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llStreetTequila
WST是拥有500多位精英导师的一站式平台,所有导师均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顶级投行、管理咨询公司、四大及FLAG科技公司,我们帮助学生斩获顶级公司的Offers并完成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软 WSL 2 将在未来支持 Arch ... ·  9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下载 DeepSeek 将判 20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不转管理就凉了?35岁普通运维人出路在哪里?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关于大S,大家到底在意难平什么?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线上 Linux CPU 100% 故障排查总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allStreetTequila

摩根大通投行部车轮式面试,心累

WallStreetTequila  · 公众号  ·  · 2017-10-11 09:00

正文

在找工作的旅途中我认识了许多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也学到了很多技巧以及一些看问题的新角度。自己一直是得到帮助的那一方,而且最近收到的很多问题也有其共通性。谨以此文总结一下我之前申请香港投资银行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们。

——写于2017.9

知乎账号:21shots



1

目标设定:香港投资银行


我当时主要参加了香港投资银行的Recruitment,求职时间是在大三的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不过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 投行招人越来越早 。摩根大通今年甚至采取了Rolling Policy。所以大家如果要申请的话,还是最好早做准备。


以下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Timeline (我个人没有按照这个Timeline,因为我一直到10月底才开始对投资银行感兴趣,所以准备得有点仓促。这个Timeline是我根据身边朋友的经验以及学长学姐们的建议总结的,希望更有帮助)



2

准备阶段

了解各投行业务结构及项目分配


大二暑假的时候可以花点时间了解一下银行的各个部门,比较popular的有:


  • Investment Banking

  • Sales & Trading

  • Equity Research

  • Asset Management


然后 参加9月份各大银行的Info Session ,了解每个银行的业务结构以及项目分配制度。因为有些银行的分组不太一样,所以 相应的项目分配制度也会不同 。比如JPM的实习生会在两个组里实习(每个组大概4周),而Citi采取Pooling的制度,所以实习生的分组比较不确定,但是同时也可能会有更多行业的Exposure。很多时候这些信息并不会在他们的官网上。


(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当时在报美国大学的时候觉得每所学校都是一样,因为他们的官网总是说我校这个也好,那个也强,感觉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牛逼)



所以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我觉得可以采取两种办法:


  • 看Forum以及一些第三方的报道 ,我一般会看一下WallStreetOasis,Glassdoor

  • 第二个就是找在这个银行的全职人员或者之前在那里实习过的学长学姐聊天( Coffee Chat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Alumni Network 。One Tip Here:聊之前想一想你想问的问题有哪些,大概地组织一下思路,这样聊天的时候会更加有效率,同时也是相当于show respect to their time。如果是一些网上可以查到的东西,最好还是自己做research,因为学长学姐们也很忙而且也肯定有很多这样的Coffee Chat等着他们~


这个准备阶段会 让你对各个银行了解得更全面 ,了解自己想要报的部门,同时也有助于你对于“Why investment banking/Why our firm”这个经典面试问题的回答。有的时候甚至有彩蛋,那就是和你Coffee Chat的人觉得你很赞,直接给你Refer进入第一轮面试。


【不过不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去Coffee Chat/Network,这个只是一个by-product而不是核心】


香港投行Networking Culture不比美国,很多时候还是看 学校背景和实习背景 (也就是你的简历);美国投行的面试90%以上都是需要Networking才能拿到的,特别是不走OCR的。不过,凡事都有特例~ 我自己后来带过一个非目标校的学生,按他的学校背景申请香港是很难拿到面试的,但他还是凭借顽强的Networking拿下几家大投行的面试,并最终拿下offer。



3

网上申请


上公司官网,投简历,填申请资料。有的公司会在你递交申请之后给你一个Online Test,经常包括Numerical和Reasoning。准备的话可以去论坛上下一些题库做一下, 刷题非常重要!



