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爱脑科学网
52brain.com我爱脑科学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破门亮灯”,官方致歉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哈尔滨亚冬会今晚开幕!山西选手姜鑫杰出战单板滑雪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哈尔滨亚冬会 | 宁忠岩、刘梦婷将担任旗手!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突发讣告!感动众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爱脑科学网

神经科学 | 学乐器真的对孩子大脑有帮助吗?

我爱脑科学网  · 公众号  ·  · 2020-10-31 14:42

正文


发表在《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神经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证据,表明学习演奏乐器可能对大脑有益。 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在注意力和记忆唤醒方面表现更好,与注意力控制和听觉编码有关的大脑区域更加活跃。


研究小组对40名10-13岁智利儿童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进行了测试。其中有20名儿童学了两年的乐器,每周至少练习2小时,定期在管弦乐队或乐团演奏。另外的20名对照组儿童,除了学校课程外,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研究人员通过先前开发和经验证的 “双峰(听觉/视觉)注意力和工作记忆(WM)任务”对他们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进行评估。在进行这项任务的同时,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监测儿童的大脑活动,检测大脑内血流的细微变化。


研究人员重新设计了Johnson & Zatorre的双峰注意力和工作记忆任务。他们要求参与者关注一对刺激中的其中一个,或同时关注这两个刺激,或者两个刺激都不关注:一个视觉抽象图形和一段简短的旋律,这两个刺激同时呈现4 秒(“编码阶段”)。两秒钟后,研究人员要求被试通过“是/否”识别任务来回忆这两个刺激(“记忆提取阶段”)。研究人员还同时测量了反应的准确性和反应时间。


Kausel博士和研究团队


两组间的反应时间无差异,但是 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在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明显更好。


文章的作者 Leoniee Kausel 博士说:“我们最重要的发现是, 似乎有两种不同的机制使得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在注意力和工作记忆任务中表现得更好。 一种支持更多领域一般性的注意机制,另一种支持更多领域特异性的听觉编码机制。”


“领域”指的是大脑如何对感觉形态(如热、声音或光之类的感觉类型)进行编码,而领域特异性和一般性的指的是对仅仅一种或多种感觉形态进行处理,“机制”是指发生的神经化学过程。在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中,这两种机制似乎都得到了改善。


Kausel博士对于让孩子学乐器也表示了赞同:“我建议这样做。 但是父母不应该只因为音乐课对孩子提高认知能力有帮助而替孩子报名, 音乐同时也会给孩子们带去快乐并且有可能掌握一门通用的技能,而且他们可以因此结识更多的朋友。”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英文原文。

文章译者 - 兼职编辑: 马尚
题图:Pixabay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期待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 Frontiers 中国办公室 ( [email protected] )。




以上内容来自 Frontier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