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钱,王宜堂早出晚归,行走6公里上下班,换下皮鞋,换上胶鞋……省下的钱,都用来帮助困难群众。
“他爱人有贫血症,两个孩子在上学,他工资就那么点儿,但从来不抱怨有困难。他说得多的,是群众的困难,村民出行的困难。”九仓镇群工办主任陈德伦回忆。
三涨水村横插组的苗族汉子杨光海,一提到王宜堂就直言心痛。
杨光海爱人得了白血病,花了七八万元也不见好转。爱人从医院接回家那天,王宜堂连夜赶到杨光海家看望。临走时,王宜堂将身上仅有的50元钱给了杨光海。
从此,王宜堂就成了杨光海家的常客。王宜堂每次去都会买上慰问品,或者给杨光海爱人一两百元慰问金,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安心进行治疗。回到家里,王宜堂发动身边人,甚至呼吁网友为杨光海一家献爱心,很快筹集到了8000多元善款。
在三涨水村,念叨王宜堂的好,接受过他的帮助的村民举不胜数。侯保华患有肺结核,几乎丧失劳动力,一家人仅靠爱人支撑。好在有王宜堂关心,依托政策,侯保华的危房得以改造,还养起了两头猪、两头牛、两只羊,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几年的帮助,我的家庭环境变了样。可王宜堂,仍在继续帮助我。”侯保华说,二女儿考上大学后,王宜堂每个学期都要为孩子解决四五百元的生活费。丈夫离开三个月后,妻子曾德萍才慢慢知晓,王宜堂用工资资助困难家庭和读书娃的事。
三涨水村是省级贫困村,贫困户达154户。几年来,通过王宜堂和全村党员干部找项目、要资金,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三涨水村变了样,通村公路全硬化,群众出行不再难;群众土木房变成小洋楼;不少农家还买起摩托车、面包车和轿车,所有贫困户都有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王宜堂保持着省吃俭用的习惯。走乡串寨,临时租用村民的摩托车。在他陈设寒酸的家中,墙壁上的挂历记满了乡亲们密密麻麻的电话;另一房间的墙壁头,挂着村民收入状况的表格,默默地诉说着一个村干部、一个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