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毛利率小幅提升,一季报延续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主要为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碳纤维,产能 100 吨,2019 年度实际产量 90.61 吨,实际销量 79.86 吨,产销率 88.14%, 产能利用率 90.61%。公司碳纤维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1.78 亿元,同比下降 5.73%,毛利率同比上升 2.01%;碳纤维织物实现营业收入 0.53 亿元,同比增长 127.22%,毛利率同比上升 5.49%。同时,公司发布一季报,预计一季度盈利区间 0.27-0.30 亿元,同比增长 10%-25%,延续 2019 年度稳定增长。考虑到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叠加我国推进国防建设,公司未来增长中枢有望进一步上升
。
2
、在建工程及期末总资产同步上升,看好公司产能扩张后增长潜力 。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 1.28 亿元,期末总资产 120,438.56 万元,同比增长 28.06%;资产负债率 18.64%,较上年同期下降 14.10%。同时,公司 2019 年与主要客户签订金额为 34,369.36 万元的《产品订货合同》,年内公司实际履行订单 22,390.58 万元,占订单总量的 65.15%,其余尚未完成订单正在履行。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新建 1000 吨/年国产 T700 级碳纤维扩建项目”将于 3 月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考虑到目前行业下游需求旺盛,且公司 2019 年结转在手订单充足,我们看好公司完成产能扩张后的增长潜力。
3
、对标西方差距显著,产业国产化赛道优异。
根据《2018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统计,2018 年中国的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总需求占全球用量的 5%、金额的 16%,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在于宇航级碳纤维下游需求以民用飞机为主(约 70-80%),现代高端航空装备为辅(约 15%-20%)。考虑到我国目前军机迭代趋势明显,民机领域以 ARJ21、C919 等型号为代表的商用飞机开始出现突破,同时航空航天用宇航级碳纤维市场具有准入壁垒高、供应商稳定等特点。公司作为我国国产化领先者,产品及生产设备国产化率高,技术水平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同时也建立了完备科学的研发模式,重视研发积累及知识产权。预计未来将核心受益于我国航空产业的高速发展。
4、
业绩预测
预测 2020-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6、2.67 和 3.50 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67、52、40 倍,首次覆盖,给与“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出现波动,产品毛利率出现下滑。
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以“技术领先,注重应用,技术向纵深发展,应用向纵横发展”为战略目标,用科技与创新为社会持续提供更高性能的碳纤维。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各项指标参数要求较高,在航空航天装备论证阶段即对碳纤维各项指标予以确定,目前公司所生产碳纤维主要为高端、高性能型碳纤维产品,已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着眼于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研发、制造,致力于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制造商。
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主业,坚持自主创新,围绕国民经济基础材料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开展制备工作,已率先实现了 ZT7 系列(高于 T700)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国家航空航天关键装备的稳定批量应用,并填补了国产 ZT7 系列碳纤维在该应用领域的空白。公司技术团队完全掌握了设计、工艺、控制综合等碳纤维制造核心技术,践行了国家对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必须自主保障的要求,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领域的领先者
。
我军军事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军机升级迭代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军用宇航级碳纤维丝核心供应商,多年持续投入的研发项目逐步落地形成销售业绩,产品订单大幅增加。2019 年,公司经营指标实现小幅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