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4月5日发布通知,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认证违法行为。通过重点摸查各地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生产企业获得认证情况,及时发现相关认证违法违规行为线索,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看到这样的通知,我第一反应就是,早该如此了。为啥呢?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国内的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极端紧缺,此时就应该激励厂家加紧复工复产,加班加点,或者扩大产能,提高产量。但是,当时的激励措施就是行政管控。这样的手段,不说是费时费力吧,实际效果未必有多好。
毕竟,对厂家或者商家来说,只要放松价格管制,自然就会克服困难,想法设法的抓紧生产或者扩大产能的。所谓利润的激励,远远要比行政管控有效的多。此段时间,市场监管部门更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硬以防疫物资不得涨价,或者硬性规定批零差价率,或者强行限制成本与出厂价,反正,就是非要管控价格。
不过,疫情肆虐时期的防疫需要,此市场机会也吸引了本就是制造大国的众多厂家。以口罩为例,产量占世界50%以上的口罩等厂家,加紧生产,同时,也有许多强大制造商转产,比如说富士康、比亚迪、五菱等。因为特殊时期,行政管控相对宽松,如此很快就使得我国口罩等生产量大增。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如此的产能,不但满足了国内防疫的需要,更是出口到了世界各地。要知道,自从3月份开始,始发武汉的新冠肺炎,已经蔓延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地区。目前,欧美等国家成了重灾区。按照最新统计,确诊者高达130多万。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也有足够的防疫物资实施出口。当我国的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等,或者捐赠,或者销售到国际市场后,绝大部分都是满意的,但是,也有部分国家对个别商品提出异议。
诚然,除过捐赠以外,本就是救命的防疫物资,需要的国家或者地区都是“高价求购”,这对我国的相关商家来说,算是特殊的市场机会。好在,市场监管部门并没有,如早先在国内一样的,反复管控防疫物资的价格,尤其是有着民用大市场需求的口罩,因为价格行为,动辄对商家或者厂家进行处罚。某种程度上,管控价格使得我国早期的公开市场上,很难见到口罩。
当市场监管部门对出口国际市场上的口罩等,几乎不做价格管控时,我国各大商家厂家就有了足够的动力,来满世界出口。随着疫情的蔓延,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急剧扩张。国内个别生产厂家或者商家面对国际市场的丰厚利润,为挣快钱,偶尔就有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国内也曾经流传一段是,车间工人用口罩擦鞋,而周围人不以为耻,反而拍手叫好。同时,在国际上,也有荷兰对我国多大60万只口罩,提出质量不合格的投诉。
显然,出口乱象充分暴露了我国防疫物资出口管控的不足。比如说,出口老美是需要FDA认证,出口欧洲需要CE认证,问题是认证被“勾兑”之后,让假冒伪劣商品也搭上了顺风车。再者,当国际市场亟需时,我国的标准也被或假冒,或者缩水。如此以来,导致国际上对我国制造有了误解。
如今,看到国家市场监管管理局终于出手整治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认证,也算是亡羊补牢尤未晚也。抓认证,也就是商品的质量标准。毕竟,这些都是人命关天的保护手段,若是质量不合格,那就是谋财害命的行为。
或许,是因为国际市场上口罩等“暴利”的激励吧,如今我国,以口罩为例,其产能又上了一个台阶。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称,目前全球85%的医用口罩产能在中国,高于新冠病毒疫情来袭前的50%。就是说有了利润的激励后,商家或者厂家扩大产能就有了足够的动力。至于,这个质量问题嘛,绝大部分是合格的,甚至有段时间,老美也认可我国口罩的标准,只是后来有个别“老鼠屎”,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形象。现在,国家市场管理部门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以认证整治为标志,来抓商品的质量,这的的确确是维护中国制造的声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从 3 月 1 日到 4 月 4 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 102 亿元,其中口罩约 38.6 亿只,价值 77.2 亿元。注意,这里是“验放出口”,就是说海关也在为我国出口防疫物资进行把关。而有且只有严格“验放”了,才能避免中国制造中的“害群之马”,也才能让中国制造获得世界的认可。
总而言之,对任何商品,尤其是重要时期的防疫物资,要想能够获得足够的保障,关键在于放开价格的激励,行政部门管控应该只是质量标准而已。有利润刺激,才能激励商家,或者加班加点,或者扩大产能,或者转产。而且这些都是市场行为,行政不需要考虑产能多余的问题。当然了,行政能够把控好质量标准的话,这也完全就会是多赢的结果。到此,我对如今市场监管部门的认证整治活动,点一个大大的赞。
本
文
来
自
凯
迪
原
创
作
者
:
闲言毛
,
经
授
权
转
载
自
作
者
公
众
号
:
闲言毛
。
文
中
观
点
仅
供
参
考
,
不
代
表
本
平
台
意
见
。
配
图
来
源
于
网
络
,
如
涉
侵
权
请
联
系
后
台
处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