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扔書
专业分析美术史书籍,深入解读展览与拍卖,理性且深情,扔书给你讲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昨天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昨天  
疆土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扔書

绝版十年!这部书终于加印了

扔書  · 公众号  ·  · 2025-01-23 21:32

正文

微信公众号全新改版,欢迎点击上方 “扔書”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更容易找到推送的新书噢。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文征明 唐寅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

活跃于明代中期江南地区的文人画家:沈周(1427—1509)、文征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仇英(约1494—1552)等四人,文采风流,绘画书风成就卓越,人称“明四大家”;他们出生与活动地区以苏州地区为主,此处旧称“吴中”、“吴郡”,形成的书画风格称为“吴派”。

沈周 山水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吴派明四家的作品质量兼备,向为艺术史界所推崇,1973至1974年间,时任台北故宫前副院长江兆申(1925—1996)曾策划“吴派画九十年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结合研究成果有系统地推出明四大家展,出版的图录获得国内外艺术史学界高度评价。

文征明 兰竹

细读四十年前《吴派画九十年展》图录,是以明四家中最长寿的文征明生卒九十年为经,以编年方式带出其他三家,展览分三期,展出时间长达一年半,共选展202件作品,引起了中外艺术史学者重视。图录序言中特别记载,三位美国中国艺术史界重量级学者方闻、高居翰与艾瑞慈前来看展,在那资讯不发达且差旅费昂贵的年代,研究者要远渡重洋前来拜观真迹何其困难,取得影像也是十分不易的。“吴派画九十年展”原未规划出版图录,方闻教授观览后认为展览默默撤下,不留痕迹,甚为可惜,遂协助取得任教的普林斯顿大学四千美元补助,促成图录出版,保留了策展人对吴派作品的诠释与展览成果,也对明代绘画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唐寅 班姬团扇

有记录可考前来看展的三位教授,其后非但各自有相关吴派著作,影响更及于他们任教大学与指导的博硕士生,或可说二十世纪后半明代绘画研究是在此展基础下逐步形成的。一九七八年,高居翰教授出版了他的名作《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征引了《吴派画九十年展》的研究成果;其后又发表《山外山:晚明绘画》继续追踪吴派的影响。本院所藏明代绘画,特别是吴派作品的重要性也因此展而确立,多幅本院重要的吴派作品被收入1999年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明》中。总言之,“吴派画九十年展”掀起中国艺术史学界对吴派绘画更细腻的关注与研究。

仇英 仙山楼阁

时光荏苒,匆匆已过四十载,随著学界与博物馆资讯流通与开放,明四大家研究资料越来越丰富,议题也更趋多元宽广,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的同仁汇聚了前人的研究心得与资料,决定重新策划“明四大家特展”,并拟定于2014年元月至十二月分四档展出,以完整呈现吴派书画发展的样貌,期望观众能更深入瞭解吴派精湛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文化意涵。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文征明 唐寅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

“明四大家特展”承袭前人研究成果,以画家为主题,更深入细考了四位画家的生平事迹、师承影响、艺术风格、社群网络及影响,以254张作品,有系统地为观众介绍了明四家的画风源流与演变。策展工作进行了两年多时间,动员了书画处十一位研究者,分四组对明四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他们完成了展览,编辑了图录,也精进了自我研究,撰成十一篇论文,包括:
陈阶晋《沈周的艺术渊源与交游——以展品选件为例》
何炎泉《沈周书法风格之发展与文化意义》
陈韵如《我在丹青外——沈周的画艺成就》
谭怡令《停云逸趣——文征明绘画欣赏》
童文娥《文征明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意涵》
吴诵芬《严谨到底——文征明的书学态度》
林莉娜《万里江山笔下生——唐寅诗画山水赏析》
郑淑方《唐寅笔下人物的风格类型》
陈建志《唐寅书法的取舍》
许文美《仇英绘画艺术的发展——以展品选件为例》
刘芳如《本尊与分身——从几组作品探析仇英的绘画风格》等。
并辅以图版说明、款识印记、释文或年谱,所有成果汇集在已出版的四本图录中。更期盼“明四大家特展”一如“吴派画九十年展”,抛砖引玉,掀起新一代的中国绘画史研究热潮。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明四家以沈周年纪最长,故第一季以“明四大家特展——沈周”拉开序幕,展出六十余组件沈周与其相关的书画作品。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苏州府长洲县相城人,出身书画世家,一生不应科举,富收藏,纵情于诗文与书画创作之中。他交游广阔,经常与苏州文士诗画酬唱、品赏鉴藏,是当时苏州地区的艺文领袖。在绘画方面,他传习宋元诸大家,山水虽以元四家为宗,又参以马远与夏圭劲健的笔墨,既有元人之苍秀,又具宋人之雄奇,于明代中期开创新局,是吴门画派的领袖,对当代与后世的画坛影响深远。书法方面,沈周钟情于黄庭坚体,在当时崇尚台阁体的书坛上独树一帜,奠定吴门书风的基石。

