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占豪
独立思考·客观理性·中国立场·百姓视角·平实文字·分享天下事丨国际局势·财经投资·国学哲学丨14、15年度自媒体百大人物/自媒体最佳表现大奖/最受中国企业关注的自媒体账号丨我们一起同行,我们一起进步!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占豪

“双十一”千亿狂欢背后折射电商分水岭

占豪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11-16 02:56

正文

文/马冉


日前,一位名为“广州阿富”的神秘人士花重金包下《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整版喊话“杭州老马”,要为四年前“杭州老马”与“北京老王”的“亿元约定”买单,一时引发全民猜测和热议。




而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阿里策划的全球狂欢节,销量突破1200亿,一时轰动。但“广州阿富”再度在《 广州日报》《浙江都市快报》头版整版发声,称虽然双十一突破1200亿,但是电商已经到了拐点,马云亦表示新零售必须要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代表线下的“北京老王”和代表线上的“杭州老马”,胜负依然难料。





豪掷亿元,惊天赌局赌上中国零售未来


“广州阿富”是谁暂且不表,但四年前“杭州老马”与“北京老王”的“亿元约定”在商业圈倒也不算什么秘密。


2012年12月,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王健林与马云双双出席。“咄咄逼人”的马云突然发难,直言到2020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将超过50%。不甘示弱的王健林表示,如果事情真如马云所言,他愿意输给马云一个亿,反之,马云就输给他一个亿。这就是著名的“马王亿元对赌”。



分别代表传统零售和电商的两大巨头,在公开场合的亿元对赌不仅吸引眼球,也被视为零售业的未来之战。


尽管在随后的采访中,王健林表示这个“赌约”只不过是两人开的一个玩笑,但2013年,马云仍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如果我输了,是这个社会输了。”豪言背后,是其必胜的雄心。


万万没想到,在2016年10月13日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却称,电商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并表示未来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时代。难道剧情会就此反转?


不管这“赌约”是不是个玩笑,在2020没到之前,胜负也尚未定格,但“广州阿富”一直是王健林的坚定支持者,如果马云输了,他甘愿代付这一个亿。


新零售不等于“线上+线下”,而诞生于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


“广州阿富”即叶国富,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他要演绎的不仅仅是拔刀相助的故事,也是对未来零售业的勃勃野心。以下是作者与叶国富的谈话内容:


作者:您为什么对这个“赌约”如此在意?为什么您敢为马云的认输买单?


叶国富:我做了十几年的零售业,一直在思索零售业的商业本质和核心能力。四年前当马云和王健林打那个赌的时候,我就非常关注,一方面这反映了大家对零售业的未来趋势的判断,一方面也将决定我创业的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走向。


我之所以认定马云会输,就是认为他当时其实并不懂零售,简单把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对立起来看本身是错的,认为电子商务会超过实体零售更是错上加错。我认为,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区分只是从业者的角度,喊出电子商务将会超过实体零售的口号的都是那些电商企业,他们需要以颠覆者的姿态去做品牌,但他们对零售业本质的了解并不如我们这些做实体零售出身的人,电商不可能在2020年超过实体零售。所以马云必输!


早些年,因为互联网红利,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相比确实有营销和渠道成本低的优势,实体零售因为运营效率低导致价格高起,而且用户的购物体验又很差,确实出现了实体零售干不过电商的现象。但最近几年,随着实体零售越来越重视客户体验,而且努力利用互联网去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他们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都要高于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而电商企业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将会形成新的均势,电商企业不可能超过实体零售。纯粹的电商企业越来越难,一些早期的互联网电商品牌都在做实体零售,连小米都开始在线下开设体验店了。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客户,我们需要从客户的视角考虑问题。消费者关心的是如何便利地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至于是从实体零售店买的,还是电子商务渠道买的,并不重要。不管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子商务,都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并努力提升运营效率,真正做到“优质低价”。实体零售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工具手段去提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营销和渠道的效率,电子商务企业也需要通过设立线下体验店去优化用户体验。所谓的新零售,不是一个简单的线上线下融合的问题,而是利用各种工具和载体同步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甚至深度整合到供应链里面去,为客户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美国的COSTCO和日本的优衣库都在做这样的事,名创优品也在做类似的事,这就是未来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现在还讨论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谁干掉谁已经过时了,我很高兴看到马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未来的趋势,以及商业的本质,踏踏实实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而不是谁干掉谁的问题。


作者:双十一已经成为电商的节日,您怎么看双十一现象?


