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备研制与保障业务订单不断落地,对净利润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
公司设备研制与保障业务主要包括航空机载设备和检测设备。机载设备主要包含飞行参数及语音记录系统、综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直升机振动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发动机健康监测系统等,目前应用于国内多种型号的飞机及直升机。随着直升机新型号的交付,公司配套产品的收入将明显增长。另外公司是国内检测设备重点研制单位,是极少数具备机载设备自动测试设备(ATE)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公司。ATE 设备有效提高检测技术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并且随着航空机载设备的数字化和综合化程度不断提高,ATE 设备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
2
、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国内外协同发展,业绩稳中有升。
公司 2018 年收购 MMRO 后,公司从原有的机载设备维修业务,拓展至基地维修、航线维修、飞机内部装饰和外部涂装等,以及航空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投资的航空资产管理业务也开始实现盈利,对公司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3、
发行可转债用于投资发动机健康管理等项目,完善公司产品线 。
公司近期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25,000 万元(含发行费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发动机健康管理项目、研发中心项目以及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动机健康安全系统可以提高发动机安全性,提高发动机的维护效率,降低发动机维护成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在飞机健康管理领域将形成完整产品线,巩固市场优势。
4、开展股权激励,有望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
公司 2 月 20 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拟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0.98%。不过早前公司于 2019 年 10 月 29 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同意授予 43 名激励对象 287 万份股票期权,授予日为 2019 年 11 月 4 日。行权价格 18.02 元,自授予日起满 12 个月后,在满足本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的情况下,激励对象可在随后的 36 个 月内分三期行权。行权业绩考核要求为,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的营业收入在 2018 年基础上分别增长不低于 20%、40%和 60%。我们认为,虽然近期公司控股股东有减持行为,但本次激励计划仍然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有助于激发管理、业务、技术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5、业绩预测
预测 2019-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5 亿、0.98 亿和 1.23 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52、40、32 倍,首次覆盖,给与“强烈推荐-A”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