑世界中。

在中国与多米尼加尚未建交时,袁熙坤受邀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创建者胡安·巴勃罗·杜阿尔特创作一尊雕塑。我有一个理念,我希望我的雕塑要走出去,乒乓可以外交,雕塑也可以外交。”
雕塑落成之时,国歌奏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一刻,友谊的种子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
2018年,中国与多米尼加正式建交,这尊雕塑也成为了两国友谊的见证。袁熙坤对此轻描淡写,表示这只是他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的“轻如一根毫毛”的贡献。
在外交部礼宾司的信中,他被赞誉为“赤子之心”。在他看来,艺术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生活、情感紧密相连。他的画作,不仅传递了美,更传递了爱与和平。

04

爱“管事”,是他的坚守
袁老的艺术世界,是在精湛表达中蕴含对现实的深刻关照。面对工业文明对自然的伤害,他创作的《女娲补天》雕塑,以东方女神的形象号召全球反思环境问题,最终作品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维也纳总部安放,他也因此荣获“环保艺术大师”称号。
2021年,他创作大象群雕,呼吁人们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多次通过提案推动全国禁用象牙的举措。

或许有人认为,这不是艺术家该管的事,但袁熙坤坚信:“一切艺术宗教都是自然的附属。”他不仅要呼吁,更要行动。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艺术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现实的回应和对自然的守护。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吾家吾国》

往期回顾


总策划|王宁 李瑞
总编导沈公孚  总摄像|杨帆
策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