沈周 雨意

沈周 写意册之一

沈周 致应龙先生亲谊尺牍

特展分“沈周的艺术渊源”、“沈周的书法艺术”和“沈周的画艺特色”三单元,通过沈周的书画作品,展现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并钩勒出吴派风格的发展脉络。特展图录,除了深入介绍沈周的作品与影响之外概括了沈周艺术的全貌,俾使读者对沈周的书画艺术有较完整的认识。


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
台北故宫博物

明四大家特展——文征明
继第一季 周展之后,第二季展出文 明书画。文 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壁,后以字号为名。改字 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为人行事严谨,本有意仕途,九次进京赴考,皆未考取功名,嘉靖二年(1523)经推荐为翰林院待诏,后因官场生涯与其理念不合,嘉靖五年1526)辞官归里,致力诗文书画,遣性自娱,成就不凡。文 明是四大家中最长寿的一位,子嗣能继其业,加以生徒众多,对明代中晚期的书画影响至钜,和 周并列吴派领袖。


文徵明 溪亭客话

明的书法广临前代名迹,习字甚勤,自言每天晨起必练字,终身不怠。擅长各种书体,小楷和行书最具个人特色。小楷精整劲利,九十岁仍能作蝇头楷。行书姿媚而遒劲,传世作品以行草书居多。绘画初拜 周为师,后在丰富的家藏和广泛的交游影响下,临习各名家作品,建立自己独特的风貌。兼擅水墨、设色,水墨浓淡墨色层次变化生动;设色多青绿,虽为重彩,却能展现清新雅淡的韵味。笔法有细、粗两种面貌,细者秀润清劲,粗者苍劲老练。又因其能书善画,故绘画中常见书法意趣。绘画题材以山水为主,然亦偶作人物、花鸟,或简淡,或 稳,都具文人雅逸丰神。


文徵明 花卉册 寒香仙伴


文徵明 书太上常清静经 局部

此次展览分书法和绘画两部分。书法以“书法发展”和“书法入画”二单元,说明其书风变化与其书法对绘画的影响。绘画以“绘画发展”、“仿古风貌”“一稿多本”和“花鸟人物”四单元,呈现其山水画不同阶段多样的风格特色,并展出量少质精的花鸟、人物画作品。


明四大家特展: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四大家特展——唐寅
沈周与文征明之后,“明四大家特展”第三档选展的是唐寅七十组件作品。唐寅,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以工诗善画闻名于士林。历史记载下的唐寅,天资聪颖,十六岁苏州府试第一,誉满吴中,以年少轻狂于文坛与艺坛同时崭露头角,开启了他前程似锦的文士生活;他十七岁的画作《贞寿堂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可惜好景不长,二十四岁开始命运逆转,父、母、妻、妹相继亡故,顿失依靠;服三年丧后,意图振作,曾作《夜读》诗言志:“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参加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应天府乡试,又高中榜首解元,名满江南;然不幸的事接踵而至,就在他踌躇志满参加翌年会试时,因陷考题舞弊案,被谪贬为吏,唐寅耻不就,从此看透功名利禄,远游于闽、浙、赣、湘,寄情于山水诗文书画创作,以笔墨谋生。根据记载,唐寅一生曾有三位妻子,元配徐氏在他二十五岁左右时病逝,续弦也在他三十一岁时被休,最后娶沈氏为妻,夫妻恩爱,终其一生以卖画写诗维生,追求花间酒醉放浪生活,正是:“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唐寅 震泽烟树图轴

