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方空间
呈现中国建筑现场,提供最佳建筑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越南4B塔楼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Aedas新作|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  3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B.E. ...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新作|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方空间

水平线在建作品:尖山堂

有方空间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24-11-03 10:20

正文

△ 实景照片:礼拜堂与海岸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立面与海洋、天空  ©水平线设计
△ 设计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建筑/室内设计  水平线设计

项目地点  福建莆田

建造情况  部分建成

项目规模  8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从2017年我们接受委托规划设计尖山天主堂(后文简称尖山堂)起至今,这一项目已经陆续完成场地的整备、护坡施工,以及礼拜堂、祭衣室的建设,建成部分于2023年底开始使用。项目款项由募捐而来,过程不易。今年年初,我们对尖山堂进行了回访记录,并对项目过程进行了整理,分享给项目的所有参与者,也分享给大家。


△ 概念草图  绘:琚宾



场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埭头镇翁厝村尖山脚,东侧面海,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台湾乌屿岛;西侧背山;北侧与村民毗邻;南侧是村民的菜地。


△ 区位示意  ©水平线设计


尖山堂是一座小教堂(Chapel)而不是大教堂(Cathedral)。由一个实体的礼拜堂(室内)与一个虚体的礼拜堂(室外)组成,实体的礼拜堂是内向的,漂浮在山前,朝向大海;虚体的礼拜堂是外向的,规划设置在山顶空地上。


△ 总平面图  ©水平线设计


场地共有四级台地,台地高差较大。一级台地设置了接待、小教室、餐厅、后勤等配套功能,是人们聚集和交流的空间;二级台地设置了少量住宿,可以接待访客和来此避静的教友;三层台地背靠礼拜堂空间底部设置了祭衣室;四级台地为礼拜堂空间。


△ 方案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几何学因土地测量而产生。几何是研究形的科学,以人的视觉思维为主导,培养人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洞察力。


建筑师把神圣几何学运用于教堂的设计中。在神圣几何学中,宇宙几何结构是由圆形、方形为主,加入其他几何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其将宇宙的初始归为一个圆形,然后画出两条垂直中轴使宇宙变得有秩序;又在圆中画了一个正方形,便有了几何学的两个最初系数,π和√2;紧接着在正方形中画了一个内切圆,面积正好是第一个圆的一半,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二元对立……[1]


神圣几何学是人类心灵的延伸,是人类发掘大自然所隐含的模式。当我们觉察希腊神殿或达芬奇画作的完美时,便会在潜意识里对其中符合几何法则的比例产生呼应。[1]


1521年,建筑师凯撒里安诺的一版设计图,就是基于等距离间隔的一系列同心圆,并且以12和7作为参数来设计的。这些教堂的建造并非只是外观和结构上神圣,还必须达到让其内部的声音回响共振频率和光线明暗都符合神圣原则。这样当人们行走在教堂内部时,投射到身上的光线会让人笼罩在一层圣洁的光中,看起来更庄严;而传入耳朵里的声音则能引起身体的共鸣,让人与教堂融为一体,感受到平和。[1]


尖山堂参考神圣几何学的几何及数字逻辑,希望由此为媒介,建立起人与宇宙、人与自身的对话。


△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左)与凯撒里安诺设计图(右)

△ 项目实体模型照片  ©水平线设计



长12米、宽12米、高12米的立方体建筑,内部放置一个内切圆形的穹顶,这是礼拜堂的空间原型。12是神圣几何学中的最神圣数字,可以说宇宙宏观的数字结构从根本上说是十二进制的,正方体代表地球,圆形代表宇宙。


礼拜堂嵌入大地的部分,是举行祈祷弥撒的空间,跪凳向心布置,中心是大理石祭台,祭台上摆放苦像和弥撒用品。


巨石支撑上部方体,形成连续的长条窗,光线由身后方漫反射进来。坐下来的时候,可以收敛心神聆听讲道,站起来的时候,又可以远眺大海。


穹顶是不规则向上收束的空间,只有通过镶嵌的光纤导入大小不同的光点,如星光洒落,高耸且神圣。仪式时,祷告和唱诵的声音在此回响。


△ 概念草图  绘:琚宾



我们设计了两条到达礼拜堂的路径,一条是访客的路线,会经由山下的一系列关系,通过登山石阶,有如朝圣一般的到达;另一条是村民日常活动的便捷通道,由山东侧的缓坡连接村里的主路,穿过林间到达。


