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疫苗出行将受限?
不让坐飞机、高铁?
对此,多部门作出回应!
近日,在百度贴吧、知乎等各大平台上
“不打疫苗会不会对出行有限制?”“据说不打疫苗不可以坐飞机?”“不打疫苗能坐高铁吗?”
等问题频繁出现。
对此有记者为此咨询了权威部门:
@铁路12306上海客服
是否接种新冠疫苗都不影响乘车。
@上海机场客服96990
乘坐国内航班,只要体温正常、健康码绿色,就能进入候机大厅;乘坐国际及港澳台航班请咨询相关航空公司。
@上海海关12360
对于出境旅客,健康码绿色并填写健康申明卡即可,对是否接种疫苗没有硬性要求。
@东航官方客服95530
对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没有接种疫苗的要求;至于国际航班,要以入境国的防疫政策为准。以美国为例,目前乘坐赴美国际航班,需提供航班起飞前3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否接种疫苗不做硬性规定,相关防疫政策以大使馆公告为准。
也就是说,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不影响国内出行至于国际旅行要以各国大使馆公告为准!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免费接种。虽然疫苗接种是非强制性的,但接种疫苗可以建立基础免疫,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个别国家甚至呈现疫情防控失控状态,我们始终暴露在疫情风险之下,也始终受到输入病例的影响。
及时接种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最安全、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
但是有人说:
“打新冠疫苗将导致病毒突变?”
这种谣言快省省吧!
有关部门对关于新冠疫苗的谣言集中辟谣!
来自北京市卫健委的消息,截至5月3日,
新冠疫苗已累计接种1461.29万
人。随着人们对新冠疫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对疫苗的认识误区也逐渐浮出水面。
比如:
打新冠疫苗将导致病毒突变,造成“免疫逃逸”
过敏体质绝对不能打新冠疫苗
疫苗保护力只有半年等等
最新一期
科学流言榜
发布,对关于新冠疫苗的谣言集中辟谣。
每月“科学”流言榜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
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打新冠疫苗将致病毒“免疫逃逸”要立即停止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否则将导致病毒突变,产生“免疫逃逸”?
“免疫逃逸”指的是病原体或肿瘤通过不同机制拮抗、阻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
“免疫逃逸”在理论上虽然有可能发生,但它根本就不是疫苗该背的黑锅。新冠病毒的各种变异株,在疫苗大规模接种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并出现了更具传染性的变种。即使没有疫苗,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免疫系统也会自己产生对病毒的免疫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会导致变异株的出现。
另一方面,“病毒增加几个突变,就可以抵抗抗体”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在设计各种疫苗的时候,研究者普遍选择了新冠病毒的整个刺突蛋白甚至灭活病毒整体,就是为了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针对病毒各个部分的多种抗体,这些疫苗在病毒变异的情况下也不会马上就失去作用。反之,如果接种者寥寥、疫病传播持高不下,病毒才会有更多机会发生突变。
真正能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的办法还是尽快给大规模人群接种疫苗,减少病毒演化和变异的空间。
新冠疫苗的保护期仅半年保护期只有半年,接种新冠疫苗半年后还要再打?
错。
对于新冠疫苗的监测数据,目前只有半年的,而不是说疫苗“只能保护半年”。
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目前通过接种者抗体水平监测,疫苗有效期大概是6个月以上。这是目前监测到的抗体水平时间,不代表免疫只有这些时间。而且,抗体也不是衡量保护的唯一指标。
人类接触新冠病毒才一年多,新冠疫苗问世的时间就更短了。
所以,目前关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仍在持续观察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临床评价指导原则(试行)》要求,上市的新冠疫苗至少要提供6个月的保护时间。而针对率先接种疫苗者的研究发现,接种者目前已经获得了9个月的抗体监测数据。
专家们也在继续加强监测,更长期的保护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打了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
新冠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效果非常好,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出示接种证明,就不用再做核酸检测了。
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疫苗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不过,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接种新冠疫苗后,极少数受种者仍可能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原因包括:全程接种疫苗后,个别受种者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这段时间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为此,疾控中心提醒,这部分人群有可能成为传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