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终极博弈,您可以看到波诡云谲的做空与反击,您可以看到一次次危机背后的阴谋诡计与悲痛欲绝。您有线索、意见或建议,都可以与我们联系,邮箱是:[email protected];微信号:622006305.
作者简介:郑刚,中企海外风险管理专家,东方锐眼风险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一带一路”项目的践行者,反做空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
我这些年除了参与一些规划的论证评审外,更多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要说“一带一路”,我从2015年参与到“一带一路”风险论证与具体项目以来,参加“一带一路”各个方面的会议有几十个,而且我们也是一些重点项目前期论证与具体实操的建议提供者,也比较了解这一块实施的现状。现在“一带一路”很多还在规划之中,真正开始投资到位的就是中巴走廊,我们参与了中巴走廊的相关项目。
对“一带一路”,最近很多人有一些担心,就是我们出去了,钱还回不回得来,人回不回得来。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我们到这些高风险国家,或者是一些风险相对比较大的项目,这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我提出来一个整体的构想——中国企业海外风险应对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今天,我想从这样几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分享:
第一,“一带一路”实施的现状到底是怎么样?
第二,我会简要介绍一下几个关键国家的机遇和风险。
第三, “一带一路”我们出去了,我们应该有怎样的风险应对框架?我们的钱还回不回得来,我们的人还回不回得来。
“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丝绸之路?一个是海上的,一个是陆上,陆上我们主要做互联互通,说的比较直接一点,就是铁路、公路,尤其是管道、通信、基础设施,这是最主要的,当然这些首先都是由我们央企带头出去,然后我们一些大型企业再跟着出去。海上这一块,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要建设各个港口,并且建自贸区与保税区,方便我们一些产能的输出。
“一带一路”真正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大家谈了很多,我个人认为:所有的战略或宏大倡议都要还原到原点,还原到个体与企业,它的真正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我对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有一个总结——过去三十年,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就是欧美的资本和港台华人的资本来到中国沿海,利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资源,生产中低附加值的产品销售到欧美市场,这就是过去三十年我们经济发展的实质。但是到了2008年以后,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或者说已经到了天花板了,我们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我们的环境成本越来越高,我们的土地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欧美已经不能够再容纳我们的产业这样增长下去,再去抢占他们的市场了,所以他们搞TPP,搞TTIP。
五年前我到柳州的一家企业上汽通用五菱集团培训,之前我都没太听说过这家企业的,我给他们做培训。去了把我吓一跳,他们的第一千万辆车下线。当时我马上说:第一,你们做得很好;第二,国内市场很快就容纳不了你们这么庞大的生产能力了,你们要往哪里去?往非洲去,往东南亚去,往拉美去。不要担心自己的车卖不出去,非洲的路和桥是我们中国路桥建的;通信设备是华为与中兴的;钱是国开行与进出口银行出的,怎么可能你们的车卖不出去?以后我们要到非洲建立什么样的标准呢?我们就是要建立非洲人开中国车,吃中国菜,看中国电视剧才算有品位的生活,我们要有向多数发展中国家建立这类标准的雄心与勇气。但要走出去,其实还是不容易的,风险很大。
其实很多企业都看得到,海外才有更大的机会,华为这些年的成长经历就是证明。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单单是去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国家,我们去发达国家也是屡战屡败,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为什么?真正走出去,如果不是走国家层面,作为一个公民个人走出去,作为一个个体企业走出去,你会发现你走出去后“你只是一个点”,却在“面对一个整体的体系”。我们的政府经常有一个说法,我们是政府一个点在面对人家一个社会,人家经常是几个媒体、NGO就搞得你很难受。在另外的一个层面上,我们每个企业走出去,我们也是一个点在面对人家一个体系,他们的产业资本背后有金融资本、有商会、有国家级的智库、有新闻媒体、有教会,甚至人家有国家情报机关在后面做后盾,而我们一个点是永远不可能对抗一个体系的。所以说很大多数中国企业其实走出去是失败的,像华为的成功更多是传奇,是异数!“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什么?“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中国要在中国国家保障力量的后盾下,我们有计划、有步骤的成体系的走出去,这是我理解的“一带一路”的本质。
