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油是一点小毛病,但是,近代刚来中国的老外看不惯,他们在中国定居之后,总结中国人的毛病,揩油一定榜上有名。据他们说,请中国的仆人和厨子,工资之外,让他们帮忙办事,只要有钱财从手里过,一定要揩油,能捞几文是几文。碰上抠门到家的主人,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楚,实在没办法揩了,打酱油的时候,偷偷喝上一口,虽说没有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但心里多少好受一点。
其实,不是中国人都这样。即使给老外做仆人的,也有尽忠尽力,一点便宜不占的。否则,哥伦比亚大学怎么会曾经有一个丁龙奖学金,纪念的,据说就是一个在美国给一个将军做仆人的中国人。但是,这个毛病,的确很多中国人都有,不止是给老外做仆人,给中国人做佣人的,有这毛病,大把的。当年周作人在北大做教授,他的仆人买面粉,别人一元一口袋,他家必须四元一口袋。还不能问,一问,就寻死上吊的。现在给人家做保姆的,这种病估计也没有断根,就看雇主在不在乎了。
揩油的对象,是有油可揩的。大人物,小百姓还是有点怕,所以,只能等到进了人家的门,做工做熟了之后,方才下手。如果是跟自己平起平坐之辈,哪天突然发迹了,周围人会一窝蜂地扑将上来要求揩油。看张爱玲的《秧歌》,里面的女主人公在上海做女佣,手里有了几文,回到家乡,乡邻们争先恐后地问她借钱。这样的事儿,现在在小地方依然盛行。只要听说哪个熟人有钱了,大家不管是不是需要,都要问人家借。如果沾点亲戚,可了不得了,你不借,就等于结仇了,几辈子都不理你。其实原本没发财之前,大家都好好的,一团和气,就因为听说你有了钱,每个人都像乌眼鸡似的,竞相去揩油,揩不到,当然愤怒。好像揩熟人,亲戚的油,是他们的一种天赋权利,你要是不肯被揩,就惹了众怒,说你什么的都有,一时间,竟然成了大家的公敌。反过来,如果你真的让人家揩了,也麻烦,来揩的就会越来越多,给这个不给那个,根本行不通。如果你不想破产,就得赶紧逃走。
干什么吃什么,也是揩油的一种。过去,开车的司机,电影院买票的,商店的售货员,都是拥有特权的人,不仅自己楷公家的油,亲戚朋友也跟着沾光。进电影院的时候,如果有人吆喝一声就进去了,没有出示戏票,千万不要感到不平,因为那是人家揩油的权利。现在街上的小饭店,工商税务卫生乃至城管的人进去如果白吃,你也不要感到奇怪,那也是人家揩油的权利。无论怎么反腐败,似乎都管不到这些鸡毛小事上。街坊邻居之间,谁家的儿子如果得了能揩油的工作,大家都跟着高兴,这家人家也会出来炫耀,反正这种职业,被楷的,又不是他们自己。儿子有了特权,街坊邻居跟着沾点光,自己也跟着与有荣焉。
天底下没有哪个人是靠揩油发的家,但是,揩油却一直在进行中。揩油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权利,更是一种快感。虽说揩着了,也多不了什么,但那感觉,却跟中了彩似的。
从来不知道自己权利的人们,当然也就没有人我的权利边界。在皇权的凌虐之下,人的聪明才智,只在自私自利的泥潭里翻腾,能揩油占便宜,一旦得逞,竟然成了一种快乐。原本是一种病,但到了这个份上,也就不好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