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依然记得故宫展出
《千里江山图》
时所引发的巨大热潮。无数人顶着烈日“故宫跑”,只为一睹芳容。当绵延不绝的高山、烟波浩渺的江河,配上王希孟独特的青绿笔法在眼前徐徐展开,无人不被画中的万千气象所惊艳。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圣殿中,引人驻足的却不只这一处。
故宫的红墙金瓦、雕梁画栋、书画文玩、珍宝琳琅都是东方美学的极致呈现。
就连暴雨后千龙吐水的景象都频频登上热搜,许多人即使冒着大雨也要去欣赏这样的壮美景观。
若你走出故宫,望向那颗“丝路上的明珠”——敦煌,另一种美便扑面而来。曼妙多姿的飞天、姿态万千的彩塑、神秘的洞窟……
100年前,整个世界为着这份美丽开创了一门学科——“敦煌学”。
今天,敦煌依然凭借着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让全世界人都心驰神往的朝圣之地。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左
胁侍菩萨
盛唐(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三星堆的青铜器仿佛把人带回到了
《山海经》
的世界中。那些奇异民族、山川河流和奇珍异兽,构成了上古文明的瑰丽之美。
还有“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瓷器、笔锋苍劲多变的名家书法、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唐宋文人的动人诗词……那是中国文人风骨所积淀下来的底蕴之美。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式炉 故宫博物院藏
当你真的去了解中国传统美学,才会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能量。
明代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了“
十二平均律
”的原理之后,直到18世纪,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巴赫才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
明代家具开创性的极简风格,即使几百年后,
依然影响着众多北欧著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明代大理石家具
现在流行的拉花,早在宋朝就已经流行开来。
宋朝的茶百戏,用茶匙就能在茶汤上作画,且画面栩栩如生。
远古玉琮上的神人面孔,是人类诞生之初的文化与信仰;
杨贵妃惊艳长安的《霓裳羽衣曲》,是揭开唐朝由盛转衰真相的密钥。
秦汉质朴、魏晋洒脱、唐代明艳、宋代风雅……多姿多彩的美折射着古人的生活智慧,也提供给我们一份理想生活启示录。
它如参天大树一般,为华夏民族打下根基,也荫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因此,中国传统美学,值得去了解,也需要去传承。
但中国传统美学过于宏大,它流淌在长达六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也散落在山水、壁画、文物、建筑、礼乐、书画、茶事、戏曲、诗词中。
如何找到线索,将散落的碎片拼成一副完美的长卷?
我们将历年的口碑美学课程集结起来,并选取其中的精华,经过精心梳理和策划,重装推出了
《给国人的美学课——从上古到明清,160回传统寻美之旅》
。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下图,开启美学之旅
包括
巫鸿、樊锦诗、祝勇、苏泓月、唐际根在内的26位顶尖学者
,将以历史为轴,从中华美学的源头
“上古”出发直到明清
,通过器物、绘画、书法、山水、诗词、建筑等10个维度进行精讲,用
160讲的惊人容量
,带你尽览六千年的华夏之美。
如果你想提高审美与生活情趣
,就不能错过这门课。
如果你想真正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了解历史
,这门课更是你的首选。
在此期间
(07.22—07.29)
购买课程的用户
价值159元的
《2024中国古代仕女历》
三联中读携手联邦走马制作
取自传世名画的仕女,凹成26个字母
中国传统色,氤氲点染365日
手摇机械感+月相变化,让四季流转肉眼可见
时刻提供审美情趣与灵感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开启美学之旅
他们中有
来自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的教授
。还有
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
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
他们既保证了内容的权威可靠,还会从最前沿的视角,刷新你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知。
还原中国传统美学的全貌
瑰丽、壮阔、古朴、清新……你可以用任何词来形容中式美学,但却没有一个词能体现出它的包罗万象。
因此,这门课会通过
10个维度
,带你去看美学背后的黄金侧面。
横向看
,
将视线拉长至上古到明清
,以更宏大的视角,帮你建立起自己的历史坐标系,生动讲述泱泱六千年华夏美学写就的宏大史诗。
纵向看
,
从诗词、绘画、音乐等方向启程
,与李白、王希孟、陆羽等历史人物并肩而行,看大漠飞天、赏雕梁画栋、品诗画香茗。
那些让
你向往的朝代、难得一见的国家宝藏、平常无从深入的领域
,这门课都会带你一一赏遍。
课程还会结合大量一手资料,保证内容的权威性。
比如讲明代美学,就会以
《长物志》
《遵生八笺》《味水轩日记》等明代美学集大成之作为详实可靠的史料参考。加上主讲人权威考据,全面呈现在别处听不到的珍贵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