我们传统的贸易输出,我们要变成投资+贸易,比方说我们到这些国家它有很好的资源,它也有市场,但是它们没有基础设施,我们建基础设施,我们提供一个基本的,然后把我们的产品、我们的设备、我们的工程能力输出去。这确实是影响整个国际格局的一个大战略,这是从国际到国内一个联动的战略框架,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内地的几个经济区,通过“一带一路”最后纵向走出去。其实我们真正走出去,我个人感觉,这几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们现在在世界上的底气足了,但是我仍然认为,我们仍然是这个世界体系的后来者,真正你在国外会有感觉,这个世界体系绝大部分仍然是被欧美所主导和控制的,其实中国走出去是很不容易的。
最有潜力的中东西亚国家是伊朗
简单给大家过一下几个关键国家的情况,“一带一路”首先传统的是中东国家,这是包含在内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海合会国家,主要是沙特、阿联酋、巴林这些国家,机会在哪里呢?主要在这一块还是油气资源和基建项目,这一次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沙特的国王来中国,其实我们大部分拉动的还是这些项目。如果民营企业和资本要看这一块的话,除开快消、制造业,大型基建项目自己直接搞是很难搞得动的,还是要跟着央企和央企的这些项目和产业走,可能会比较好一些。
风险在哪里呢?对中东国家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沙特,现在的中东格局是一战以来奠定的,而现在又面临着一战以来的最大的变局。这个变局一个很明显的是2010年以来,包括历来作为中东格局支柱的沙特,都会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就像我们所有的领导人接班都是儿子接位,欧美是选举或者其他的家族,而中东国家,特别沙特这种国家,是兄长的位置由弟弟接,这就面临着八十岁的国王,几十个七十多岁的王子,这种权力接替绝对会有问题的,而且它的失业率很高、政权动荡、少数族群反抗,而且与伊朗还有政治对抗。
我们要做具体的投资,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国家具体需要什么,包括主要跟哪几个部门打交道。比如去阿联酋,在那边已经有利益关联的、主要的中国公司主要是一些央企和大型民企,如果你要去找机会,应该要沿着这个路线,沿着这些公司他们的战略路线去发现具体的风险,也应该跟着这些先行者和央企去找相关的机会。
再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是伊朗,中东未来真正会上升的国家。美国压了他这么多年压不住,哪怕这一次再延长制裁。其实像欧美,最后打不败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估计伊朗是他们确实压不住的,所以说伊朗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那么,伊朗有什么机会呢?
第一,美国延长对伊朗的金融资产窗口期,首先他的油气会有更多的投资,然后他的美元被解冻,他是中东唯一有比较好工业化基础的国家,而且他是处在整个中东的油气管道的中枢,我们叫TAPI的这样一个规划管道路线,伊朗处在关键位置。在伊朗这个国家里,到伊朗你会发现,最值得打交道的,许多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伊玛目命令执行总部,就像我们改革开放早年特殊的某些央企(中信、华润)一样,所以在那边做生意一定是政治经济学。
巴基斯坦的情况,首先是跟中巴走廊相关的51项协议清单,中国在中巴走廊的主要机会,第一在能源里;第二在交通里,这也是目前中巴走廊主要的设施。另外,这个是我们现在提出来,以后中国汽车行业的零配件要进入巴基斯坦,为什么?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很明显,第一,他们已经到了要进入汽车社会的前期,而且他有汽车需求的刚需,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女士是不能够跟陌生的男子在同一辆汽车的,只能坐她家的车,所以这意味着只要能买得起车,能够分期贷款,他一定会买车,但是巴基斯坦现在绝大多数的汽车全部都是日本二手车,想一想我们的比亚迪,想一想我们的奇瑞,我们的新车做出来估计都比他的二手车要便宜。这里面要进入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机会,将近2亿人口的一个国家,光是汽车零配件这一块会有多少,现在还只有一汽在卡拉奇有一个年产不到一千辆车的装配厂,所以这块的机会非常大的。当然还有传统的航空航天,还有钢铁水泥建材这些领域。还有这几个关键电站项目,这块主要是中电建与三峡主导的。