访客进入尖山堂,首先会到达东侧的村民家,站在村民家的前方,能隐约看到山上的礼拜堂,石砌院墙和一颗大树。村民与尖山堂之间的空地是村民家的院子,人行入口需要绕行到村民院子的前方,沿着田间小路继续向前,一级台地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


△ 入口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通过田间小路,上几步台阶会先进到院墙与主体建筑形成的通道,通道连接接待与上山步道,向左侧便是接待的入口,访客在这里可以问询、登记等。接待的视线面向内院空间,中心有一颗大的树,天气好的时候,村民和大家可以在树下活动。内院周围布置有演讲堂、学习、餐厅、后勤空间,可以在这里喝茶、聚餐、学习、眺望大海。


△ 接待入口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接待前院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接待望内院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接待空间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接待望东侧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学习空间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内院空间提供了大家避风、遮阳的休憩空间,村民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喝茶聊天、拉家常、促进感情。内院还连接了二级台地的住宿功能。二级台地进深较浅,通道设置在内侧,宿舍设置在外侧,可以直接眺望大海。内部仅满足基本居住与学习功能,访客或者来此避世的教友,也可预约住宿,像中世纪修道院的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宁静,过上几天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


△ 内院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宿舍外部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房间内部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从内院出来,便是朝圣的道路。首先需要经过左侧夯土和右侧石砌墙面的通道,用来隔绝周围的景色和声音,是朝圣的起点。通道的尽端是一个放大空间,连接通道与上山道路,靠墙设有长凳,屋檐出挑很深,有圆形天光,人们可以在此停留,调整状态。


△ 檐下休息空间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继续向前,便是上山的石阶。阶与护坡融在一起,上山石阶跟随地形曲折盘旋而上,顶部与树林相接。这里还未到达礼拜堂,在顶部的休息平台可以回望上山的路和一级台地的建筑屋顶。其屋顶与二级台地屋顶、三级台地地面都为自然种植。建筑消隐到自然中,只有上山石阶、大树与大海相接。


△ 石砌台阶中部看向通道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石砌台阶顶部看向大海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树林较密,遮挡住更远的视线,让注意力重新回到身边。有阳光会透过树叶晒下光斑,也会有微风吹拂,虫鸣鸟叫。东侧通向礼拜堂的道路在此汇合。继续穿过一段林间小路,礼拜堂透过树叶逐渐显现出来。其立面材质与海里的贝壳内部的光泽呼应,又可以微微反射周边的环境和天空,神秘且独特。


△ 树林看建筑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走进礼拜堂是下沉的石板路,会看到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几块原始的巨石支撑着它,极具力量感。地面铺满碎石,与远处的海面、天空连成一起。在这里,都是人工的景观视线关系,与来时的环境产生反差,人们通过下沉的通道走入教堂内部。


△ 礼拜堂入口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礼拜堂门口设有圣水池,信徒经其后进人内部堂厅,这是祈祷和举行仪式的空间。继续走向山顶,将到达一个由树木包围的圆形场地。场地用碎石铺就,是与实体礼拜堂所对应的虚体礼拜堂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以另一种形式与自己、自然、天空对话。


△ 礼拜堂上部空间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下部空间效果图  ©水平线设计



2017年6月12日,我们首次到达场地,进行现场勘察,并对周边的民居等现状做了调研和分析。


△ 场地照片(2017年)  ©水平线设计

△ 石砌民居  ©水平线设计

△ 石砌护坡  ©水平线设计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设计概念,既能满足大家的日常功能需求,又能在空间上回应并超脱文化主题;既能保证设计的在地性,又可以超脱本地,在更大的语境中交流。我们做了大量的广度分析,来思考和验证场地与设计、设计与文化、设计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 手工模型照片(广度分析)  ©水平线设计