叶国富:我认为“双十一”也已经过时了。一些零售企业为了迎接“双十一”,先是调高原来的价格,然后在双十一打个对折,玩个促销的噱头,实际价格有些比平时还高,这样有什么意思呢?!电商平台为了在“双十一”这一天冲交易额,把双十一前后一两个月的购买力都集中在双十一这一天释放,这一天的数字是好看了,但放在全年来看其实变化没有那么大。当然,双十一增加了很多话题和谈资,也算是有一些正面价值吧。


我认为,真正有出息的零售企业应该在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上下功夫,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而不是整天玩什么促销的噱头。名创优品从不搞什么“双十一”,我们也很少去做促销打折,我们的价格一年到头都很实在,我们不忽悠消费者,踏踏实实地为客户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做企业的本分。


“优质低价”占领市场,新零售路在脚下


作者: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对此您怎么看?您对未来的零售业有哪些预判?


叶国富:马云说的“新零售”并不新,美国和日本的一些零售企业早就这么做了,名创优品也在这么做。所谓新零售,无非是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垂直向后整合供应链系统,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商品,并把零售和金融结合起来,重新塑造零售业的商业模式,这也是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美国,COSTCO早就在这么做了,他们采用会员制,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会员费,再利用这些消费需求垂直整合供应商,为消费者选择优质低价的产品,甚至还参与产品的设计,深得消费者的喜欢。名创优品也在这么做,我们是一家快时尚设计师品牌,我们深度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而且利用庞大的渠道优势去整合供应商资源,争取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


我们现在还没有做电子商务,但通过扫码送购物袋等方法,已经积累了2000多万的微信粉丝数。国内没有几家企业有这么庞大的消费者数据,我们要做电子商务其实很容易,但我们不会为了做电子商务而做电子商务,关键还是要看提供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我们还在布局消费金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便利,这也是下一个利润源。


作者:名创优品为什么能在3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名创优品还打算在生活快消品市场撬动哪些领域?


叶国富: 名创优品在不到3年的时间,已经在15个国家开设了1500家店,现在每周都在海外国家有开新店,而且已经有30多个国家在准备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全球开店的国家将会超过100个,并计划在2020年之内再开7000家店,其中90%的新店在海外。我们的店铺覆盖既有新加坡、香港、韩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也有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我们还设立了一个“一带一路”办公室,就是希望能响应中央号召,把我们的产品输出到全球各地。




我们每周都会接到海外80多个电话要求合作的,还有很多投资人要投资我们,这也是一种认可。在零售业普遍不景气的今天,我们没有电子商务的噱头还能发展那么迅速,我认为还是抓住了零售业的本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打破了“便宜无好货”的习惯认知。这是很多企业想不通也学不会的地方,有很多企业在模仿我们,但往往开张几个月就关门了,运营方面他们根本不明白我们在做什么,知道了也学不会。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其实也没什么秘密,无非是同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真正做到了“优质低价”。大家都在说“优质低价”,其实这个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有三个硬功夫:产品设计和选品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的运营能力。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不断积累和精进才能获得。我们在这个行业默默耕耘了十多年才有今天,我们有一支能打仗的团队,而且不断有优秀人才加入我们,这个团队在整个零售行业都非常出色,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寄语年轻创业者:专注匠心,贵在坚持


作者:您认为企业家最稀缺的品质是什么?对于“双创”潮中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叶国富:企业家最稀缺的品质是专注和匠心。我创业十几年一直做零售,而且不断地思考这个行业,不断优化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解决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我大多数时间都在经营第一线,要么和设计师在一起选样,要么去供应商那里看厂,这些年一直不敢懈怠,双休日也经常在工作。只有专注才可能做到专业,只有坚持才可能寻求突破,名创优品现在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都是专注和坚持的结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家看到的是名创优品在最近几年快速崛起,但看不到的是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专注和坚持,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对于“双创”潮中的年轻人,我希望他们踏实一点,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认清自己的能力,专注在一个领域坚持,而不是人云亦云。各行各业都有机会,也都有成功的企业,但每个行业都不好做,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是少数,他们都是多年专注和坚持下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市场变化迅速,技术和产品更新很快,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变化,但又要深度思考商业的本质,善于从变化中发现不变的规律,踏踏实实地打造团队、做好产品、服务客户,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