刚刚讲的是对一些大型企业的机会,对于我们中小企业的机会主要是快消品,因为他的生产资料相当匮乏,包括各种各样的服装,据我所知,咱们东莞很多的企业家现在都跑过去找机会,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在当地能够落地,但是因为伊斯兰的文化、当地工作节奏有很多与我们不同的地方,这背后有一个跨文化管理的问题,这对多数中国民营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困难。移动互联网也有很大的机会,包括跨境电商。
跟巴基斯坦打交道关键性的有几个部门,中国公司关键有几家公司,进去找到他们沟通,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另外,进入巴基斯坦,还对我们国家的关键城市喀什,会有重大的拉动作用。
巴基斯坦将进入风险高发期
我们可以看一下瓜达尔港对中国整个的战略布局的意义,瓜达尔港离波斯湾、离中东很近,但铁路有重大风险,现在并没有正式立项,如果未来可以连通,大家想象,我们对整个中东的影响力,再加上我们海军的港口在吉布提这个地方,在非洲的第一个高速铁路亚吉铁路在这儿。大家要有一个很重要的认知,过去五百年所有进入非洲的全部都是坐着船和坐着飞机去的,从来没有过大规模的铁路进去,如果中国真的把铁路拉通了,非洲的资源、非洲背后的增长潜力可以说是无限的,所以最后林毅夫还加了一句话,“一带一路”还得要加一洲,就是加非洲。
伊朗这边跟印度合作也建了一个恰巴哈尔港,跟瓜达尔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印度人总是说的多干的少,我们瓜达尔港不声不响,去年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了,但是恰巴哈尔港现在还在规划过程中。这些国家确实风险是非常大的,以巴基斯坦为例,首先是它的党派斗争和政治不稳定,像他们现在的执政党谢里夫总理,他是穆盟的首脑。巴拿马文件曝出他的家族有巨额的政治献金,有利益冲突,这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巴基斯坦现在一个重大的风险就是,马上会迎来2018年大选,如果中间出现问题的话,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政府签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很大的问题,它的地方政府的违约和拖延,它们的政府是弱政府,不像我们的政府,它们联邦政府签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会作数,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些项目,基本上没有不被拖延的,因为很多都是世界银行和私募基金的项目,这里的财务成本都很高。腐败和潜规则就不用说了,巴基斯坦这块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恐怖袭击。
再一个,比方说到一个地方投资,除了恐怖袭击,还有有组织犯罪。卡拉奇,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我们了解到他的黑帮的分布,主要有哪几个黑帮,如果我们要去投资,我们都要关注到的,你不了解,你被他敲诈了你都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很多很小的东西在国内是小事,到境外就会变成大事,会让你整个项目没有办法正常运转,我们了解到每个黑帮的分布,和它依托的法院是什么。
还有什么风险?社会和文化风险,这一点对于咱们去“一带一路”国家是非常明显的,我可以明确地讲,现在中国人在这一块对中亚地区文化了解有限。比如我们说的巴铁,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存在都是政治和军事存在,外交官、央企和军方的人面对这些问题都很有经验,但现在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巴基斯坦,现在的文化冲突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在有些人把犯罪手段也输出了。现在人员交流多了,反而很多文化冲突、社会冲突增加了。
运营管理风险。别看你技术好,有政府支持,但是运营管理风险解决不了,还是赚不到钱,一定会亏损的,像中亚一些国家一天五次祈祷,像我们这样,一个会没开完,人家就出去了,先去祈祷,这种情况是超出原来国人的认知范围的。包括在发达国家也会有很多,像我们国企投资的非政治化,还有我们的合规风险,大家知道的最近的就是中兴通讯,因为给伊朗做了一个违规的生意,被美国罚了几十亿,当地的工会和NGO抵制,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典型的案例。
人家连美军都不怕
我们有这么多的风险,但还必须还是要出去,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制造业这么大的产量,这么强大的工程能力,光憋在家里真的会憋死,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去整合资源,去赢得市场,去做全球布局,但是风险不解决是不行的,刚开始还可以说是交学费,但也不能总是交学费。那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企业传统应对风险的手段是哪些呢?
第一,我们可以风险转移,买保险是我们最直接的方式,我们也可以不到这个地方来投资,还有一些企业去硬扛,但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