△ 手工模型照片(设计方向)  ©水平线设计


场所:这是一个凝聚村民的小教堂,而并非宣讲或召集尽可能多的四面八方教徒进行仪式的教堂。


关系:这里的村民每天都能看到大海。如何让人们像从未看到过海一样?让空间作为感受海的工具,建立一个能让人与海直接沟通的空间。


时间:一个文化与血脉相对封闭的村子,这里的人们相互熟悉。村子的凝聚力来自家族,之后是宗教。家族募捐经费,一同目睹建造过程。村子、家族,一同创造历史。


△ 实体模型照片(设计方案)  ©水平线设计


整体设计分为仪式部分和生活配套部分,前者是服务于仪式的功能空间,后者则是可以供村民交流、活动的空间,也是教堂对外活动的空间。


△ 四级台地平面图  ©水平线设计

△ 三级台地平面图  ©水平线设计

△ 二级台地平面图  ©水平线设计

△ 一级台地平面图  ©水平线设计

△ 剖面图  ©水平线设计


礼拜堂的立面材料的是贝面瓷砖,是对海边贝壳的模仿,由瓷砖厂商根据我们的设计效果研发并赞助生产。一级台地的建筑材料是夯土,做法与场地的土地断面纹理相呼应。木模混凝土可以保护夯土墙面,其材料强度等特点也适应了悬挑屋檐和种植屋面的设计。原石和毛石是当地主要的出产材料,经济且工艺成熟,是项目中用量最大的材料。


△ 材料:贝面瓷砖(左图为海边贝壳)  ©水平线设计

△ 材料:夯土(左图为场地土质崖壁)  ©水平线设计

△ 材料:木模混凝土+原石  ©水平线设计


经过购地与建设准备,2018年8月8日,奠基仪式举行,宣布项目开工建设。


△ 奠基仪式、基础施工、原石支撑施工、土建封顶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外立面完工、内部穹顶完工、内部完工  ©水平线设计


建设中,没有专门的总包施工方,一部分是由当地人完成施工,一部分由分包施工队或者专业师傅完成施工;时间上,筹措到一部分资金便会施工一部分内容,陆续往前推进。我们会在施工时候派驻建筑师进行驻场指导,明确材料、做法、施工方式等细节。村民提供工地餐,驻场建筑师与神甫住在一起,形成了这个项目独特的方式。


△ 村民帮助施工  ©水平线设计
△ 专业穹顶分包队伍  ©水平线设计
△ 现场吊装原石  ©水平线设计

△ 原石墙身节点详图  ©水平线设计



2024年年初,我们对尖山堂进行了回访记录,了解现在的样子以及当地人对项目的反馈。


△ 从海面看礼拜堂  ©水平线设计
△ 东侧鸟瞰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与村庄  ©水平线设计
△ 从农田仰视礼拜堂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与海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局部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入口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穹顶  ©水平线设计

△ 礼拜堂内部  ©水平线设计
△ 条窗看海  ©水平线设计

△ 跪凳局部  ©水平线设计


从当地人的口中得知,礼拜堂除日常弥撒和重要仪式之外,还会有国内外的教友来此交流,也有人预约在此举行婚礼。各类博主、网红到此拍照、露营,慕名的社会人士也会过来参观。


尖山堂是每位参与者怀抱着坚定信心并付诸巨大努力的成果,资金困难,工期很长,神甫和村民们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礼拜堂建设完成,大家有了活动的空间,且各方反响都比较好,就如我们收到的反馈般:“这是一场修行”。


△ 日常的使用  设计单位供图



注释:

[1] 神圣几何: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宇宙法则. 约翰·米歇尔. 译者: 李美蓉.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4-2-1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尖山天主堂
项目类型:教堂 | 建筑&室内设计
项目地点:福建省莆田市埭头镇翁厝村
设计时间:2017.6—2018.8
建造时间:2018.8至今(持续建造中,其中礼拜堂、祭衣室、公共卫生间建成)
项目规模:800平方米
业主:郑炳勇神甫、翁厝村民
建筑/室内设计:水平线设计
首席创意设计总监:琚宾
主持建筑师:何斌
驻场建筑师:钱子龙、周雨馨
建筑设计团队:周志敏、赖尔逊、钱子龙、周雨馨、胡曜、黄平、徐楚寒、李如萍、覃霖
室内设计团队:方小荣、柳曌、蔡璐筠
施工图设计:邓树玉、宋文裕、聂红明、张洛凯
结构设计:高俊超
机电设计:吉胜军
穹顶施工:福建华业匠一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礼拜堂釉面瓷砖研发及赞助: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主要材料:釉面瓷砖、当地原石、水磨石、耐候钢、柚木、木模混凝土、夯土
工程造价:约2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



视觉 / 饶安林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水平线设计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以“在看”分享