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介资讯
传播、分享神经介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规范、创新中国神经介入诊疗水平,致力成为中国神经介入领域最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线上会务平台、远程会诊转诊平台、临床科研等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亚瑟士,实力被低估了 ·  昨天  
物道  ·  讲真!不要随便戴红绳,因为… ·  2 天前  
物道  ·  新疆棉,到底有多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介资讯

利用血闭锁蛋白评估缺血性卒中能否使用tPA

神介资讯  · 公众号  ·  · 2018-01-11 19:03

正文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Pan R, et al. Sci Rep. 2017 Jan 12;7:40331. doi: 10.1038/srep40331.】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是目前为止美国FDA唯一许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治疗方案。然而,tPA可以引发颅内出血(ICH)。血脑屏障(BBB)早期损伤是溶栓后发生ICH的主要危险因子。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药学系的Rong Pan等进行关于裂解的闭锁蛋白进入血流的水平与BBB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表于2017年1月的《Sci Rep》在线。

 

该研究制作60只缺血性脑卒中的大鼠模型,按照再灌注时间点:0、1.5h、3h、4.5h和24h,分为5组。根据大鼠缺血侧大脑半球与对侧大脑半球染色程度的差别反映BBB损害程度;采用免疫沉淀反应法测定血闭锁蛋白,western blot分析大脑微血管中的闭锁蛋白,以及免疫荧光共染观察闭锁蛋白与微血管。

 

结果发现,脑缺血可引起时间依赖性血闭锁蛋白升高;在缺血发作后的4.5小时,血闭锁蛋白浓度急剧上升;同时缺血处脑微血管的闭锁蛋白大量丢失,并经血脑屏障泄漏。脑缺血发作期间,在血中可以检测到闭锁蛋白的2个主要裂解片段。而且,在缺血发作的24小时内,血闭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基础水平(图1、2、3)。


图1. 伊万斯兰漏出实验反映BBB损伤程度,缺血性脑卒中的大鼠模型再灌注后的4.5h损伤最严重。


图2. a.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缺血侧(I)与未缺血侧(C)大脑半球的微血管内闭锁蛋白水平;b.免疫荧光法利用RECA-1染色显示脑微血管闭锁蛋白(绿色)的丢失。


图3. a.免疫沉淀加免疫印迹法显示闭锁蛋白的2个主要裂解片段在缺血前(Pre)、缺血后(Post)和再灌注后(RP)的血液中浓度;b.2个裂解片段的血液中浓度在4.5h时急剧上升并在24h内维持高水平。


最后作者指出,血闭锁蛋白水平与BBB损伤程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在临床上或许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tPA治疗前评估发生ICH危险性的生物标志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小勇编译,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郑锋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下载神经介入资讯APP!


在线直播、会议系统、文章专栏、精彩微课堂、病例讨论等均可通过APP直接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