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微信已经成为上下级和同级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使用微信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么通过文字,要么通过语音这两种方式。
在职场中与领导汇报工作、与同事沟通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使用微信语音,
不然你在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领导和同事认为你情商低、不懂事。
我不知道大家在平时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使用微信语音的习惯,我这个人是几乎不用微信语音的,我习惯打字。
当然使用微信语音也没什么问题,因为既然微信开发了这个功能,就说明它有它的好处。微信语音最大的好处是很方便,打字毕竟比较费时间,而且对于一些年龄大一点的人,他不会打字,或者打字速度特别慢,用微信语音就非常方便。
另外,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通过微信沟通,还可以增进感情、拉近距离,比如很久没有见面的父母、亲朋、恋人,通过语音听到对方的声音会倍感亲切,也可以缓解思念。
但是,微信语音一般只适合非工作场合,适合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家人、合作伙伴之间,不适合在微信群里使用,也不适合用在职场与领导和同事的工作场合沟通里。
为什么在这些场合要慎重使用微信语音呢?
比如领导正在会议室开会,在办公室刚好有人来汇报工作,在现场调研检查工作等等这些场合,听微信语音就很不方便。
在办公室如果使用语音外放功能,还容易被别人听到对话的内容。如果不使用语音外放,还得把手机拿到耳朵边上,不断调整声音到合适的音量,你能想象出那种费劲的样子吗?
实践证明,视觉的效率是比听觉要高的,我们看文字,眼睛扫一眼就知道大概的意思,比如几点几分到哪里开会,什么议题,需要带什么资料,着装有什么要求等等。
如果你发微信语音,可能得一分半钟才能把这些要求说清楚,而如果领导看你发过来的文字,30秒钟扫一眼就清楚怎么回事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不是有语音转文字功能吗?如果你真的用过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你就知道准确率有多低。尤其是如果你的普通话很普通,夹杂着方言口音,或者干脆说的就是粤语、闽南方言,要转成文字就更难了。
你给领导和同事发微信语音通知下午几点在哪里开会,他们当时听完是清楚的,但是中午吃完饭,下午要开会之前,如果没有记在本子里,他们可能又忘了。
这个时候他们还得把你的微信语音再听一遍。如果是文字,领导和同事拿起手机直接往前翻看,眼睛扫一眼,十几秒钟就知道,哦,是在十五楼会议室,下午三点钟,不用这么麻烦地去把一分多钟的的语音再听一遍。
另外,如果要把用微信发的重要事项、重要通知进行转发或者截屏,文字形式也方便得多。
如果你发的微信语音时间比较长,比如有五十秒,有时候听语音的过程中容易被别人插话、问问题、聊天打断,需要重新听一遍才能知道是什么情况。又或者网络不好,听到一半没办法播放了等等,容易出现各种状况,看文字就不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单位的微信群里也是如此,大家愉快地聊天、沟通,都是用文字,就你一个人发语音,尤其是如果你是个话痨,一发就好几条语音,看得大家都心烦。
你又不是林志玲,谁这么爱听你说话啊?尤其是如果你的声音很难听,还特别喜欢发,一件小事能发十几条语音,即使大家心里都很厌烦,但是也不会明着说出来。
所以,在单位的微信群里面,也是不适合发语音的。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随便发微信语音的人,都是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人,眼里只有自己。他心里想的是自己方便,自己舒服,自己爽就够了,哪里管别人方不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