4

精华简历

我看过上千份简历后的总结


虽然没有做过HR,但是也看过上千份简历,综合而言有以下几点建议:


1. Principle of 3s:


每一个经历下面应该至少有三个bullet points来阐述你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最好是有数字来支撑)如果你连三点都想不出来,那就证明你这个经历没有什么故事 (或者你没有好好反思 -> 常见问题),你也就没有必要放在简历上面了。


质量比数量重要,简历是你成就的精华版而不是浓缩版。


2. Quantifiable results


Version 1: Improved the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of the company


Version 2:Conducted supplier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of the company,which led to 20% improvement in profits


同样的一件事,但是后者有更详细的信息以及更令人信服的数据支持。


3. Consistent formatting:


看上去很微不足道,但其实很重要。银行属于professional service,所以专业程度也体现在对于细节的完美追求。如果你用了Jan 2014来表示日期,那么整篇简历也应该用这样的一个格式。


投行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超乎你的想象。


4. Share your resume: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这些要点,但是写的时候 总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而且很多小错误很难自己发现或者甚至自己都不觉得是错误。 当resume完稿,过了自己的审核之后,可以把它发给朋友、同学以及学姐学长们看看,寻求意见。这是提高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5

轮番面试

通过面试各环节的秘诀


第一轮面试:电面(两个或三个)

可以看WST推荐的两本Guides(文末可领取此福利)


Technical:



可以先自己看一下Guide,然后不懂的上网去查一下争取把相关的知识点弄懂,然后再遮住答案自己试着回答一下这些问题(就像大学里的考试一样,弄懂知识点不等于会做题目)


基础打好后再找学姐学长们进行轮番Mock Interview,正式面试前最好每天保持一次Mock,提前适应面试状态


Behavior:


两个建议:

第一是我一直推崇的一个方法:


一张白纸 + 一支笔 + 20分钟的头脑风暴


把自己之前做过的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列下来,想一想做这些事情的顺序,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对自己学到了什么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什么影响,(PS:可以通过这个联系到Why investment banking)并且通过这个过程筛选出对自己影响最大、让自己最特别的事。


第二是 STAR approach


  • Situation - 解释这件事的起因

  • Task - 任务

  • Action - 你做了什么 (注意是“你”,不是“你们团队”)

  • Result - 结果


虽然听上去很简单的一个方法,但是却非常非常实用!我之前在给朋友做mock的时候发现中国学生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Rambling,讲了3分钟还没有进入正题,这个STAR approach能够 帮你专注在最重要的细节 ,在2-3分钟内讲完你的故事。


第二轮面试:终面(车轮式 vs Group Interview)

Superday这个有很大的差异,比如UBS会有individual 1-1 interviews加上group project,JPM是4个back-to-back 1-1 interviews,所以go back to the same solution -> 问学姐学长或者其他过来人(而且一般HR会在邮件里写出面试的形式,所以一般你会提前几周知道)


不管是电话面试还是Superday, 面试完后记得写Thank-you notes, 最好是personalized。 不管面试结果如何,这个面试官都花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来聆听你的故事,所以都值得感谢!


Last Step => OFFER~ Congrats!!! :)




6

我的申请心得:不可忘记的核心思想


在申请的过程中紧张、担心、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毕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进程, 也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平常心非常重要。换一个角度来对待申请,这个过程也会变得非常的有趣甚至充满惊喜。


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 在申请过程中,比拿offer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认知。 这个说法很鸡汤,但是作为过来人我真心非常相信这一点。因为这个申请过程,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 什么,也更让我了解金融这个产业,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坚定我想去尝试的想法。


2. 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如果没拿到Offer也许是自己不适合这个公司或者这个行业,现在早点知道比进了公司才发现的机会成本低很多。所以在好好准备了的基础下展现自我即可。 不要用结果来评判个人能力,不要背上无谓的心理包袱。


3. 面试官们也是普通人, 把每一次的面试当做一次对话的机会 。特别是Final Round的时候面试官们都是公司的高层,面试就相当于是我们讲自己的故事让他们更了解我们。


最后的最后:


生命是一条线,实习只是一个点,不要因为这个点而忽略了你整个生活。


Life is a journey


虽然有的时候也会迷茫

也会偏离轨道

但我希望我能一直坚持这个原则生活

在有限的青春里体验各种不同的经历


Be an idealistic realist


更多金融求职问题,尽在作者知乎。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文章最后的“ 阅读原文 ”,直达知乎主页。


最后小编为准备进投行的同学们

准备了顶级投行online test、Break Into WallStreet 400

投行面经整理等等


本期福利

1

Break Into WallStreet Guides


一本Technical,一本Behavior

助你电面百分百成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