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黄奇帆最新演讲解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04-24 22:54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4 18 日, 2024 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路径”主旨演讲。黄奇帆表示,新质生产力由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三个“新”构成。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选取黄奇帆演讲内容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黄奇帆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 9 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想就新质生产力谈一点我的理解。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大致由三个“新”构成。

第一个新是“新制造”。

我个人理解“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要称得上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要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所谓颠覆性科技创新,我认为以下五个新的标准至少要满足一个:

一是新的科学发现。 这是“ 0 1 ”、从无到有的,对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二是新的制造技术。 在原理、路径等方面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技术路线,却能够对原有工艺、技术方案进行替代的制造技术,比如未来的生物制造,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方式制造人类需要的各种蛋白、食品、材料、能源等。

三是新的生产工具。 工具变革在人类发展史上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因为工具的革新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比如 EUV 光刻机的出现让 7 纳米、 5 纳米芯片制造成为可能;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让新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等。

四是新的生产要素。 过去制造靠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未来还会有数据这一新的要素。新的要素介入让生产函数发生了新的变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会产生新的交叉组合和融合裂变。

五是新的产品和用途。 每一个时代都有进入千家万户的“四大件”“五大件”,近几十年是家电、手机、汽车,未来可能是家用机器人、头戴式 VR/AR 设备、柔性显示、 3D 打印设备和智能汽车等。

我们发展新制造需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为重点,“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第二个新是“新服务”。

服务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新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这个服务的重点在于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对全球产业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关于服务业, 世界经济版图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在各种高端装备里,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装备或者终端的 50%~60% 的附加值。 比如,一部手机有一千多个零部件,这些硬件形成的附加值占产品价值比例约 45% ,其余 55% 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芯片的设计专利等,就是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看不见摸不着,但代表这个手机 55% 的价值所在。

第二个特征,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越来越大。三十年以前,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 5% 左右,现在达到 30%

第三个特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 GDP 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 我们经常说美国服务业占美国 GDP 80% ,似乎有些“脱实就虚”,是不是有泡沫?需要注意的是美国 80% 的服务业里面有 70% 是生产性服务业, 70% × 80% 就是 56% ,也就是美国 25 万亿美元 GDP 里差不多有 13 万亿美元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和制造业强相关的高科技服务业。欧盟 27 个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是 78% ,这 78% 里面有 50% 是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是欧盟 GDP 39% 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他发达国家、 G20 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也大体在 40%~50%

对比之下,这三个服务指标恰恰是中国的短板,中国 2022 GDP 中制造业增加值占 27% ,服务业增加值是 52.8% ,但 52.8% 里面有 2/3 是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不到 1/3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占 GDP 比重约 17%~18% ,跟欧美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实现高质量的中国制造,必须把跟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搞上去。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 2019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和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和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共十大类。

这十个板块和制造业强相关,制造业的各种附加值,服务性的附加值都是由它来代表,如果不到位则制造产品不会高端化。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 30% ,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却相对滞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位置不高的根源就在这。

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存在结构比例与世界不同步的问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 2019 年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在 30% 左右,中国的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仅为 12%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一半以上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出口。我们有 3 万多亿元的服务贸易进口,进口的基本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都是外国服务贸易公司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的输出。

在这个意义上讲,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使中国服务业的 50% 是生产性服务业, GDP 板块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力争达到 30% 如果我们的服务业占 GDP 60% 60% 里面有 50% 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就能够占到 GDP 30% 。尽管还达不到欧洲( 40% )、美国( 50% )的比例,但是由现在的不到 20% 增加到 30% ,这增加的 10 个百分点,对现在 120 多万亿元的 GDP 来说就是 12 万亿元。

如果服务贸易也增加,从现在 12% 的比重增加到全部贸易总量的 30% ,使高端制造中服务价值能达到终端制造产品总体附加值的 50% 左右,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制造业的方向。生产性服务业上去了,新质生产力的制造也上去了。

第三个新是新业态。

培育新业态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变革,是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