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对App上的部分打分及评价的简单统计:
食堂外卖完成后,订餐客户可以直接在App上就本次订餐进行打分和评价,食堂管理人员根据客户评价对相应的员工给出及时反馈,以帮助员工自我检查、自我优化工作效率。
这只是信息化技术在该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之一,而该院后勤管理部门的最终目标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构筑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看到“绩效管理”这四个字,很多人自然会想到“绩效考核”。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传统的以绩效考核为主导的绩效管理方法虽然能够拉开后勤工作人员差距,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但随着时代和医院的发展,“德能勤绩”考核模式使得医院的考核指标偏离实际,本来作为员工前进发展标杆的绩效考核,实际中却常常流于形式,更有不少医院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用途简单化——“考核=打分=发奖金”。此外,绩效考核作为一个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员工因其产生焦虑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焦虑有时会引起他们对评估的回避、抵触,甚至影响工作绩效。我们不禁要问,绩效考核真的能有效提高绩效吗?
大量研究表明,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绩效管理。所谓的绩效管理是一系列以员工为中心的干预活动,它旨在用更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的单一的绩效考核。整个绩效管理系统强调了基于绩效目标的员工行为管理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绩效管理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
|
区别点
|
绩效考核
|
绩效管理
|
过程的
完整性
|
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
|
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
着眼点
|
过去
|
过去、现在和未来
|
方法
|
主管中心
|
双向沟通
|
着重点
|
注重结果
|
注重管理过程
|
指标设置
|
静态设置
|
动态参与
|
考核目的
|
奖罚
|
能力开发和提高
|
问题解决
|
事后解决
|
过程中解决
|
评价时间
|
期末评价
|
过程中不断反馈和期末评价相结合
|
管理者角色
|
裁判员
|
教练员
|
管理视角
|
视人力为成本
|
视人力为资源
|
通俗地说,“绩效考核”只管“考”,而“绩效管理”不但要“考”,而且还要帮助“考生”不断提高考试成绩。
该院借助信息化技术,在绩效辅导机制、绩效记录评价机制、绩效考核反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借助物联网技术将标准化SOP与信息化结合,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保证工作人员按照SOP完成规定作业,以达到必要的作业质量(如设备巡检等)。
通过AR技术,可以让后勤作业人员更方便地进行作业(比如在维修巡检时可以借用AR技术查看暗处的管路设备布局等)。
在云端建立知识库,将规范、图纸、文件、文档等材料集成到知识库中,方便后勤作业人员在需要时快速获得知识支撑,高效完成作业。
把专业技术题目集成到云端,后勤人员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完成继续教育答题,以保证后勤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持续更新。
构建用户满意度反馈机制:被服务的客户可以通过小程序、APP等方式对服务直接进行打分点评(例如:食堂订餐服务、维修服务等)。
构建全过程数据评价体系:借助物联网技术,将后勤服务自申请、审批到执行都纳入信息系统管理中,其产生的数据经过挖掘加工后就可以用于工作评价。
后勤员工借助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查阅自己当日、当月工作量,查阅对于自己工作的评价反馈。及时的反馈能让员工更好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修正,以保证更好的绩效。
管理人员根据由信息系统获取的大数据及日常报表,可以更容易发现单个员工、单个班组或者某个特殊服务对象的特殊问题,从而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制订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