(传)唐寅 嫦娥奔月


唐寅 野芳介石

“明四大家特展——唐寅”策展人希望以院藏唐寅与其师友间七十组件作品,呈现真实世界中唐寅多元超凡的艺术成就。将特展分“诗画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及“书法艺术”等四单元,分别论述唐寅多元题材绘画风格之特色。总的来说,唐寅“笔墨秀润清雅,刻划细腻生动,构图匠心独运”,常见的绘画题材包括渔隐、行旅、听泉、观瀑、赏秋、田园农事等,充分说明唐寅弃绝功名后寄情山林田园的隐居生活;他的仕女人物,无论白描写意或重彩工笔,线条细劲流丽,写神态情韵无不精妙,常以画中人思绪自况抒情;书法则“取法元代赵孟頫,并上溯唐代李邕、颜真卿,以行书树立个人面貌。”唐寅文采风流,传世画作多自题诗文,诗情画意间也最能呈现真实世界中的唐伯虎。曾作《桃花庵歌》自况失意于仕途后的隐居生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随笔册之一

唐寅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日,得年五十四岁,在他五十岁时曾作诗《言怀》:“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唐寅存世的诗文画作颇为丰富,恐怕多是为“稻梁谋”而作。

明四大家特展: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四大家特展——仇英
接替沈周、文征明与唐寅之后,“明四大家特展”第四档选展包括仇英及其师友与传承人共三十八组件作品。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以画为业,也以善画为同时代著名画家如文征明、唐寅、周臣(约1450—1535)等器重,拜入周臣门下;又因善临摹,深得收藏家们青睐,有机会临摹江南收藏家之宋元画作,画艺益精,孕育发展出独特的绘画风格。

仇英 春游晚归图

仇英 水仙腊梅

仇英 双骏图

仇英擅写人物、山水、楼阁界画,虽名列明四大家之一,但因出身不同,绘画风格也与前三家明显不同。沈周、文征明与唐寅,世家文人出身,纵情于诗文书书创作,存世作品也多集诗书画三绝于一;仇英画作则多未题跋,纯粹以画艺见长,他创作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严谨周密,刻划入微,细腻雅致中极富气韵。仇英的真迹存世不多,在他活跃的时代,其作品即被大量临仿,足见仇英对明中叶画坛的影响。展览分“仇英的绘画”、“传承与影响”两单元,第一单元展出二十二件流传有绪的仇英真迹,以呈现仇氏画艺的多样风格;第二单元选展其师承周臣、前辈戴进(1388—1462)、女儿仇珠与女婿尤求(十六世纪)及几幅传称仇英的作品,藉以廓清仇英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影响。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文征明 唐寅 仇英)
出版:台北故宫博物

《明四大家特展》图录结合赏析与研究,除精印选展作品,详载款识印记外,并由策展人刘芳如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分别撰写研究心得,作为策展选件的学术基础,俾使观众对明四家及其传人有较深的认识。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
版次:2014年1月第1版2024年4月第5次印刷
书号:9789575626969
装帧:软精装16开
定价:1800台币

目 录


实拍书影


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
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
版次:2014年3月初版1印2024年4月第5印
书号:9789575627003
装帧:软精装16开384页
定价:1800台币

目 录


实拍书影

明四大家特展:唐寅
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
版次:2014年3月初版1印2023年2月第3印
书号:9789575627096
装帧:软精装16开384页
定价:1800台币

目 录


实拍书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